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3561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310036.1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繁育白蜡吉丁卵跳小蜂并将其应用于白蜡窄吉丁林间防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以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的卵作为寄主,将白蜡吉丁卵跳小蜂雌蜂置于上述寄主同一空间;置于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55‑75%、光周期为14‑16L:10‑8D的恒温恒湿光照培养箱内;最终将羽化出的卵跳小蜂用指形管收集起来。本发明在保证寄主专化性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该蜂繁育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8175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6152.7
申请日:2025-01-08
IPC: A01M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公开一种引诱斑衣蜡蝉集中产卵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产卵装置包含内层产卵布、外层产卵布、顶部层、内部层,通过扎带将顶部层捆扎在内层产卵布上,通过扎带将内部层固定在内层产卵布上,通过图钉将外层产卵布固定在顶部层,内层产卵布、外层产卵布和顶部层组合而成圆柱形罩体,即为产卵空间。本发明使用的产卵装置能够高效地引诱斑衣蜡蝉集中产卵,从而减少其产在寄主植物上的卵块数量,进而减轻林间斑衣蜡蝉危害,有效解决了传统防治方法中通过剪枝摘除卵块以及在幼虫大量发生期间喷洒农药所导致的林木损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708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26900.7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泰州市玉林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伸缩连杆的涡喷灭火机,把手壳(3)后部的油路快速接头(7)依次通过把手壳(3)内的涡喷油泵(8)和油滤清器(9)与把手壳(3)前部的油路出口(10)相连通,涡喷发动机(16)的进风口(17)与进风孔(12)相对,把手壳(3)前部的油路出口(10)与涡喷风筒(11)后端端部之间安装有可伸缩的连接杆,可伸缩连杆的分管体Ⅰ和分管体Ⅱ分别为出油管Ⅰ(19)和出油管Ⅱ(20),油路出口(10)通过出油管Ⅰ(19)以及出油管Ⅱ(20)与涡喷发动机(16)的供油口(21)相连通,在出油管Ⅰ(19)与出油管Ⅱ(20)之间设有锁紧装置。本发明在灭火的过程中减少能源的浪费,而且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528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02037.4
申请日:2024-10-25
IPC: C12N15/113 , C12N15/12 , C12N15/63 , A01N57/16 , A01P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松材线虫Esg18基因及其dsRNA在防治松材线虫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松材线虫Esg18基因在防治松材线虫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的松材线虫Esg18基因的CDS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以Esg18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的得到dsRNA以及含有该dsRNA的干扰载体。本发明将设计得到的dsRNA应用于防治松材线虫的防治,结果发现,该dsRNA对于防治松材线虫的致死率达到了88.37%。
-
公开(公告)号:CN11893211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28422.9
申请日:2024-10-14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线虫埃斯特菌的引物对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线虫埃斯特菌的引物对,所述引物对包括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所述正向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反向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引物对能够独特地从线虫埃斯特菌DNA中扩增出清晰的目的片段,从而判断待测样本中是否存在线虫埃斯特菌;且该引物对具有特异性好、经济且耗时短等优点,可为线虫埃斯特菌的快速鉴定及该菌在松树体内的定殖检测提供技术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93258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94230.5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利用多种天敌对松褐天牛实施绿色防治方法。通过人工设置诱木诱集松褐天牛成虫集中产卵,并在松褐天牛幼虫期和蛹期释放多种天敌实施联合防治。具体地,在松褐天牛1~2龄幼虫期释放松褐天牛肿腿蜂、在3~4龄幼虫期释放松褐天牛中脊茧蜂、在老熟幼虫及蛹期释放花绒寄甲,可系统和持续性地降低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该方法通过综合联用多种天敌,覆盖了更广的松褐天牛生活史周期,对松褐天牛有更好的防治作用,同时也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96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843397.5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IPC: G01N27/00 , G01D21/02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森林自然感知建立森林感知体系的方法,涉及感知系统技术领域。该一种基于森林自然感知建立森林感知体系的方法和网络系统,包括S1.探针设置,包括制作探针和制作贴片,其中探针为可导电抗腐蚀金属或碳棒,贴片为可导电抗腐蚀金属或碳薄膜;S2.与植物建立连接,其步骤如下:S2.1.将探针刺入植物体,与植物根、树干、枝等器官和组织连接;S2.2.将植物接合部位韧皮部裸露,将贴片与植物提根、树干、枝等韧皮部连接,同时将贴片与植物叶片连接。通过对森林感知和多通道分布式植物微电流传感系统,建立基于森林感知的多灾害全域感知体系,建立基于感知图谱的全域多因素成像体系,实现森林感知信息的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9017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6951.X
申请日:2024-07-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云杉小墨天牛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云杉小墨天牛引诱剂、诱芯及其应用。包括2‑十一烷氧‑1‑乙醇、β‑蒎烯和3‑蒈烯;所述2‑十一烷氧‑1‑乙醇、β‑蒎烯和3‑蒈烯的质量比为0.35~0.8:3~6:1~6。本发明提供的引诱剂能够引诱云杉小墨天牛,具有引诱效果稳定,持效期长、环境友好等优点,适用于对云杉小墨天牛的种群监测和防治,不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7163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87333.7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云杉八齿小蠹绿色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云杉八齿小蠹驱避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驱避成分包括内‑(‑)‑7‑乙基‑5‑甲基‑6,8‑二氧杂双环[3.2.1]辛烷和/或(1S,5R)‑1,5‑二甲基‑6,8‑二氧杂双环[3.2.1]辛烷。本发明发现exo‑brevicomin和frontalin对云杉八齿小蠹均具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同时可利用exo‑brevicomin和frontalin组合作为云杉八齿小蠹驱避剂,并在生产上驱避云杉八齿小蠹保护云杉林生态系统。该驱避剂具有用量低、驱避效果稳定、环境友好型以及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特别适合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5998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28055.0
申请日:2024-05-21
IPC: C12N15/113 , C12N15/87 , A01N57/16 , A01P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云杉花墨天牛嗅觉识别能力的dsRNA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抑制云杉花墨天牛嗅觉识别能力的dsRNA,为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和其反向互补序列所示的核苷酸组成的双链RNA。本发明提供的dsRNA注射到云杉花墨天牛体内后,能够降低Orco基因表达量,并使雌、雄害虫对聚集信息素和多种寄主挥发物的响应和趋性明显减弱,嗅觉行为受到严重影响。本发明使云杉花墨天牛嗅觉识别能力下降,影响成虫交配,最终达到防治的效果,为防治云杉花墨天牛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同时为绿色防治松材线虫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技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