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08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20678.4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建西部建设集团第一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保温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硅酸盐水泥30~40份,石英砂5~10份,核桃砂5~10份,陶粒砂5~1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5~10份,粉煤灰10~15份,水20~30份,聚乙烯醇1~2份,聚丙烯酰胺1~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1~3份,改性聚氧化乙烯1~3份,抗裂纤维1~2份,减水剂2~4份,膨胀矿粉2~4份;所述膨胀矿粉的制备原料包括吸水性树脂、蒙脱石粉、聚丙烯酸盐、聚丙烯酰胺。本发明的混凝土材料在具有更好的隔热保温性能下,有效提高了韧性及强度,防止混凝土材料开裂、产生裂缝。
-
公开(公告)号:CN1194212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41136.3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航迹预测的基站切换方法及系统,包括:当前建立连接的地面基站实时向飞机发送上行消息和参考消息,其他地面基站实时向飞机发送参考消息;飞机根据接收到地面基站发送来的上行消息和参考信号,建立地面基站列表;飞机周期性分析地面基站列表,选择信号质量处于上升趋势并且高于设定阈值的地面基站作为备选站,建立备选站列表;飞机向地面基站管理系统发送消息并携带自己的身份信息、下一个航路点、偏好的备选站列表;地面基站管理系统根据接收到的飞机发送的消息建立飞机列表,并执行地面基站的切换。本发明解决了仅根据参考信号强度进行切换导致的频繁切换、通信时延增加甚至是链路中断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8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76131.4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配电终端负荷数据深度分析的配网负荷控制方法、系统,涉及配网负荷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条居民用户线路的居民负荷数据,并根据居民负荷数据计算得到居民用户线路的日间用电变化系数和气温用电变化系数;获取同个配电主线中各个配电支线的第一负荷数据,并根据各个第一负荷数据计算得到每个配电支线的用电变化系数;对各个用电变化系数进行分析并得到分析结果,将满足预设条件的配电支线确定为含非居民负荷支线;根据含非居民负荷支线的用电变化系数的数值大小,从大到小对各个配电支线进行关停;支撑调度人员在主线负荷越限情况下精准断开相应支线,及时压降非居民负荷,解决了现有整线停电进行负荷压降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1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26298.5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N3/0464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转换和知识增强的遥感图像细粒度地物提取方法,利用特征转换模块引入将遥感图像的像素信息转换为特征级别信息,增强网络对不同领域信息的提取和利用能力,从而增强网络对不同尺度、不同方面的特征信息的提取和利用能力;利用知识增强模块,融合不同阶段信息和不同尺度信息,进一步增强网络提取特征知识、利用特征知识的同时,提升网络对细粒度地物的分辨和提取能力,实现了对细粒度地物的自动化、智能化识别,并且对类间相似度高的地物的识别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171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20855.9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四川奥凸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多泵组合供水的出厂水压调控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水压调控技术领域;基于水力分布数据建立目标供水区域的需水量模型,并根据压力监测数据构建目标供水区域的最优压力区间模型;根据需水量模型和最优压力区间模型反向计算出目标供水区域的出厂水压;以出厂水压为目标,多泵组合效率最优为约束条件,计算出各泵的最优工作频率;本方案在传统的水压调控技术基础上进行方法上的改进,利用终端节点的压力和水力分布数据,模拟出供水区的用水特性,并根据压力监测数据构建目标供水区域的最优压力区间模型,降低送水泵房的能耗,使水泵始终运转于最优效率区间,降低泵站运行电耗,降低自来水供应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1699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75145.4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7 , G06Q10/083 , G06Q50/06 , G06F16/29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工道路的辅助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临时施工道路的规划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线路施工区域的高程数据、地形参数、塔位数据、现有道路信息以及栅格数据;基于栅格法构建初始栅格网络,将高程数据转换为栅格高程值存储至所述初始栅格网络中;基于所述初始栅格网络的相邻栅格之间的坡度角和栅格所对应地形参数的连通费用为约束条件,构建具备连通关系的最终栅格网络;构建移动窗口对最终栅格网络进行搜索,构建加权有向图;确定输电线路的起点和终点,并基于改进的Dijkstra算法对所述加权有向图进行搜索,得到该起点与终点之间以总施工成本最小的最优临时施工道路的设计方案。本发明能提升输电线路临时的施工道路规划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164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12907.8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园区气体监测的监测布点方法、设备和介质,涉及碳监测技术领域,基于DT三角网格划分进行三角网格划分,根据被监测区域的差别,通过DT三角网格划分方法进行针对监测区域布点的设置,通过在每个网格内选择至少一个监测点进行二氧化碳浓度监测,可以在不同状态主导风向的不同区域范围内进行布点的设置,能够用最少的二氧化碳气体监测点获得最佳监测结果,提高最终数据结果的准确度与可信度,解决当前工业园区监测覆盖范围不广泛、装置成本高、提高碳监测装置布点位置影响碳地面监测技术准确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092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608728.6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中核同创(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水处理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外壳,具有入水管和出水管;多个金属导管,串联布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位于两端的所述金属导管分别与所述入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通,每个所述金属导管内沿轴线设置有金属电极,每个所述金属电极与等离子体发生电源相连;筛网,设置于每个所述金属导管的端部,以过滤进入或流出所述金属导管的污水;曝气装置,与多个所述金属导管相连,用于向所述金属导管内提供空气。该设备通过空气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充分利用伴随低温等离子生成的臭氧、紫外线及氧化活性因子,使有机污水在设备中有效地降解,提高污水处理的整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1684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87069.1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焊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焊炬及焊接机床,包括空心轴电机、导电杆,导电杆位于空心轴内,导电杆与空心轴电机的后盖固定连接,导电杆的一端连接有导电嘴,空心轴上同轴连接有保护罩,保护罩的开口端与空心轴连接;导电嘴位于保护罩内,保护罩上开设有通气孔和焊丝孔,焊丝孔为偏心孔;导电杆的下部开设有气孔,气孔与空心轴相通;空心轴电机的外壳上设有检测空心轴转速信息的检测单元。本发明使焊炬与焊枪和送丝管的连接配合更简单,且能够适用多种焊接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26336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0187882.2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H04W12/03 , H04W12/0431 , H04W12/06 , H04L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采用公钥保护可变机械认证密码的无线加密装置及方法,无线加密通信装置包括:数据接口区用于开放给其他设备进行写入操作;认证密码设置端子用于通过机械方式设置认证密码;算法加密模块通过硬件保存不可导出的私钥,还用于向客户端分发公钥、对认证密码进行加密和解密;处理计算模块用于客户端的认证、数据加密传输及通信进程管理;客户端用于向无线加密通信装置发送申请连接消息,申请连接消息通过从无线加密通信装置获取的公钥进行加密;通信连接建立后通过对称加密算法进行数据通信。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业现场的密钥交换不易实现的问题,实现采用公钥体系保护可变机械认证密码,最终通过对称加密算法进行通信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