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94986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14642.3
申请日:2010-06-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10/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冷却结构,其通过方钢固接于电池箱的框架上,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制冷板、隔热板和热板,隔热板上设有通孔,通孔中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制冷板贴紧、其热端与热板贴紧,安装在制冷板上面的翅片间插设有电池单体,热板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L形折板,在热板下面与两个折板形成的空间中设有散热片,两个折板的底部分别固接一用于连接电池箱框架的方钢,在电池箱上正对散热片的一个侧板上设有风扇,与风扇所在侧板相平行的另一侧板上设有出风口。该冷却结构采用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冷却,可达到快速制冷、温度分布均匀的效果,同时半导体制冷片还具有抗震性能优良、可靠性高寿命长、无噪声无需维护等特点。
-
-
公开(公告)号:CN1187952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62731.0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短路故障的构网型储能系统电压耐受测试方法及系统,将电网模拟源和可变阻抗与构网型储能系统相连,设置暂态戴维南等效电压幅值及有功功率状态,从而模拟不同类型的电网故障,增加故障模拟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获取网侧暂态戴维南等效电压幅值作为暂态PCC点电压幅值,精确控制模拟电网故障时的电压幅值,使得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反映构网型储能系统在真实电网故障下的响应特性。在暂态PCC点电压幅值满足约束条件后,设定可变阻抗及电网模拟源故障期间输出电压幅值,能够模拟更真实的电网故障场景,最终获取故障期间满足有功功率满放状态的数据可以全面分析构网型储能系统在电网故障下的响应特性,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778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62738.2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 G01R31/378 , G01R31/385 , G01R31/392 , G01R1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绝缘失效边界的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测量锂离子电池在电池模组中不同位置时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外壳绝缘失效电压值Uerror11、锂离子电池外壳‑正极绝缘失效电压值Uerror12、锂离子电池负极‑外壳绝缘失效电压值Uerror13及锂离子电池外壳‑负极绝缘失效电压值Uerror14,将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外壳绝缘失效电压值Uerror11、锂离子电池外壳‑正极绝缘失效电压值Uerror12、锂离子电池负极‑外壳绝缘失效电压值Uerror13及锂离子电池外壳‑负极绝缘失效电压值Uerror14中的最小值作为电池模组的绝缘失效边界,该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能够测试锂离子电池的绝缘失效边界。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1117619.2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延召 , 万保权 , 张建功 , 王劲 , 干喆渊 , 刘皓 , 周兵 , 郑树海 , 胡静竹 , 倪园 , 赵军 , 刘兴发 , 路遥 , 李妮 , 张业茂 , 万皓 , 黄锐 , 徐吉来 , 余瑶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振动噪声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建立并联电抗器的振动仿真实验模型,并计算所述仿真几何模型的铁芯在磁场作用下的磁致伸缩力和电磁作用力,然后采用声振模型,利用铁芯表面的加速度为激励,计算铁芯周围的声场分布,确定所述几何模型周围的平均声压级。所述方法和系统将整个铁芯作为一个整体,对铁芯饼的杨氏模量进行测量来模拟实现铁芯的叠片结构,并且根据测量的磁场与磁致伸缩量的伸缩关系曲线确定铁芯由磁致伸缩引起的预应变,从而更加准确地区分铁芯的磁致伸缩力和电磁力中哪一种力对电抗器的振动噪声影响最大,对于电抗器的本体降噪的理论设计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3508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111592612.0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42 ,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储能电池剩余寿命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电池工作时的参数,以及搁置状态参数;根据储能电池工作时的参数计算储能电池工作吞吐能量损耗△Q吞吐;根据储能电池搁置状态参数,计算储能电池每次搁置累计损耗的健康状态△SOH搁置损耗;根据储能电池工作吞吐能量损耗△Q吞吐和△SOH搁置损耗计算储能电池当前的健康状态损耗SOHloss;根据储能电池当前的健康状态损耗SOHloss进行剩余运行寿命和剩余搁置寿命的预测。与现有技术相比,准确性更高,实时性更强,普适性更高,可以推广到多种体系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580492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1543080.6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安全领域,公开了一种抑制电池烟气燃爆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电池箱内可燃烟气的密度、可燃烟气中各可燃气体的浓度以及单体电池热失控数量,并获取待释放惰性气体的密度;根据电池箱内可燃烟气中各可燃气体的浓度得到电池箱内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并根据电池箱内可燃烟气中各可燃气体的浓度、电池箱内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电池箱内可燃烟气的密度、单体电池热失控数量以及待释放惰性气体的密度,得到惰性气体释放速率;根据惰性气体释放速率,控制惰性气体释放装置向电池箱内释放待释放惰性气体。通过向电池箱内释放待释放惰性气体,将可燃烟气的浓度控制在烟气爆炸极限以下,有效抑制电池烟气燃爆。
-
公开(公告)号:CN1159805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43221.1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5 , G01R31/389 , G01R31/396
Abstract: 一种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电压测试、采集和记录模块,用于测试电池组的电压,并实时采集和记录电压值;温度测试、采集和记录模块,用于测试电池组表面的温度,并实时采集和记录电压值;内阻测试模块,用于测试电池组的交流内阻;绝缘阻抗测试模块,用于测试电池组正极和外壳、负极和外壳之间的绝缘阻值;通讯模块,用于实现数据与电池组管理系统的实时通讯;放电模块,用于对电池组进行放电。本发明检测方法可以对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电压异常、温度异常、内阻异常、绝缘故障、通讯故障、放电过流保护失效等进行检测,根据电动自行车锂电池不同异常和故障类型设置对应的判定阈值,可以快速检出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12047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221776.9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50/251 ,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A62C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能储能电池簇,该高安全性能储能电池簇包括:介质流通管道和多个储能电池机柜;其中,各储能电池机柜并排设置,各储能电池机柜均包括:机柜本体、消防管路和多个电池箱;其中,机柜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出风机构,消防管路穿设于机柜本体内;每个电池箱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出风口,每个储能电池机柜的消防管路均与介质流通管道相连通,以向机柜本体内注入灭火剂和复燃抑制剂,并经各第一出风口溢流至各电池箱内。本发明中,当电池燃烧时,通过消防管路和第一出风口可先使灭火剂溢流至各个电池箱内,从而将电池箱内的明火扑灭,然后再使复燃抑制剂再溢流至各个电池箱内,并浸没整个机柜,使电池无法复燃。
-
公开(公告)号:CN11584219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429410.9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37 , H01M10/655 , H01M10/6554 , H01M10/6563 , H01M10/658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定向隔热散热结构及散热方法,定向隔热散热结构包括若干个呈阵列排布的电池单体,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依次串联,形成多列电池组,多列电池组的同一行电池单体之间沿第二方向相互并联,且相邻两列电池组在第二方向均设有间隙,通过间隙设置用于提供定向散热气流的散热通道,多列电池组相邻两行电池单体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阻隔热量在串联方向上扩散的隔热材料层。散热方法包括实时检测电池单体的温度,当电池单体的温度超过安全运行的温度阈值,打开散热通道,提供定向散热气流,对电池单体进行降温。本发明能够实现电池模块级的定向隔热散热,在有效的缓解电池单体间热扩散的同时,快速的将过热电池单体的多余热量定向排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