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3313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198553.4
申请日:2020-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7/051 , B01J35/10 , B01J37/03 , B01J37/20 , C10G45/08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脱氮活性的加氢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载体为氧化铝;活性组分为第VIB族金属硫化物、第Ⅷ族金属硫化物和第Ⅷ族金属氧化物,其中第VIB族金属硫化物和第Ⅷ族金属硫化物分散于催化剂载体内部及表面,第VIII族金属氧化物分散于催化剂表面。所述催化剂是将铝盐、第Ⅷ族金属盐溶液和沉淀剂混合共沉淀得到拟薄水铝石粉体,再与第VIB族金属盐或第VIB族金属氧化物混捏成型,硫化后浸渍第Ⅷ族金属盐溶液,经干燥得到。所述催化剂应用于轻质馏分油、航煤加氢处理过程以及气体脱硫脱氮过程,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及较强的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3313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198552.X
申请日:2020-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7/051 , B01J27/049 , B01J37/02 , B01J37/03 , B01J37/10 , B01J37/20 , C10G4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氧化铝基加氢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所述载体包括氧化铝、选自氧化锆、氧化钛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的改性剂A、选自氧化镁、氧化钾和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的改性剂B;所述活性组分为第VIB族金属硫化物和第VIII族金属氧化物。所述催化剂是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先制备氧化铝和改性剂A的混合物,沉淀完成后老化过程中加入第VIB族金属盐和改性剂B的前体盐,硫化,成型,浸渍第VIII族金属盐,干燥得到所述催化剂。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加氢活性,拓宽了催化剂的应用范围,特别的,尤其适用于煤焦油、生物柴油等含水原料的加氢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43313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127416.1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7/051 , B01J35/10 , B01J37/02 , B01J37/20 , C10G4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包括第一加氢活性金属、第二加氢活性金属和加氢催化剂载体;所述第一加氢活性金属为Mo和/或W,Co和/或Ni,以及Fe,以硫化态形式存在;所述第二加氢活性组分为Co和/或Ni,以氧化态形式存在;制备方法如下:(1)用含有第一加氢活性金属和有机化合物的浸渍液浸渍加氢催化剂载体,浸渍后载体经干燥后进行硫化处理;(2)用含有第二加氢活性金属和有机化合物的浸渍液浸渍步骤(1)得到的硫化物料,经干燥、焙烧后,得到催化剂产品。本发明催化剂活性金属分散性好,催化剂中Co‑Mo‑S相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催化剂活性高,适用于馏分油的加氢脱硫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443311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196620.9
申请日:2020-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3/887 , B01J23/888 , B01J37/02 , B01J37/08 , B01J37/20 , C10G45/08
Abstract: 一种液相加氢催化剂,包括催化剂载体、至少一种加氢脱硫活性组分和至少一种亲硫组分;亲硫组分分布在从催化剂表面到不大于催化剂1/3半径厚度的催化剂表层。本发明是将载体挤压成型,经干燥和焙烧后浸渍加氢脱硫活性组分的前驱体溶液,不必须地经干燥和焙烧后浸渍亲硫组分的前驱体溶液,再经干燥和焙烧获得所述液相加氢催化剂。本发明的催化剂能在液相加氢过程中利用氢气的还原作用及液体物料的流动实现对硫化氢的可逆吸附和脱附,达到动态平衡,从而实现物料中硫化氢在催化剂表层的聚集,降低了同一催化剂颗粒内部加氢脱硫活性组分上的硫化氢浓度,从而降低了硫化氢对加氢反应的影响,提高了反应效率,能达到更好的加氢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33110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196636.X
申请日:2020-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3/883 , B01J27/125 , B01J23/882 , B01J23/888 , B01J35/10 , B01J37/00 , B01J37/02 , B01J37/08 , B01J37/20 , B01J23/755 , B01J27/16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06 , C10G45/08 , C10G67/06
Abstract: 一种油品液相加氢催化剂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具有脱硫脱氮活性的加氢催化剂组分和至少一种氨吸附催化剂组分;所述氨吸附催化剂组分包括酸性吸附性多孔材料和负载在该多孔材料上的加氢活性金属,以氨吸附催化剂组分的总重量计,所述酸性吸附性多孔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90%以上,所述加氢活性金属以氧化物计的质量百分比为10%以下。本发明的催化剂组合物应用于油品液相加氢反应中,氨吸附催化剂组分,能在液相加氢过程中实现对氨的吸附,并利用液体物料的流动促使氨吸附催化剂组分上氨的脱附,使吸附和脱附达到动态平衡,从而实现物料中氨的聚集,降低了具有脱硫脱氮活性的加氢催化剂组分上的氨浓度,从而降低了氨对加氢反应的影响,提高了反应效率,能达到更好的加氢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33108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196619.6
申请日:2020-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3/882 , B01J23/883 , B01J23/887 , B01J23/745 , B01J23/06 , B01J35/10 , C10G45/08
Abstract: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液相加氢催化剂,其包括核层和壳层,所述核层包括载体A和负载在载体A上的至少一种加氢脱硫活性组分,所述壳层包括载体B和负载在载体B上的至少一种亲硫组分;所述亲硫组分选自MgO、CaO、Fe2O3和ZnO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组分位于核层中,在壳层具有亲硫组分,能在液相加氢过程中利用氢气的还原作用及液体物料的流动实现对硫化氢的可逆吸附和脱附,达到动态平衡,从而实现物料中硫化氢在催化剂壳层的聚集,降低了催化剂核层中加氢脱硫活性组分上的硫化氢浓度,提高了反应效率,能达到更好的加氢效果,降低生成油中硫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068751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811226411.7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载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将拟薄水铝石前驱体浆液、分子筛和有机醇混合均匀,得到浆液A;(2)将硅烷偶联剂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浆液A中混合均匀,然后调节浆液pH值为7.5~11,得到浆液B;(3)步骤(2)得到的浆液B在一定压力下进行老化,老化结束后,物料经过滤脱除一定水分后,加入有机胺和硅烷偶联剂捏合成可塑体,经成型、干燥和焙烧后,得到复合载体。该方法在氧化铝晶核长大过程中引入分子筛,并加入硅烷偶联剂,通过硅烷偶联剂水解使氧化铝结晶与分子筛结合有序发生,避免了氧化铝与分子筛的团聚,有效控制载体的孔道及表面酸的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06875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811226406.6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用含第VIII族金属化合物的浸渍溶液Ⅰ浸渍分子筛,然后干燥、焙烧,得到改性分子筛;(2)将改性分子筛、拟薄水铝石前驱体浆液和有机醇混合均匀,得到浆液A;(3)将硅烷偶联剂加入到浆液A中混合均匀,然后调节浆液pH值为7.5~11,得到浆液B;(4)将步骤(3)得到的浆液B进行老化,老化结束后,物料经过滤脱除水分后,加入有机胺和硅烷偶联剂捏合成可塑体,经成型、干燥和焙烧后,得到复合载体;(5)将第VIII族金属和第VIB族金属负载到复合载体上,制得加氢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非常高的加氢性能,易于难直接脱除硫化物的加氢后脱硫和多环芳烃的加氢饱和。
-
公开(公告)号:CN111073683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811226385.8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4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超深度脱硫、脱芳烃方法,包括如下内容:在加氢反应条件下,原料油由上至下依次通过反应器内装有加氢催化剂的区域I、区域II、区域III和区域IV,与各区域内的催化剂及自下而上的氢气进行加氢反应,加氢反应产物由反应器底部流出;其中区域I、区域II和区域III的反应温度逐渐升高,区域IV的反应温度比区域III的反应温度低51~100℃。该方法通过不同催化剂的合理级配,以及调整与催化剂对应的工艺参数,用于柴油的加氢反应中,能够满足生产低硫、低芳烃柴油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115127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11322069.0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7/051 , B01J37/02 , C10G4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将活性金属Co和Mo负载到载体上,经干燥和焙烧,得到一段催化剂;(2)用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水溶液饱和浸渍一段催化剂,然后干燥,得到二段催化剂;(3)用液态烯烃饱和浸渍二段催化剂,然后热处理;(4)热处理后的催化剂进行硫化处理,得到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适用于油品特别是汽油的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