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多种模式的配网自动化培训方法及仿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57439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1244717.6

    申请日:2016-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多种模式的配网自动化培训方法及仿真系统,设置故障模拟仿真模块、软件培训仿真模块和仿真培训管理模块;故障模拟仿真模块在一次系统不带电情况下,根据故障工作站设置的故障场景,通过主站系统与配电终端之间的相互通信和逻辑处理,实现与一次系统真实故障完全一致的故障处理操作过程,在仿真培训管理模块的配合下,形成就地控制型仿真培训模式;软件培训仿真模块通过纯软件功能方式,在主站系统侧为学员提供模拟界面操作,在仿真培训管理模块的配合下,形成集中控制型仿真培训模式;仿真培训管理模块具有学员培训过程管理、考核评分、教案记录等辅助功能。具有故障模拟仿真、真实感强、培训效果好等特点。

    智能电网海量实时数据负载仿真测试云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9496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310365857.9

    申请日:2013-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电网海量实时数据负载仿真测试云平台及其测试方法,包括虚拟化单元、中央控制器模块和代理模块,通过虚拟化单元虚拟出若干虚拟机;中央控制器模块设置在一台虚拟机中、构成中央控制器;所述代理模块以虚拟机镜像文件的形式存放在中央控制器中,由中央控制器申请启动虚拟机后将其激活构成代理服务器;中央控制器根据不同规模的测试计划向云平台申请足够的虚拟机,代理服务器模拟监测装置向服务器发送大量监测数据,测试服务器的性能。本发明依托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资源,在云平台申请大量的虚拟机,通过代理服务器模拟监测装置实现智能电网的海量数据测试,具有结构简单、投入成本低、使用方便、测试范围大和测试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适用于园区型微电网的一体化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84210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19294.1

    申请日:2014-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园区型微电网的一体化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1)根据SOA架构体系构建园区型微电网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该园区型微电网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支撑平台模块、业务应用模块和综合应用模块三大功能模块;2)利用支撑平台模块,完成模型维护管理、图形维护管理、公式计算与统计、数据库维护管理、报表服务、系统对时、人机界面基础功能;3)利用业务应用模块,完成微电网监控、微电网能量管理、保护信息监视、配电自动化、计量自动化、视频及环境监控功能;4)利用综合应用模块,完成综合能效分析、综合负荷预测、智能协调控制、智能数据分析、智能诊断预警功能。本发明具有建设投资少、运行维护成本低等有益效果,有利于微电网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

    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45571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77093.5

    申请日:2013-08-26

    Abstract: 一种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方法,包括步骤:从能源、产出、环境和可持续性四个角度,并根据设定的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构建能源效率评价模型;根据所述评价内容选取能源效率评价模型的评价指标;利用所述能源效率评价模型及其评价指标对被评价对象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获取被评价对象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价值。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源利用效率评价系统,利用本发明的技术对被评价对象进行评价,充分考虑能源生产效率在能源利用综合效率中的作用和能源消费状况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以识别能源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实现能源效率的综合评价,为能源效率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

    一种应用于智慧能源管理控制系统的终端数据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0313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809083.3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慧能源管理控制系统的终端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开口处盖放有顶盖,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底板,且壳体的底面利用两个凸块与底板顶面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前侧部的活动杆内侧端带动连接杆在限定板在活动槽内部活动的过程中,前侧部的连接杆利用斜板带动前侧部的第二支架移动,第二支架跟随前部的连接杆同步移动时,第二支架内侧底部的齿条与圆柱块内侧的齿轮啮合从而使得整个圆柱块转动,圆柱块在前侧部齿条与齿轮的啮合配合下顺时针转动,圆柱块利用转杆带动散热扇在壳体内部的顺时针转动,利用两个散热扇顺时针转动的效果方便将壳体内部的热气通过散热槽排出,从而提高整个壳体的散热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