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0592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864773.8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48 , C04B35/622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级双相高熵锆酸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包含稀土混合盐、锆盐和分散剂的混合溶液和沉淀剂溶液同步滴加到含沉淀剂的母液中反应,并维持反应过程中pH恒定为10~11,得到凝胶状前驱体沉淀;所述前驱体沉淀经陈化、球磨和空气煅烧;其中稀土混合盐为La盐、Gd盐、Dy盐、Yb盐和Y盐。该方法通过采用改进型并流化学共沉淀‑煅烧法,可以在低温下合成成分均一、高纯度、纳米尺度的高熵锆酸盐材料,且该锆酸盐材料具有烧绿石与缺陷萤石双相结构,兼具较高的热膨胀系数和良好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0291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16314.6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8/06 , C04B35/56 , C04B35/622 , C04B35/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TaC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钽源A、氟盐、氯盐混合获得熔盐粉料,取一部分熔盐粉料与钽源B和碳源混合获得混合粉料,将混合粉末压制成型获得预制体,再取一部分熔盐粉料将预制体包埋,然后烧结,即得多孔TaC陶瓷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反应烧结和熔盐法相结合,其中熔盐体系可以将钽元素转化为所需钽离子并与碳源粉末发生反应生成TaC。另外,熔盐同时也能在高温下挥发,在基体内部形成孔洞,从而形成多孔TaC陶瓷,本发明所得多孔TaC陶瓷其孔隙率达90‑95%,密度1.5‑2.5g/cm3,同时其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安全性能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923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87971.8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58 , C04B35/622 , C04B35/83 , C04B3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超高温纳米复相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元超高温纳米复相陶瓷基复合材料由多元超高温纳米复相陶瓷与多孔纤维体复合而成,其中多元超高温纳米复相陶由无氧硅基陶瓷和均匀分布于其中的多元过渡金属碳氮化物组成,制备方法为:将至少两种金属元素配合物与硅基聚合物反应得到单源先驱体聚合物;然后将多孔纤维体置于单源先驱体聚合物溶液中进行多次浸渍裂解即得。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具有纳米复合结构,超高温陶瓷多元素单相固溶,金属元素种类、含量和比例可调,基体中超高温陶瓷均匀分布且具有纳米级晶粒尺寸,同时该方法可避免制备过程中对纤维的损伤,从而实现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抗氧化烧蚀性能同步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80167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54617.5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9D187/00 , B64C1/38 , C09D5/18 , C09D5/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身超高温热防护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超高温热防护涂料由可陶瓷化聚合物先驱体和超高温陶瓷粉体组成。其中,可陶瓷化聚合物先驱体由至少一种金属元素配合物与硅基聚合物反应制备而成,在服役过程中,该聚合物先驱体转化为由过渡金属碳/氮化物和Si(C/N)陶瓷相组成的超高温纳米复相陶瓷。超高温陶瓷粉体由过渡金属碳化物、硼化物或氮化物等组成,并均匀分布于聚合物先驱体之中。该涂料可直接涂敷于高速飞行器结构件外表面,在飞行起始阶段,可表现出优异的电磁吸波性能,在高速飞行过程中,经气动加热,可原位转化为超高温(纳米)复相陶瓷涂层,形成对飞行器的有效热防护,从而表现出隐身防热一体化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83598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718104.5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573 , F02K9/96 , C04B35/622 , C04B35/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C/C‑SiC‑ZrC‑ZrB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首先将碳纤维预制体进行高温预处理,再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法引入热解碳基体制备得到C/C坯体,然后采用混合树脂溶液多次真空浸渍、交联固化、热解炭化和高温热处理处理,得到含B4C颗粒的C/C多孔坯体;再将C/C多孔坯体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包埋式反应熔渗硅锆混合粉,得到C/C‑SiC‑ZrC‑ZrB2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一种C/C‑SiC‑ZrC‑ZrB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C/C‑SiC‑ZrC‑ZrB2复合材料中的SiC、ZrC、ZrB2基体晶粒细小且分布均匀,残余硅锆金属含量低,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烧蚀性能,可应用于高温热防护结构材料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07080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90849.8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C19/03 , C22C1/08 , B22F3/02 , B22F3/11 , B22F3/24 , B22F1/052 , C23C22/77 , C25B1/04 , C25B11/031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硫化物的Ni‑Mo‑Co多孔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镍基多孔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硫化物多孔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还原Ni粉、NiMo预合金粉和NiCo预合金粉混合均匀;然后经过100~300MPa压制和1000~1200℃的烧结,获得Ni‑Mo‑Co多孔合金;再将其放入装有0.05~0.1mol/L硫脲溶液的高压反应釜中进行硫化处理,硫化温度为140~200℃、硫化时间为60‑150min,烘干后得到硫化后的Ni‑Mo‑Co多孔合金及其硫化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组织结构均匀、孔隙可控和耐腐蚀性强、稳定性高等优点;同时本发明所得产品比同类常用粉末冶金法所得产品的析氢电位低且稳定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94532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66980.X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8B1/00 , B28B11/08 , B33Y30/00 , B33Y10/00 , B33Y70/00 , B33Y40/20 , B22F10/50 , B22F12/82 , B22F1/10 , B22F12/5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铣削一体3D打印方法和3D打印机,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本申请3D打印方法为:将3D打印材料加入3D打印机,边3D打印边铣削即得生坯;其中,边3D打印边铣削的操作为:喷嘴每3D打印一层,最外围用铣刀加工一次,将表面的圆弧变为光滑的斜面或者平面。然后经过脱脂烧结,从而制备金属或者陶瓷部件。能够解决粉体挤出技术在3D打印生坯过程中,3D打印效率低,尺寸精度不高,表面光洁度差等问题,且设备占地小,操作方便,该方法可3D打印材料种类广泛,既可以3D打印金属,又可以3D打印陶瓷。
-
公开(公告)号:CN11633450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27396.1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C47/04 , C22C1/10 , C22C29/02 , C22C29/16 , C22C47/08 , C22C49/02 , C22C49/14 , C04B35/56 , C04B35/58 , C04B35/626 , C22C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高熵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C/C多孔体置于浸渍剂中浸渍,然后裂解,重复浸渍‑裂解,获得C/C‑SiC多孔体,然后将含原料粉末的刷涂浆料刷涂进C/C‑SiC多孔体中,烧结处理,然后重复刷涂‑烧结处理直至获得致密的金属高熵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直接采用包含高熵陶瓷粉体、W粉、Cu粉的刷涂浆料作为基体原料,在烧结过程中,没有物料之间的化学反应,仅仅只是Cu的溶解,烧结温度低,不仅避免了反应过程中对碳纤维的损伤,提升了复合材料的性能,而且大幅降低了工艺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67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19101.6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41/89 , C04B35/56 , C04B35/622 , C04B35/65 , C04B35/6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碳材料表面制备碳化钽涂层的方法,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碳基材料进行表面活化预处理,得到活化碳基材料,在活化碳基材料表面涂布碳化硅前躯体浆料后,进行干燥和烧结,在活化碳基材料表面生成碳化硅纳米线过渡层,在碳化硅纳米线过渡层表面涂布碳化钽前躯体浆料后,包埋于熔盐体系中进行热处理,所得热处理产物进行淬火和水浸。该方法能够在碳基材料表面制备均匀、致密的碳化钽涂层,并能够改善碳材料与碳化钽之间因热膨胀系数差异过大而导致涂层开裂脱落等技术问题,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且操作简单、成本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18095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210898384.8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56 , C04B35/571 , C04B35/573 , C04B35/5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碳化物/碳化硅纳米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复相陶瓷的组成通式为(TiaZrbHfcNbdTae)C/SiC其中a+b+c+d+e=1,且a,b,c,d,e中至少3个不同时为0。制备方法包括:(1)将至少三种金属元素配合物混合均匀后与硅基聚合物反应得到单源先驱体;(2)单源先驱体经交联、高温热处理后得到纳米复相陶瓷粉体;或,将单源先驱体交联、热解得到无定形陶瓷,进一步烧结得到纳米复相陶瓷块体。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靠、周期短、成本低、可对多元碳化物的种类和含量精确调控,可有效解决多元素单相固溶、纳米陶瓷相均匀分布以及晶粒粗化的难题,提高材料力学性能和抗氧化烧蚀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