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7271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91284.9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扇叶错位分区的高效厌氧反应器及其处理方法,反应器从下至上划分为布水区、反应区、自由空域区和三相分离区。布水区设有倒喇叭口形进水管;反应区中央为中心集气管,沿中心集气管竖直方向上均匀安装扇叶挡板,相邻扇叶挡板在圆周方向呈一定角度,实现产气分段收集并形成错位分区,中心集气管顶部连接至双圆锥形集气管,用于遏制气涌对泥水的夹带效应,底部连接至倒喇叭口形固液回流管,分离区设有倒喇叭口形三相分离器和锯齿形溢流堰。本发明采用四级扇叶和中心集气管实现反应器内的错位分区,具有高有机负荷、功能微生物分区协同、产气预收集的特征,并有效防止液体短流和功能微生物洗出现象,保障反应器长期稳定运行,从而实现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低耗高效处理和碳资源同步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476854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71608.X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季铵盐复合层状双氢氧化物(LDH)的抗生物污染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季铵盐嵌入LDH纳米片的层间空隙中,然后将季铵盐复合LDH纳米片、致孔剂、聚醚砜粉末和溶剂共混配制成铸膜液,用刮刀将铸膜液涂覆在无纺布上,最后将涂有铸膜液的无纺布浸入去离子水中进行相转化,形成基于季铵盐复合层状双氢氧化物的超滤膜。本方法中季铵盐和LDH纳米片均廉价易得,基于LDH纳米片的微生物细胞穿刺和季铵盐的胞内释放杀菌作用,所得超滤膜具有优异的抗菌活性和抗生物污染性能,季铵盐复合LDH纳米片还能有效增强膜的亲水性、水通量和抗有机污染能力;本发明不改变传统相转化制膜流程,所用季铵盐复合LDH纳米片合成简便、材料廉价,易于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57021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90623.7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环状结构高通量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环状结构高通量纳滤膜由基膜和聚酰胺层复合而成,聚酰胺层表面具有纳米环状结构形貌;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含有表面活性剂、植物油、哌嗪和水的哌嗪纳米乳液;(2)将基膜采用哌嗪纳米乳液浸润,之后去除基膜表面多余液滴,得处理后的基膜;然后用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覆盖处理后的基膜表面,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再将所得膜片进行干燥处理。本发明在水相中引入纳米油滴作为模板,在聚酰胺层表面构筑纳米环状结构形貌,在不损失纳滤膜盐截留率的同时,显著增大聚酰胺层的比表面积和自由体积,进而大幅提升纳滤膜的水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7276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81991.6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绿色溶剂的微/超滤膜中不可恢复污染深度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污染微/超滤膜的预清洗,去除膜表面以及膜孔内的可逆和不可逆污染;(2)用氮气轻吹经预清洗的污染膜,然后将其浸泡于绿色溶剂,使膜与绿色溶剂充分接触,处理完成后,将膜迅速转移至去离子水中;(3)用去离子水对经溶剂处理后的污染膜反洗,将残留在膜内的绿色溶剂充分洗出,即得到深度清洗后的污染微/超滤膜。本发明首先通过常规化学清洗去除膜表面/膜孔内的可逆和不可逆污染,再采用特定溶剂洗出不可恢复污染,最后经后处理,使膜通量恢复至新膜水平,在保证出水水质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实现不可恢复污染物的洗出和膜通量的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118510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035652.4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多聚物污染基膜的高性能聚酰胺复合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该方法首选采用生物多聚物污染基膜得到基膜与生物多聚物污染层的复合体;然后将复合体置于多胺单体溶于水形成的第一溶液中浸润后取出,去除复合体表面多余液滴;再将上步处理后的复合体浸入酰氯单体溶于正己烷形成的第二溶液中进行界面聚合使复合体表面形成一截留层,反应完成后取出晾干,再经热处理得目标分离膜。本发明创新性地将生物多聚物污染利用为一种对基膜的改性手段,对界面聚合形成聚酰胺截留层起积极正面的调控作用,显著提升了所制聚酰胺分离膜的过水与截留性能,为解决污染/报废低压膜回收使用难题提供了有效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65749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1526685.5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1J23/745 , B01J37/10 , B01J37/34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四氧化三铁/石墨烯复合芬顿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首先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负载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复合材料,以微滤膜为基底,通过自组装方法制备得纳米四氧化三铁/石墨烯复合芬顿催化膜。该催化膜可有效活化水中的过氧化氢,进而实现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相比于均相芬顿反应和纳米材料催化的异相芬顿反应,该催化膜将过氧化氢活化产生的强氧化性物种和污染物限域在纳米片层间形成的纳米尺度空间内,这种纳米限域作用使反应动力学系数提升两到三个数量级。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四氧化三铁/石墨烯复合芬顿催化膜具有催化效率高、膜通量稳定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1339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1334745.0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选择性去除荷电药物的Janus纳米通道主导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纳滤膜由支撑层和过滤层复合而成,过滤层位于支撑层的多孔侧,过滤层内含有荷电改性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该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接枝过程为:将MIL‑101(Cr)真空活化后,加入乙二胺加热回流得到;本发明通过将荷电改性的微孔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引入纳滤膜的过滤层来主导整个膜分离,即MOFs外部的羧基能发挥第一层屏障作用,保证对荷负电药物的去除效果,而MOFs内部不饱和金属中心的乙二胺能显著提升膜对荷正电药物的去除率,同时由于MOFs本身的限域传质效应,还能有效提升膜的水通量,同步提升其对荷正电药物和荷负电药物的截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9988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84052.6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化学清洗‑结构转化‑亲水修复的报废PVDF膜再生利用延长使用寿命的方法,可实现报废PVDF膜材料(即到使用寿命的膜)的再生延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次氯酸钠和柠檬酸对报废膜进行清洗后,用结构转化药剂对膜进行处理,对PVDF膜进行扩孔、亲水化的同时,洗出不可恢复污染物;随后,利用多巴胺在膜表面的自聚合反应进一步改善膜表面亲水性,提升抗污染性能,同时修复报废PVDF膜表面在长期运行中产生的破损点。修复得到的再生膜的水通量不低于新膜,抗污染性能得到提升,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并显著降低报废PVDF膜处理处置对环境产生的危害。本发明操作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1455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552976.2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去除疏水性内分泌干扰物的高通量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包括:将多孔支撑层浸入至第一溶液中,取出后去除支撑层表面多余液滴,然后将附着有第一溶液的支撑层浸入到第二溶液中,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经清洗即得目标纳滤膜,其中,所述第一溶液为包含多胺单体和缚酸剂的水溶液,第二溶液为包含酰氯单体和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有机溶液。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得到的纳滤膜在提升疏水内分泌干扰物截留率的同时还大幅增加了水通量,有效提升了其对水/内分泌干扰物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1339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34745.0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选择性去除荷电药物的Janus纳米通道主导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纳滤膜由支撑层和过滤层复合而成,过滤层位于支撑层的多孔侧,过滤层内含有荷电改性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该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接枝过程为:将MIL-101(Cr)真空活化后,加入乙二胺加热回流得到;本发明通过将荷电改性的微孔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引入纳滤膜的过滤层来主导整个膜分离,即MOFs外部的羧基能发挥第一层屏障作用,保证对荷负电药物的去除效果,而MOFs内部不饱和金属中心的乙二胺能显著提升膜对荷正电药物的去除率,同时由于MOFs本身的限域传质效应,还能有效提升膜的水通量,同步提升其对荷正电药物和荷负电药物的截留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