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控制虹吸式全自动旋流沉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10720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65970.2

    申请日:2016-08-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21/267 B01D21/2444 B01D21/245 B01D2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控制虹吸式全自动旋流沉淀装置,包括顶部的虹吸装置、中部的旋流沉淀装置和底部的水力控制装置;虹吸装置的虹吸储水槽与旋流沉淀装置的圆筒体直接相连。渐扩式半圆形虹吸罩位于虹吸储水槽内部,可调式堰板安装于出水槽上,控制虹吸储水槽内水位高度;虹吸下降水流量控制底部存水箱水位高度,水位高度决定浮球控制排泥阀和浮球式泄水控制瓣的启闭。本发明装置依据经典沉淀理论,利用虹吸原理,充分利用水力控制虹吸和排泥过程,实现零能耗的高效固液旋转分离,构造简单,全过程无需人为参与,自动运行,操作管理方便,故障率低,竖向布置节省用地,符合水处理工艺高效低耗的设计理念,不受季节和地点限制,适合多种水处理场合。

    沉淀池的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排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83254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10130250.6

    申请日:2016-03-08

    Inventor: 周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21/2444 B01D21/0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淀池的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排出方法,其中,排出装置包括风机、气管、升液管、布气器和气液分离槽,所述气管一端与所述风机连接,另一端穿入所述升液管内并与位于所述升液管内的所述布气器连接,所述升液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沉淀池内,另一端弯折并对应于所述气液分离槽,以将所述沉淀池内的液体排出至所述气液分离槽。本发明的排出装置以及排出方法,效率高,装置故障率底。

    制药用药液沉淀装置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9744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61527.6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范素琴

    Inventor: 范素琴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21/02 B01D21/0012 B01D21/24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药用药液沉淀装置,它解决了现有的药液沉淀装置沉淀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制药用药液沉淀装置包括桶体和设于桶体上的桶盖,桶体下端侧壁上设有出液口,桶体底部设有排渣口,桶体内设有过滤板,过滤板四周侧壁与桶体内侧壁之间形成密封,过滤板沿桶体轴向设有通孔,过滤板上侧壁上具有呈筒状的连接部,连接部内腔与通孔连通,桶盖上贯穿有连接孔,连接部上端穿过连接孔,桶盖顶部设有气缸,气缸活塞杆穿过桶盖并与过滤板固定,过滤板下侧壁上固定有支架,支架上设有能沿通孔轴向滑动的密封板以及使密封板具有将通孔下孔口封闭趋势的弹簧,连接部的轴向长度大于桶体的轴向长度。本制药用药液沉淀装置具有沉淀效果好的优点。

    雨水连续沉淀分离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9743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71536.6

    申请日:2016-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雨水连续沉淀分离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集泥装置、排泥管、集清水装置、排水管、支撑柱、输水槽、活动转轴、支撑架、支撑杆、沉淀分离桶、集清水桶、活动转轴;集泥装置一侧设置有集清水装置;支撑柱固定在集清水装置里;支撑杆通过活动转轴设置在支撑柱上,支撑杆上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输水槽;支撑杆一端连接有沉淀分离桶;支撑杆另一端连接有集清水桶;一种雨水自动沉淀分离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集水沉淀段、沉淀排水段、集清水段、集水排水段、排泥段:本发明占地面积小、工艺简单、操作简单;即时收集,即时分离沉淀,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和对水资源的污染;机械自动化程度高;回收利用率高,保障水质良好。

    切向流颗粒分离器和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58577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180015565.1

    申请日:2011-01-31

    Abstract: 一种用于包含颗粒物质的流体的颗粒分离设备、用于处理来自加工厂的废水的处理系统和一种从流体分离颗粒的方法。处理容器具有用于注入包含颗粒物质的流体的入口和多个出口,所述多个出口用于一方面独立地排出分离自流体的上清液,另一方面独立地排出分离自流体的颗粒。外部环形处理区域用于接收从所述入口切向地注入到所述处理容器中的流体,并将所述流体引导成容器中围绕其中心轴线的横向层流。内部颗粒分离区域与外部处理区域连通,但是通过挡板与其分离,以允许注入的流体以保持流体的层流的径向汇聚的方式从横向流逐渐地进入。流体最终位于处理容器的中央,以便在内部颗粒分离区域中最佳地停留。挡板减少外部环形处理区域中的成角度流体运动对内部颗粒分离区域中的流体的影响。下部颗粒收集区域与外部处理区域和所述内部颗粒分离区域的下部连通,用于从具有较高比重的流体接收分离的颗粒。上部上清液分离区域与内部颗粒分离区域的顶部连通,用于从流体排出上清液以供提取。挡板具有从入口后面的其悬垂端打开并且跨越大约90°的扇形的凹入部分。

    澄清器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08684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180026438.1

    申请日:2011-0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水处理设施附接的澄清器(10),所述水处理设施具体地为污水处理厂,所述澄清器具有用于从所述处理设施进入的水的入口装置(20)、用于澄清后的水的出口装置(21、22)、以及用于从澄清罐移除底部污泥的装置(23、24)。所述澄清器被分成供给室(28)以及澄清室(29),所述入口装置(20)朝该供给室打开,所述出口装置朝该澄清室打开,在所述供给室和所述澄清室之间具有分离用隔板(25),该隔板从所述澄清器的顶部区域向下延伸而在距该澄清器的底部(27)一定距离处终止,以在所述隔板的下边缘和所述底部之间形成间隙(26),由此所述供给室和所述澄清室彼此流体连通。在所述隔板(25)的顶部区域中形成有溢流槽(14),该溢流槽在朝向所述供给室(28)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端口(30),由此从所述处理厂通过所述入口装置(20)流入所述供给室(28)的水能够进入所述溢流槽(14)并且进一步循环进入到所述处理厂中。所述溢流槽还在朝向所述澄清室(29)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端口(31),所述第二端口在截面流动面积方面小于所述第一端口(30)和/或所述第二端口的下边缘位于比所述第一端口(30)的下边缘更低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