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0437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448527.5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江苏中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回用装置,其结构包括污水处理装置,支撑柱(12),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一端与支撑柱(12)活动连接,支撑杆(19)的另一端与污水处理装置活动连接,污水处理装置的一侧与支撑柱(12)活动连接。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占地少、建设成本低、材料可替换更新、循环利用,节约净化成本;2)紫外线杀菌与微纳米曝气耦合提高了污水净化与杀菌效率,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回用于农田喷洒,满足资源化回用要求;3)本发明可根据水体中污染物含量及水量,自由调节紫外灯的数量,灵活调控装置的曝气量与时间,从而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53871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283608.4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苏中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3/32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碧道生态净化箱,其结构包括外箱体(1),箱盖(2),生态区(3),防溢区(5),净水区(11),出水区(15);其中,箱盖(2)、净水区(11)、出水区(15)位于外箱体(1)内部,生态区(3)与防溢区(5)均位于箱盖(2)上方,净水区(11)在箱盖(2)下方,出水区(15)在净水区(11)下方;所述箱盖(2)上分布有孔隙。优点:1)本发明生态区植物与净水区双重净化,减少碧道因雨水径流等对河流等水体的造成的污染及对碧道本身的侵蚀;设置生态区净水的同时起到了绿化美观功能,且外露箱体侧装绿化保温板,保温的同时使箱体美观;2)设置防溢区及布水管,提高了净化箱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347534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010850305.7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IPC: G06F30/13
Abstract: 一种基于IFC扩展的水利水电工程BIM模型转换方法,涉及水电BIM模型转换领域,其包括IFC数据结构的扩展、数据接口的重定义、数据接口的调用、以及数据的导出。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基于水电行业扩展IFC数据结构,通过水电工程模型导出IFC数据格式的重定义,解决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流通与交互的难题,实现水电BIM数据格式的标准化,满足水电工程领域的应用需求,进而促进BIM在水利行业中的发展。除此之外,其还可以实现导出的水电模型的属性信息保留完整,解决以往水电模型导出时由于缺少对水电特有模型的定义而造成的模型信息数据丢失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284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32375.4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江苏中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5F17/90 , C05F17/964 , C05F17/97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污泥堆肥回用装置,其结构包括污泥堆肥室,污泥筛分室,污泥存储室,污泥脱水发酵装置,污泥转移装置,污泥筛分装置,污泥输送装置;其中,污泥堆肥室与污泥筛分室的一侧连接,污泥存储室与污泥筛分室的另一侧连接,污泥脱水发酵装置和污泥转移装置位于污泥堆肥室的内部,污泥筛分装置和污泥输送装置位于污泥筛分室的内部;所述污泥脱水发酵装置位于污泥转移装置的上方,污泥转移装置与污泥筛分室内的污泥筛分装置对接,污泥输送装置位于污泥筛分装置的下方,污泥输送装置与污泥存储室的内部连通。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破碎发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6494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0652848.8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排水自钻式分级让压锚杆及其支护方法,包括高强阻尼螺母、高强大垫板、塔型弹簧、高强小垫板、高强碗型托盘、高强杆体、让压管、钻头、环氧树脂。锚杆部件均涂环氧树脂保护层,让压管表面布置让压管排水孔,让压管与高强杆体之间留有空隙,让压管的两端与高强杆体有足够强度的密封连接,在锚杆尾部连接时使用渐变的紧缩连接;将钻头、让压管与高强杆体组装完毕钻入围岩之中,锚杆尾端使用树脂锚固剂;安装具有排水孔的高强碗型托盘和高强阻尼螺母;安装高强小垫板、塔型弹簧、高强大垫板和高强阻尼螺母。通过将可透水的让压管与其他部件组成可排水自钻式分级让压锚杆埋入围岩中,可以实现分级让压锚固周围岩土体并排水的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5387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83608.4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苏中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碧道生态净化箱,其结构包括外箱体(1),箱盖(2),生态区(3),防溢区(5),净水区(11),出水区(15);其中,箱盖(2)、净水区(11)、出水区(15)位于外箱体(1)内部,生态区(3)与防溢区(5)均位于箱盖(2)上方,净水区(11)在箱盖(2)下方,出水区(15)在净水区(11)下方;所述箱盖(2)上分布有孔隙。优点:1)本发明生态区植物与净水区双重净化,减少碧道因雨水径流等对河流等水体的造成的污染及对碧道本身的侵蚀;设置生态区净水的同时起到了绿化美观功能,且外露箱体侧装绿化保温板,保温的同时使箱体美观;2)设置防溢区及布水管,提高了净化箱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48752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99672.9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引水工程管理缺乏相应适用、通用的安全评价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BIM和AR的引水工程运行安全远程管控及会诊方法,通过网络发布引水工程运行状态信息,实现实时的远程管控,协同业主、设计、施工和监理各方熟悉掌握工程进度并通过邀请专家上线解决工程问题,从而提高安全管理决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2418644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95811.0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可信度评估的引水工程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方法,具体涉及长距离输水建筑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专家对于定性指标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分析。该发明规范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减少了专家主观因素在评价过程中的影响,最终得到的结果不仅有建筑物的安全状态等级,并对评价结果给出了综合的可信度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6503396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611019209.8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超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有限差分法与有限体积法耦合的多维水力系统瞬变模拟方法,属于管网系统水力瞬变数值模拟领域。本发明利用一维有压管道非恒定流控制方程方程,一维明渠浅水方程,二维明渠浅水方程,三维流动方程,并基于有限差分法与有限体积法耦合的思想,采用相同的耦合方法,将一维有压管道非恒定有限差分法,分别与一维有压管道非恒定流有限体积法,一维明渠非恒定流有限体积法,二维明渠非恒定流有限体积法,三维复杂流动有限体积法耦合。该耦合模型一方面利用了一维有限差分法在复杂水力系统模拟方面的计算速度快,边界条件处理简单的优势,另一方面利用了多维有限体积法在复杂流动计算时精度高的特点,实现了效率与精度优化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939577A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710138391.7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3/02
Abstract: 防止水面漂浮物静止聚集的景观湖泊设计方法,涉及景观湖泊,尤其是一种避免在景观湖泊内产生静止聚集现象的防止水面漂浮物静止聚集的景观湖泊设计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景观湖泊的轮廓及进水口位置;(2)建立景观湖泊二维浅水波动模型,设定水力边界条件;(3)计算景观湖泊内水流流速和流场的水力要素分布;(4)检查流场内各流场的环流情况,改善景观湖泊内的过流条件;(5)数次修改湖泊体型及水力边界条件,直至数值模拟结果中不出现环流区域;(6)得到景观湖泊的设计方案。本发明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的方法来合理的确定湖泊的体型以及进出水口的布置,达到湖泊内水流顺畅,避免水面漂浮物静止聚集等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