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工质循环井下换热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373807U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23109094.X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工质循环井下换热发电系统,该井下换热发电系统包括出井工质保温管、入井工质保温管、涡轮机和冷凝器,所述出井工质保温管、涡轮机、冷凝器、入井工质保温管和出井工质保温管顺次相连构成循环回路,且入井工质保温管和出井工质保温管的一端均伸入地热井内,并在井底处彼此连接在一起。该井下换热发电系统采用单工质循环井下直接换热的方式,通过工质加压泵完成发电循环,此循环有效降低了发电系统自身耗电量,发电效率综合提升10%以上。

    一种浅层地热能耦合空气能、太阳能的高效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793265U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22272687.1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浅层地热能耦合空气能、太阳能的高效供热系统。一种浅层地热能耦合空气能、太阳能的高效供热系统,包括地源热泵机组、空气源热泵机组、太阳能热水器、集水器、分水器和浅层地热井,地源热泵机组分别与太阳能热水器和浅层地热井、空气源热泵机组、集水器的输出端、分水器的输入端相连通,集水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太阳能热水器和末端用热设备相连通,分水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太阳能热水器和末端用热设备相连通,太阳能热水器与浅层地热井相连通,空气源热泵机组与集水器的输出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在浅层地源热泵受打井位置条件限制时采用耦合太阳能、空气能的方式,实现多能互补,高效供热。

    一种适用于新旧混凝土梁柱节点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7001017U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220289006.5

    申请日:2022-0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新旧混凝土梁柱节点加固结构。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既有混凝土柱和三个既有混凝土梁,还包括新增混凝土梁;三个方形既有混凝土梁分别设置在既有混凝土柱的三个侧面上,三个既有混凝土梁均与既有混凝土柱的侧面垂直且其三个梁的轴心线相交于既有混凝土柱的中心轴线上;新增混凝土梁垂直设置在既有混凝土柱的第四个侧面上且其轴心线过三个既有混凝土梁的轴心线交点;新增混凝土梁内设置有与既有混凝土柱垂直的焊接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采用,减少了核心区植筋数量,并增强了其节点核心区的强度,使节点核心区的剪力均匀的分散到了柱侧钢板和柱侧植筋上,显著提高了节点核心区的抗震性能。

    一种气压式室内回弹模量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794131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0256474.8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体弹性模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压式室内回弹模量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垂直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试样筒、两块透水石有,其中一块透水石置于试样筒底部,另一块透水石设置在位于试样筒内底部透水石上表面的待测土样上、设置在位于待测土样上表面的透水石上的加载装置、与加载装置连接的测量装置有机组合而成。本实用新型不仅能精确控制和量测卸荷量和回弹量的测量,而且耗时短、试验测试的过程简单。

    一种基于辐射井原理的强化渗透型雨水花园

    公开(公告)号:CN219100271U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20024241.4

    申请日:2023-01-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辐射井原理的强化渗透型雨水花园,包括溢流井、入渗系统、过滤系统和砖砌基础,溢流井下端为砖砌基础,溢流井上端高于地面;砖砌基础内部通过素土夯实;溢流井下端内设有过滤系统和入渗系统,所述的入渗系统呈放射状设置,并与过滤系统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系统和入渗系统将雨水花园汇水区域的雨水资源补给地下水含水层,在短时间内使更多的雨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减少外部排放,减少市政雨水管网压力;同时,通过溢流井中过滤系统的层层过滤,净化了雨水,减少了雨水对地下水含水层污染的风险,溢流井底部的过滤系统还能起到雨量大量进入来不及入渗时的蓄水作用。

    一种桩土界面抗剪强度指标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065153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23575120.3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土界面抗剪强度指标测量装置,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模型箱、模型桩、第一加压电机和第二加压电机;模型箱的底板上设有透水装置,模型箱内填筑试验土样,模型箱侧壁设有土压力计;模型桩穿过模型箱底板和试验土样;第一加压电机设置在模型箱开口所在的一端;第二加压电机与模型桩相连,第二加压电机上设置有位移测量单元。本实用新型考虑到含水率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可控制试验土样的含水率和压实度,进行排水情况下的桩土界面抗剪强度指标测量和桩土界面残余强度测量实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适用于更复杂的工况测量参数。

    一种独立基础结构
    6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667609U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22589226.2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独立基础结构,包括基础垫层、钢筋笼和混凝土承台;所述基础垫层为带有凹腔的垫层;所述钢筋笼垂直设置于所述凹腔内;所述混凝土承台设置于所述钢筋笼四周,并位于所述基础垫层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易于施工、灵活性强且简单高效,能够根据不同的地质状况及基础形式确定凹腔深度以及下沉连接层的连接形式,在保证独立基础强度的条件下减少了独立基础的埋深,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挖填方量,减少混凝土用量,有效节约了施工成本。

    一种基于卸载作用的直剪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856189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20211361.1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形体力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卸载作用的直剪试验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剪切盒、顶板、气囊、传压垫、固定装置、吸水机构、进气管和移动机构;剪切盒由上盒和下盒构成,上盒是无盖、无底的矩形框结构,下盒是无盖的矩形盒状结构,上盒连接在下盒上;顶板连接在上盒上部;气囊、传压垫和吸水机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顶板下方;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在上盒外侧壁上;气囊与穿过上盒侧壁的进气管连通;剪切盒放置在移动机构上。本实用新型的法向力由气囊提供,施压更加均匀。本设备考虑了卸载条件下的直剪,卸载也通过气囊实现,可做使卸载更加平顺,而非瞬时卸载,更符合工程实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