-
公开(公告)号:CN103663725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52786.0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颗粒污泥的连续流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1)接种污泥培养,进行活性污泥适应期;2)启动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3)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形成和生长期;4)颗粒污泥连续流系统稳定运行期。装置包括设有依序连通的进水水箱、生物反应器、沉淀池和水力筛过滤器;进水水箱进水连通高氨氮废水,出水连通生物反应器;沉淀池底部浓缩污泥经污泥回流泵与生物反应器连通;缺氧反应器内设有固定填料、搅拌器、过滤筛网和与空气压缩机连通的曝气头;沉淀池设有清水溢流口通过管道与水力筛过滤器联通;水力筛过滤器的出水为最终出水,截留的颗粒污泥回流至生物反应器。
-
公开(公告)号:CN102351366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180633.1
申请日:2011-06-3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水润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步生物反硝化反硫化及自养生物脱氮的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和方法,其装置设有同步反硝化反硫化池、厌氧产甲烷池、部分亚硝化池、自养生物脱氮池、出水池;其方法包括:将厌氧消化污泥投加到同步反硝化反硫化池;2)同步反硝化反硫化池出水进入到厌氧产甲烷池;3)厌氧产甲烷池出水进入到部分亚硝化池,4)部分亚硝化池出水通过中间沉淀池进入到自养生物脱氮池;5)自养生物脱氮池中的混合液通过终沉池泥水分离后流入出水池。通过同步生物反硝化反硫化、厌氧产甲烷及自养生物脱氮工艺的协同作用实现制药废水的深度处理,适用于制药废水达标处理及再生回用。装置结构和运行方法完善,节能,成本低,废水处理效果好,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826710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295894.2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盐分高氨氮制药污水的处理工艺及处理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结合四效蒸发、混凝沉淀、生物处理技术和深度处理技术的高效废水处理工艺。高浓度污水经四效蒸发处理后和低、中浓度污水分别用泵打入污水处理厂,污水首先进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悬浮物去除,经混凝沉淀后的污水自流进入调节水解池进行充分混合,经上述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采用“两相厌氧反应+多功能好氧反应”组合工艺的生物处理阶段。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多项废水处理先进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操作管理简单,易于控制调整;对进水水质水量的波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尤其对高盐分高氨氮的难降解制药废水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773031A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510086880.X
申请日:2005-11-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E03B1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4
Abstract: 一种二次加压泵站供水系统,该系统具有蓄水池和市政进水管双水源供水;市政进水管(13)通过带有电磁阀的市政进水管(15)与蓄水池(6)相连,带有止回阀和电磁阀管路(9)与余压利用调节罐(1)相连;余压利用调节罐通过带有止回阀和闸阀或蝶阀的回水管路(10)与进水管(15)相连,进入蓄水池,在进水管(15)末端安装液位控制装置(12),余压利用调节罐和蓄水池出水通过带止回阀和闸阀或蝶阀的连接管道(3)、带有变频小泵组的连接管道(4)、带有变频大泵组的连接管道(5)与用户用水管(14)相连;比常规二次加压泵站节能30-80%,节省蓄水池容积约50%,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泵站,克服了现有供水方式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8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42954.2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7/01 , G06F16/2455 , G06Q50/26 , G06F111/08 , G06F119/02 , G06F113/06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多能源系统的仿真研究及最优化匹配分析方法及装置,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传统的电力与新能源结合的能源系统中,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基于simlink建立系统仿真模型,根据月平均气象数据,对风光氢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敏感性比较,得到气象因素影响规律;利用蒙特卡罗法进行随机性模拟利用系统层级、天气状况和设备故障分析风力和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利用逐时气象数据,得到风光氢能源系统的逐时运行数据;进行可靠性评价,并通过改变设备容量和负荷大小,得出各因素对可靠性的影响特性和系统可靠性水平;进行优化匹配分析,得出风光氢系统相关运行和优化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616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83033.3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含固率餐厨垃圾处理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及运行方法,属于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厌氧消化罐通过超滤循环泵与膜组件的首端连通;膜组件的末端通过排泥泵将所产浓液排至厌氧消化罐中;厌氧消化罐通过气体回流泵将所产沼气打入底部曝气装置,并通过沼液回流泵将顶部沼液泵入底部旋流布水口。本发明采用了带有膛线结构的管式超滤膜管,通过强化内部水流的扰动来实现膜管内表面泥饼的冲刷,并通过添加刚性磁粉的方式进一步避免了堵膜现象的发生;磁粉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功能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电子传递效率,并辅以超滤膜带来的功能微生物量的提升,能够实现餐厨垃圾处理体系的厌氧消化有机负荷有效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31590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08936.8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风光能储存技术的装置及绿色低碳高铁站的建造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如何将新型的风光发电技术与高铁站的运营有效结合,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能降碳运行的问题。该装置包括:风力护栏及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包括小旋转轴、扇叶、支撑组件、固定底板、固定螺丝、角度控制支架,支撑组件与固定底板连接,固定底板通过固定螺丝安装于车站顶部,小旋转轴安装于支撑组件顶部,在小旋转轴上安装扇叶;风力护栏包括发电风扇、格口、护栏支架、护栏外沿及固定底座,护栏外沿形成矩形框架,在护栏外沿内部阵设有多个格口,在每个格口内设置发电风扇,护栏支架的底部与固定底座连接,顶部与护栏外沿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06285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1724679.X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去离子装置和系统装置。该装置包括浓液腔室,所述浓液腔室由绝缘隔板分隔为连通的阴极浓液腔室和阳极浓液腔室,所述阴极浓液腔室和阳极浓液腔室均通过离子半透膜连接有原水腔室;所述绝缘隔板的两侧还分别设置集流器;所述浓液腔室内还设置有电极,所述电极呈环形且绕设在所述绝缘隔板的外侧,所述电极以所述绝缘隔板为中心做旋转运动,以使所述电极上位于所述阴极浓液腔室的部分进入到所述阳极浓液腔室,同时所述电极上位于所述阳极浓液腔室的部分进入到所述阴极浓液腔室。本发明利用电极转动的方式,在一个腔室内同步完成离子吸附原水净化和反离子脱附电极再生过程,结构简单,体积小,电极利用率高,自动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623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30262.7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低碳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光伏和冰蓄冷技术的高铁车站节能制冷系统,包括:用电部,所述用电部包括冰蓄冷系统,所述冰蓄冷系统能够向高铁车站内的末端用冷设备发放冷量;以及供电部,其能够为所述冰蓄冷系统提供电力,所述供电部包括:光伏发电系统;以及储能系统,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和/或外部的交流电网能够向所述储能系统提供电能。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谋求通过冰蓄冷系统储存的冷量满足末端用冷设备的制冷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能够谋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制冷系统对交流电网以及传统能源的依赖。
-
公开(公告)号:CN11252083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011408239.4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脱碳除氮的废水废气联合处理系统,包括进水泵、碳捕获装置、中间水箱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碳捕获装置包括通过进水管与进水泵连通的阳极室和通过第一出水管与中间水箱连通的阴极室,阳极室和阴极室之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层相隔,阳极室中设置有与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的阳极板,阴极室中设置有与电源的负极电连接的阴极板,阴极室的底部还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空压机,碳捕获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中间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底端连通,出气管与第二进水管连通,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为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顶端设置有三相分离器。本发明实现了废水和废气的联合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