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头连接器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1144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80026332.0

    申请日:2020-04-02

    Abstract: 一种接头连接器(10),连接多条电线(11),具备:所述多条电线(11),沿着延伸方向延伸;多个端子(12),分别与所述多条电线(11)的延伸方向的前方端部连接;下壳体(30),收纳所述多个端子(12);汇流条(50),配设于所述下壳体(30);以及上盖(60),组装于所述下壳体(30),所述汇流条(50)具有多个突片(52),所述多个端子(12)各自具有所述多个突片(52)分别插入的筒部(17)、和所述多条电线(11)分别连接的电线连接部(20),从所述下壳体(30)向所述延伸方向的后方导出的所述多条电线(11)具有向所述延伸方向的前方折回的弯曲部(35),所述上盖(60)具有电线保持部(37),所述多条电线(11)以向所述延伸方向的前方折回的状态保持在电线保持部(37)。

    接头连接器
    6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3232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80024550.0

    申请日:2020-03-24

    Abstract: 一种接头连接器,连接多条电线,该接头连接器具备:多个端子,分别与所述多条电线的延伸方向的前方端部连接;汇流条,与所述多个端子连接;以及壳体,在内部收纳有所述多个端子及所述汇流条,所述汇流条具有多个突片和连结所述多个突片的连结部,所述多个端子各自具有:所述多个突片各自能插入的筒部;夹持部,沿着所述延伸方向延伸,并且夹持所述电线;以及滑动部,配置于所述夹持部的外侧,并且能沿着所述延伸方向移动,所述滑动部具有加压部,所述加压部在所述电线被所述夹持部夹着的状态下将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电线加压。

    接头连接器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7474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80021947.4

    申请日:2020-03-24

    Abstract: 一种接头连接器(10),连接多条电线(11),接头连接器(10)具备:下壳体(30);上盖(60),组装于所述下壳体(30);多个端子(12),分别与所述多条电线(11)的延伸方向的前方端部连接;以及汇流条(50),与所述多个端子(12)连接,配设于所述下壳体(30)的所述汇流条(50)具有多个突片(52),配设于所述下壳体(30)的所述多个端子(12)各自具有:所述多个突片(52)分别插入的筒部(17);夹持部(18A、18B),沿着所述延伸方向延伸,并且夹持所述多条电线(11)的一条;以及滑动部(16),配置于所述夹持部(18A、18B)的外侧,并且能沿着所述延伸方向移动,所述滑动部(16)具有加压部(25A、25B),加压部(25A、25B)在所述多条电线(11)的一条被所述夹持部(18A、18B)夹着的状态下将所述夹持部(18A、18B)朝向所述电线(11)加压,从所述上盖(60)向下方突出的端子保持部(63)与所述端子(12)卡合。

    连接器
    6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716729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580049376.4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能够避免在止动体插通孔内发生短路。止动体插通孔(15)内设置有短路防止壁(18),短路防止壁(18)将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腔体(11)之间隔开。在止动体(13)上,沿各个腔体(11)的排列方向设置有多个框状部(20),且各个框状部(20)形成为能够与对应的腔体(11)连通,并且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框状部(20)之间沿所述止动体(13)的组装方向形成有退避槽(32),且通过退避槽(32)在止动体(13)的组装方向的前端部开口,从而能够避免止动体(13)与短路防止壁(18)发生干涉的同时,将止动体(13)组装到止动体插通孔(15)。

    卡缘连接器
    6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25178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680050788.4

    申请日:2016-08-17

    Abstract: 实现接触可靠性的提高。在设置于壳体(10)的可动部件(30)形成有覆盖部(32)和接受面(34),当电路板(41)插入到电路板收纳空间(15)时,覆盖部(32)将电路板(41)的插入到电路板收纳空间(15)的插入方向顶端的插入端边缘部(45)覆盖,接受面(34)被电路板(41)按压而使可动部件(30)与电路板(41)一体地向电路板收纳空间(15)的里侧移动。在可动部件(30)和电路板(41)形成有卡止部(38、46),通过卡止部(38、46)相互卡止,从而使可动部件(30)与电路板(41)一体地向从电路板收纳空间(15)拔出的方向移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