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17927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0110311.7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站DAC精度配置方法。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配置多天线的基站同时服务于多个单天线用户。考虑下行链路,作为发射端的基站需要配置大量天线,因此为每个发射天线单元配置低精度DAC能够有效降低传输系统的整体功耗。终端用户的每根接收天线配置1比特量化ADC,给定每个用户的目标数据速率,本发明能够根据基站天线数目和终端设备数目等固定参数计算确定满足要求的基站DAC最佳精度。本发明计算简单,旨在以最小功耗成本实现系统目标性能,对大规模MIMO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708197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710982800.1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效的异构网络用户接入和功率控制方法,引入对数效用模型,联合优化异构网中的用户接入以及功率控制,实现网络能效的效用值最大化,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所有基站通过导频序列估计得到当前的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然后,根据信道信息构建网络能效效用最大化问题;最后,分别考虑最优用户连接和功率控制问题,采用拉格朗日对偶分解和辅助变量代换等方法,将原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凸的子问题,交替迭代优化直到算法收敛,得到最优的用户连接和传输功率分配方案。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异构网中用户接入和功率控制的优化,以网络能效效用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在保证了用户公平性和吞吐量的同时实现高能效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026635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45874.0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B7/0426 , H04W1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智能反射面相移矩阵自适应设计方法。在下行链路中,基站通过大规模天线阵列发射信号,智能反射面对接收信号进行移相操作,再反射给用户。本发明根据相应的通信环境,自适应地选择优化相移矩阵设计或者随机相移矩阵设计方法。优化相移矩阵设计通过发射一个单频信号,在最大化用户端接收功率的准则下,优化智能反射面的相移矩阵。随机相移矩阵设计随机确定每个反射元件的相位。本发明操作简单,计算复杂度低,两种相移矩阵设计方法都能够获得较高的功率效率和频谱效率,且无需智能反射面的任何信道状态信息,对采用智能反射面的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74308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493037.7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带辅助相移器组的毫米波多精度模拟码本产生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为单一射频链通过一个二功分器分成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固定连接到一组基本相移器组,另一支路通过射频开关连接到辅助相移器组,两路相移器组相应位置上的输出通过加法器求和后推动相应位置上的功率放大器,其输出连接到均匀线性阵列的天线上;然后通过算法将两路相位器组均配置为离散傅里叶阵列加权矢量形式,通过联合运用减小虚拟子阵列规模和多子波束拼接技术拓宽波束宽度,通过相位补偿改善合成波束的带内平坦度。本发明只采用一条射频链,通过增加一个射频开关、一组辅助相位器组和一组加法器组提高码本主带内平坦度,具有优良的角度估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36143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52132.2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7/04 , H04B7/0456 , H04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子阵列协作的室内多用户太兆赫兹通信系统波束训练方法,该方法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多子阵列并行穷搜阶段,该阶段将用户接入点的所有多子阵列并行分时隙遍历整个角度域,使得所有被服务的用户在第一阶段搜索结束后反馈接收信号功率最大的时隙序号;第二阶段为单子阵列串行搜索子空间阶段,该阶段启动单个子阵列逐个为每个用户在第一阶段中对应的用户的角度子空间中搜索该用户所处角度。本发明对接入点多子阵列数目、每个子阵列内的天线数目及天线间距无特殊要求,适用于典型配置的室内多用户频分双工太兆赫兹通信系统,并能有效减少波束训练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0888065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547474.6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7/1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15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理想CSI下多天线解码转发中继收发机优化方法,通过构建非理想信息CSI情况下,以系统发射功率受限为约束,最大化系统的端到端信息传输速率为目标的优化问题,联合优化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以及中继发射波束成形向量。优化过程是首先优化中继端的发射波束成形向量,然后固定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对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进行优化,再固定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对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进行优化,重复中继接收波束成形向量和信源发射波束成形向量交替优化步骤直至系统的可达信息传输速率收敛。相对于未考虑非理想CSI的传输方案,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系统传输速率,并且计算复杂度较低,利于工程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884851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521794.4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交叉熵学习的异构网络用户接入方法,采用交叉熵准则,建立问题的概率学习模型,利用机器学习领域中的统计采样方法找到最优的概率分布,最后得到最优的用户接入方案,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构建网络效用最大化的用户接入优化问题;然后,将接入矩阵建模为随机变量,建立原问题的概率学习模型,以最小化交叉熵为目标函数优化概率分布;最后,根据统计采样方法,利用表现较好的样本更新概率矩阵,迭代获得接近最优的概率分布,确定用户接入方案。本发明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获得接近最优的用户接入性能,实现网络负载平衡,提高异构网络的传输性能。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不需要根据网络调整算法参数,在异构网络中更加鲁棒。
-
公开(公告)号:CN108540192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36467.1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617 , H04L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断概率约束下的全双工多天线中继发射波束赋形方法,该方法考虑由信道状态信息误差引起的全双工多天线中继系统中断问题,通过优化中继发射端的波束赋形向量,在系统中断概率受限的前提下,最小化中继侧的发射功率。相对于半双工多天线中继,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中继发射功率,并且本发明计算复杂度较低,利于工程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8270471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11444181.7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7/0417 ,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中低反馈混合预编码与接收合并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用户设备估计其到基站间的无线信道参数,包括所有传播路径上的信道增益、发射和接收阵列响应矢量;然后,抓取所有传播路径中信道增益最大路径对应的离开和到达方位角,将这两个方位角反馈给基站;接着,基站根据离开方位角生成发射阵列响应矢量,对发送信号进行模拟预编码,基站进一步根据本发明方法计算等效信道,实现数字预编码;最后,用户设备根据到达方位角生成接收阵列响应矢量,对接收信号进行模拟接收合并。本发明应用于实际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通过低功耗、低成本的数模混合信号处理,能够有效地实现逼近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的频谱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7051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33802.6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L5/00 , H04L25/02 , H04L2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半正交导频系统基础上的数据辅助的迭代信道估计方法,将用户在时隙上区分开来,并使用数据辅助的迭代估计方式增强信道估计的性能,同时降低了导频资源开销,抑制了半正交导频系统中误差传播的问题。并且由于没有对多用户到基站的信道矩阵做稀疏性的假设,因此相较于一些对用户信道矩阵做稀疏性假设前提下给出的导频设计方案有着更普遍的应用场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