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0659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0236416.3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V40/20 , G06V10/74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语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基底上构建多组金属光栅;在基底一侧布置红外探测器;在特定位置改变手语对应的手指状态,以使得所述红外探测器捕捉到对应的参考衍射图案;将每一参考衍射图案与手语含义对应并建立参考图集;通过多组金属光栅实时衍射特定位置的手指状态,以使得所述红外探测器捕捉到对应的实时衍射图案;通过计算机算法将所述实时衍射图案与参考图集中的每一参考衍射图案进行计算匹配,以确定与所述实时衍射图案最相似的参考衍射图案,将最相似的参考衍射图案的手语含义作为实时衍射的手语含义。本发明可以解决由于手语过于复杂而导致的准确性低、稳定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928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42463.1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28F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任意变形的液态金属填充高导热柔性冷板,柔性冷板可弯曲变形与各类工件外形一致,定形内芯用于柔性冷板的定形,防止柔性冷板的外形回弹;弯曲的柔性冷板内部,弯曲变形的导热外壳与柔性波纹管之间存在间隙,由液态金属在变形过程中进行填充,形成液态金属填充的高导热路径,对热流进行有效传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态金属填充的高导热柔性冷板,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性能可靠,实现了各类形状工件或复杂加工路径的有效温度控制和热量控制,满足生产工艺需求,提高产品生产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532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56082.0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包含液态金属的柔性可拉伸层状复合结构,依次包括第一弹性层、液态金属层和第二弹性层;所述第一弹性层朝向第二弹性层的面上粘接有若干支撑体,和/或所述第二弹性层朝向第一弹性层的面上粘接有若干支撑体;液态金属层填充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之间的剩余空间。本发明通过弹性层与液态金属夹层形成的层状复合结构,以及设置支撑体,能够提供密封性能优异、柔性可拉伸的封装件,有效防止使用中因拉伸或弯曲等导致两弹性层接触而降低阻隔性能,造成封装失效的问题。基于复合结构及其封装件,还提供了一种封装方法,能够对各种结构和尺寸的待封装物,特别是后期应用中需要拉伸变形的待封装物,提供有效、长期而稳定的封装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3816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494172.X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1B32/194 , C01B32/184 , C23C2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过冷沸腾自组装镀石墨烯基薄膜的装置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克服现有镀膜技术的不足,基于过冷沸腾自组装方法简易、可调控以及低成本等优势,可采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石墨烯基材料在各种基底上快速制备可调控微纳米结构的石墨烯基薄膜。这种方法也解决了石墨烯基纳米流体中的纳米材料在沸腾自组装过程中由于温度接近沸点时出现团聚、沉淀和化学变性等问题,从而实现在目标基底上镀出均匀稳定的石墨烯基薄膜。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过冷沸腾自组装镀石墨烯基薄膜的装置,可以实现对沸腾工质温度的负反馈智能调节以及沸腾热通量和沸腾时间的调控来影响石墨烯基薄膜的形貌,进而提供了基于过冷沸腾自组装镀石墨烯基薄膜的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395685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67465.X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9K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热性能的调控方法、以及液态金属复合材料,具体先取液态金属与固体填料置于容器中,搅拌分散,调节所加入固体填料的尺寸与形状,即完成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调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基于不同形状和尺寸填料的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混合与制备,实现了在指定温度、压强、环境气氛、溶剂等条件下的固体填料与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热性能的调控,并且此方法制备简单,调控手段通用,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可用于不同实际条件要求下的热性能材料的制备,结构的设计,以及其它多功能性液态金属基复合材料等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89428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25528.5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高温稳定分散的纳米流体及其制备和应用,该方法通过调控纳米颗粒的结构、尺寸和密度,实现了其在中高温工质中的长期稳定分散。工作原理是通过优化纳米颗粒的合成工艺,得到一种表面高度粗糙、尺寸小且分布范围窄、相对密度小的碳纳米颗粒。粗糙表面结构减少了颗粒直接相互接触面积,降低了颗粒间的范德华吸引力,从而削弱了颗粒团聚作用。同时,较小的尺寸和密度大幅削弱了纳米颗粒的重力沉降,实现了其在中高温工质中稳定悬浮。本发明实现了纳米颗粒在中高温工质中的长期稳定分散,将纳米流体的应用拓展到中高温太阳能储热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91614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27811.8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02C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行星式球磨的液态金属物料的混合工艺,取液态金属与固体物料置于球磨设备中,在球磨介质的剪切作用下进行球磨处理,即完成均匀分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基于行星式球磨的液态金属物料混合工艺使物料与液态金属之间均匀的分散,实现了在指定的温度、压强、气氛环境下液态金属与待混合物料混合的制备过程,并且此方法突破了一般物料无法与液态金属相互润湿的应用限制,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可用于金属包覆、复合材料制备、结构设计等多种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84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34672.9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线的防伪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基底上构建防伪图案,所述防伪图案由至少两个图形单元构成,所述图形单元用于与红外线产生相互作用;在预定位置布置至少一个红外探测器;与预定位置匹配的红外光源位置;通过识别全部所述红外图案以完成对防伪图案的防伪识别;其中,红外光源位于某一红外光源位置时,所述红外光源产生的红外线与不同的图形单元相互作用生成不同颜色的红外图案,和/或红外光源位于不同的红外光源位置时,所述红外光源产生的红外线与不同的图形单元相互作用生成不同的红外图案。本发明可以降低现有的光学防伪技术中使用人造光源带来的成本、能耗等问题,同时提高防伪技术的便携性和智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6558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10086383.1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2F1/00 , B01D17/0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热效应的热气泡驱动水平运动装置,通过光照驱动在液体中水平运动,所述热气泡驱动水平运动装置由具有亲水表面的亲水材料体和具有疏水表面的疏水材料体复合组装而成,所述疏水材料体由具有光热转换效应的光热转化材料制成,其表面还经处理形成可束缚气泡的微纳米结构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基于光热效应的热气泡驱动装置的液体中水平运动模式,实现了光能到动能的转换,并且此方法突破了液体中潜浮运动所带来的应用限制,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可用于药物输运和释放,污水净化等众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55539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735436.8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栅衍射和手势识别的智能无线操作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手势提取单元,该单元通过光栅将手势以红外衍射信号的形式提取出来;手势识别单元,该单元识别手势对应的红外衍射信号所代表的指令信息;指令单元,该单元通过识别的指令信息无线操作外部受控系统完成指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需要外接的信号源,系统更加简单,成本低,系统不受环境光及背景条件影响,识别准确率和鲁棒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