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4177163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2250090.3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交流接线,所述的两回高端换流变进线(1.1)、三大组高端交流滤波组(1.2)和所述的回交流500KV出线(1.3)接入在第一段路器串(9)中,第一段母线(5)与第三段母线(7)之间加装有分段断路器(3);第二500kV配电装置(2)包括两回低端换流变进线(2.1)、三大组低端交流滤波组(2.2)、第三段母线(7)、第四段母线(8)和第二断路器串(10)。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的接线方式影响换流站电能送出或输入通道的可靠性的缺点,具有投资低、经济性较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4170674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3305701.6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的柴油发电机组布置结构,所述的配电柜(5)一侧与1号柴油发电机组(1)、2号柴油发电机组(2)之间分别通过电缆连接,另一侧通过电缆与外接的站用电400V开关柜连接;所述的油箱间(6)内设置有日用油箱(7),它克服了现有的柴油发电机组的尺寸较大、重量较重,同时需满足柴油发电机组的进、排风要求,这将影响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的整体平台布置的缺点,具有采用从柴油机室顶部进风、侧墙排风和排烟的方式,满足柴油发电机组的进、排风、排烟等需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8369059U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20626569.2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B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共用母线的特高压交直流合建站总平面布置结构,包括直流换流区域、交流变电区域和生产辅助建筑物,所述直流换流区域包括±800kV直流场、±800kV阀厅及换流区域、5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一、500kV交流滤波器区域、1000kV交流滤波器区域和10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所述交流变电区域包括10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1000kV主变压器区域、5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二和110kV低压无功补偿区域,所述直流换流区域和交流变电区域共用10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并共用区域内的1000kV交流母线。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206533148U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20192752.1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背靠背换流站阀厅布置结构,包括换流站阀厅,所述换流站阀厅的中间设置有隔离墙,所述隔离墙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换流阀单元和第二换流阀单元,所述第一换流阀单元与第二换流阀单元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换流阀单元、第二换流阀单元均包括上桥臂换流阀、与上桥臂换流阀同相设置的下桥臂换流阀;每个所述上桥臂换流阀由A相上桥臂、B相上桥臂和C相上桥臂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组成,每个所述下桥臂换流阀由A相下桥臂、B相下桥臂、C相下桥臂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直流背靠背换流站阀厅布置结构既能满足背靠背两侧交直流输电转换功能,又可实现分别独立作为静止同步补偿器的运行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206180531U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21258030.3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G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式管母T接金具,包括第一管母抱箍、与第一管母抱箍固定连接的第一圆盘接线板、与第一管母抱箍反向安装的第二管母抱箍、以及与第二管母抱箍固定连接的第二圆盘接线板;所述第一管母抱箍和第二管母抱箍均包括呈半筒状结构的管母抱箍本体和呈弧形结构的管母压盖,所述管母压盖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组件与管母抱箍本体对接围合形成用于夹持管母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圆盘接线板与第二圆盘接线板的中部通过第二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圆盘接线板与第二圆盘接线板可根据现场安装实际情况,任意调节两者之间的角度,避免了由于出线角度的不同增加模具的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5944749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20884959.0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交流出线线路直流融冰母线结构,包括变电站B的融冰母线B和直流融冰成套装置,直流融冰成套装置和变电站B的融冰母线B通过融冰导体连接,还包括变电站A的融冰母线A,融冰母线B和融冰母线A通过融冰线路连接,融冰线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融冰连接隔离开关。本实用新型利用变电站B内已建的直流融冰装置来实现对临近变电站A的交流出线融冰,从节省设备配置、节省占地面积、节约工程造价的角度出发,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205369U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20594384.X
申请日:2014-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B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特高压换流站换流变压器现场厂房搬运轨道,它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个数为奇数,位于中部相邻的三个轨道为一组,该轨道组中的中间轨道两侧基础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外侧壁与中间轨道之间的距离与搬运车轮相匹配,该轨道组中的两侧轨道朝向中间轨道的侧面基础上也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外侧壁与两侧轨道之间的距离与搬运车轮相匹配;从两侧至中部每两个相邻轨道为一组,该轨道组中两个轨道的相对面基础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外侧壁与该轨道组任一轨道之间的距离与搬运车轮相匹配。通过中部轨道共用以尽量减少轨道数量,以减小搬运大门宽度尺寸,进而可提高工程技术及经济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204205287U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20550155.8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IPC: H02B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换流站交流滤波器并联电容器小组布置结构,包括并联电容器小组围栏,并联电容器小组围栏中包括:电容器、电抗器、电流互感器、中性点管母支柱绝缘子和中性点管母,所述电容器、电抗器和电流互感器呈直线布置,电流互感器、中性点管母支柱绝缘子和中性点管母呈直线布置,并与电容器、电抗器和电流互感器的直线方向垂直,电流互感器与中性点管母通过软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可压缩布置尺寸,土地应用充分,能够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2)接线顺畅,且满足设备的安装、检修与巡视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2172247U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20299484.6
申请日:2011-08-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Inventor: 梁言桥 , 许斌 , 彭开军 , 孟燕 , 谢龙 , 杨金根 , 张先伟 , 朱大鹏 , 王丽杰 , 钟伟华 , 李宝金 , 胡劲松 , 方静 , 孟轩 , 丰玉祥 , 牟小松 , 余波 , 李春 , 张庆伟 , 徐勇 , 俞正 , 王向平 , 许玉香 , 李维达 , 柴洪梅 , 申卫华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融冰的控制装置,换流站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极1高端换流变压器输出端与极1高端换流阀组连接,极1低端换流变压器输出端与极1低端换流阀组连接,极2高端换流变压器输出端与极2高端换流阀组连接,极2低端换流变压器输出端与极2低端换流阀组连接,极1高端换流阀组的两端分别连接至高压输电线路的正负极,极2高端换流阀组的两端分别连接至高压输电线路的正负极,极1低端换流阀组的两端相连接构成旁路,极2低端换流阀组的两端相连接构成旁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严重雪灾冰灾天气条件下,将换流站直流侧切换至融冰运行模式,从而实现直流线路的融冰,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2159975U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1120299485.0
申请日:2011-08-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Inventor: 钟伟华 , 曾连生 , 彭开军 , 孟燕 , 谢龙 , 杨金根 , 许斌 , 周国梁 , 戚乐 , 王伟刚 , 李宝金 , 方静 , 邓长红 , 马棡 , 吴怡敏 , 钟山 , 严可为 , 周炜明 , 徐昌云 , 张谢平 , 王晓京 , 张庆宝 , 申卫华 , 李学鹏 , 赵晓辉 , 曹鑫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地极导流系统连接结构,中心塔上的导线进入地面下方分成八路导流电缆,均匀布置为四个呈扇形的首尾相连回路,馈电棒位于导流电缆回路的外侧分为四段呈扇形弧,所述导流电缆通过引流电缆与所述馈电棒连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常规工程中采用架空导线导流而带来的增加占地及线路走廊问题,具有接地极导流系统连接简单、清晰,运行更安全、可靠,经济性效果明显,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