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旋转套装锥面的风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元组

    公开(公告)号:CN11402398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271334.9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套装锥面的风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元组,其包括数个锥面单元体,所述锥面单元体沿侧边展开为扇形,其包括膜电极和位于该膜电极两侧的双极板,然后经卷制装配形成锥面;数个锥面单元体沿锥面中心轴同轴套叠,且均可绕锥面中心轴旋转,相邻锥面单元体间具有冷却空气流道。本发明针对传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排水及温度控制困难的缺点,利用旋转离心力及特殊流道的将反应生成的液态水与反应区快速分离,并排出单元体,同时利用特殊结构调节空气流动温度,从而达到快速排水和温度控制的目的,提高电池堆的运行效益和可靠性。

    一种基于半连接弹性骨架的密封组件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2712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91720.3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接触式密封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半连接弹性骨架的密封组件及其应用,其包括半连接弹性骨架和外包覆层,其中:所述半连接弹性骨架包括若干片状弹性单元,该片状弹性单元为镂空结构;各片状弹性单元依次层叠,且相邻片状弹性单元间仅有部分连接,其它部位存在间隙,使每个片状弹性单元能够独立发生变形,又能维持位置相对固定;所述外包覆层包覆在所述半连接弹性骨架外侧。本发明能够解决目前接触式密封对密封接触面表面质量和表面形状要求较高,且不适应变动接触力的问题,特别能够适应平面度较差的非环形密封面。

    一种基于氢氧高压掺水燃烧的不完全循环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0094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67638.8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氢氧高压掺水燃烧的不完全循环发电系统,属于高压燃烧的热力发电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储气罐、高压掺水燃烧装置、涡轮机、换热凝汽装置、回热加热装置、发电机和低压燃烧加热器;换热凝汽装置将储气罐输出的氢气和氧气与涡轮机排汽进行换热后输入至高压掺水燃烧装置内燃烧;高压掺水燃烧装置将氢气、氧气燃烧生成的水蒸气输送至涡轮机做功并带动所述发电机发电;经涡轮机的水蒸气经换热凝汽装置冷却后,部分冷凝水进入回热加热装置并与从涡轮机中间级抽出的蒸汽进行换热;升温后的液态水经低压燃烧加热器加热后流入环绕于高压掺水燃烧装置的燃烧器侧壁内侧的冷却水流道。本发明实现了高效、稳定、清洁的热力发电循环。

    一种涡轮机末级动叶片温度的非接触式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538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29952.3

    申请日:2021-01-29

    Inventor: 王坤 吕世超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涡轮机部件温度测量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涡轮机末级动叶片温度的非接触式测量系统及方法,包括套管和红外探头,其中:所述套管内开设有台阶状收缩内孔,该台阶状收缩内孔包括多个不同直径的同心圆形内孔,多个圆形内孔从套管一侧端面到套管内部按孔径逐渐减小的顺序排列,且圆形内孔端面设置有锐角倒角;所述套管下端开设有导流缝,该导流缝与圆形内孔上的倒角连接;所述红外探头安装在台阶状收缩内孔的最内侧,并与套管固定连接,该红外探头用于对涡轮机末级动叶片温度进行测量。本发明可避免涡轮机内气态蒸气或液滴对红外镜头的污染和腐蚀,实现在转子转动和湿蒸汽条件下对末级动叶片表面温度的非接触测量,提高了测量精度。

    一种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转静子叶片碰摩试验台架

    公开(公告)号:CN110926745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11154821.X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试验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转静子叶片碰摩试验台架。该台架包括滑动系统、驱动系统、静子系统和转子系统,其中滑动系统的滑动平台安装在导轨的上方并且利用限位索进行固定;驱动系统的电机和可脱离联轴器为转子系统提供动力的同时实现转子系统的脱离;静子系统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静子叶片;转子系统中转轴固定在滑动平台上,其一端通过可脱离联轴器与电机连接,其另一端与转子叶片连接,转子叶片设置在静子叶片的中间。本发明不仅解决了现有航空发动机相关超转试验台架不能进行低压涡轮转静子叶片碰摩试验的问题,还能够避免试验台架功能单一的弊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及维护方便、成本低廉的优势。

    一种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转静子叶片碰摩试验台架

    公开(公告)号:CN11092674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54821.X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试验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转静子叶片碰摩试验台架。该台架包括滑动系统、驱动系统、静子系统和转子系统,其中滑动系统的滑动平台安装在导轨的上方并且利用限位索进行固定;驱动系统的电机和可脱离联轴器为转子系统提供动力的同时实现转子系统的脱离;静子系统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静子叶片;转子系统中转轴固定在滑动平台上,其一端通过可脱离联轴器与电机连接,其另一端与转子叶片连接,转子叶片设置在静子叶片的中间。本发明不仅解决了现有航空发动机相关超转试验台架不能进行低压涡轮转静子叶片碰摩试验的问题,还能够避免试验台架功能单一的弊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及维护方便、成本低廉的优势。

    一种连续可调的角度不对中转子故障模拟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768768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152046.9

    申请日:2017-03-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旋转机械故障试验装置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连续可调的角度不对中转子故障模拟机构,包括左端轴、左法兰盘、右端轴、右法兰盘和压板,左端轴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内圆孔;所述左法兰盘具有第一凸肩和第二内圆孔,所述第一凸肩的右端面与所述第一内圆孔的轴线所成的角为锐角θ;右端轴具有第二凸肩;右法兰盘具有第三凸肩,第三凸肩的左端面与所述右端轴的轴线的所成的角为锐角β并且β=θ;第三凸肩的左端面贴合在左法兰盘的右端面上;所述压板穿装在右端轴上,紧固螺栓连接在所述左端轴的右侧。本发明调节简单方便,为了获得不同的角度不对中量,本结构不用更换零部件,也不用完全拆装转子系统,便可以方便地进行不对中量的调节。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疲劳损伤的估算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57968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510473520.9

    申请日:2015-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疲劳损伤的估算系统,涉及汽轮发电机领域。本系统是汽轮机轴系(100)、传感器(200)、调制解调器(300)、采集器(400)和终端计算机(500)依次连接;终端计算机(500)的估算模块是模型离线处理模块(510)和数据实时在线处理模块(520)分别与疲劳损伤分析模块(530)交互,疲劳损伤分析模块(530)和结果显示模块(540)交互。本估算系统能实现快速的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在线扭振疲劳损伤分析,其估算模块可灵活嵌入现有电厂安全监测系统中,不仅适用于对电厂汽轮机组轴系扭振疲劳损伤进行监测,也适用于对一般大型旋转机械轴系进行扭振疲劳损伤进行监测。

    基于弹性基础的内外双转子故障模拟实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3528824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533769.5

    申请日:2013-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弹性基础的内外双转子故障模拟实验台,涉及航空发动机实验装置。本实验台的结构主要是:在外转轴内设置有内转轴,两者中心轴线重合,通过中介支承结构机械耦合;在内转子驱动电机机座上设置有内转子驱动电机,内转子驱动电机通过主联轴器和内转轴连接,套在内转轴上的内转子左轮盘、内转子左支承结构、内转子右轮盘和内转子右支承结构沿中心轴线依次连接;套在外转轴上的外转子左支承结构、外转子左轮盘和外转子右轮盘沿中心轴线依次连接。本发明采用可调刚度的弹性支承,可实验支承刚度对双转子动力特性的影响;可以模拟航空发动机双转子质量不平衡、转子碰摩和支座松动等机械故障。

    定转子气隙可调的盘式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3944330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87322.1

    申请日:2014-05-06

    Inventor: 危鹏 王坤 宁方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转子气隙可调的盘式电机,涉及一种盘式电机。本发明的结构是:在机壳(0)内的中心线上设置有轴(1);在轴(1)中间设置有转子轮盘(2),在转子轮盘(2)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左侧定子(3)和右侧定子(4),转子轮盘(2)与左侧定子(3)和右侧定子(4)之间留有气隙间距(Q);在机壳(0)内的下方设置有左侧螺杆支座(5)和右侧螺杆支座(6),螺杆(7)依次穿过右侧螺杆支座(6)、右侧定子(4)、左侧定子(2)和左侧螺杆支座(5)的小孔。本发明可以根据转子转速的不同,通过气隙调节机构来实时调节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气隙大小,从而改善电机的性能;结构简单,实施容易;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