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层式光纤光栅二维应变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51413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92325.0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层式光纤光栅二维应变传感器,包括刻在同一根保偏光删上的三个双重光纤光栅,所述保偏光删弯折呈等边三角形,三个双重光纤光栅分别布置在一边上,第一双重光纤光栅和第二双重光纤光栅均为应变测量光栅,第三双重光纤光栅为温度补偿光栅,且三个双重光纤光栅的中心波长不同;其中,三个双重光纤光栅和一根保偏光纤均被封装于封装膜内,在第三双重光纤光栅外设有有U型封装区,且U型封装区仅U型开口区域与封装膜连接。本发明的传感器在测量时可以表贴在不规则曲面表面进行应变测量,有效提高空间分辨率,使用时安装灵活,且由于其中一根光纤光栅为温度补偿光纤光栅因而能够实现温度补偿,环境适应性好。

    摆渡机构、聚能棒推送器以及冲击波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25988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71902.6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摆渡机构,包括上支架、下支架、摆轮以及齿轮传动机构。上支架包括安装部和连接部,安装部具有第三中心孔。下支架包括安装盘,安装盘固定安装于连接部远离安装部的一端,安装部、连接部和安装盘共同围成偏心摆渡腔。安装盘上开设有与第三中心孔同轴第四中心孔。安装盘上开设有偏心开口。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伸入摆渡腔中,摆轮固定安装于输出轴上,摆轮具有用于容纳聚能棒的两个摆渡孔。下支架与换向机构连接,换向机构驱动下支架公转角度增量α时,齿轮传动机构驱动摆轮相对于安装盘自转角度β,使得两个摆渡孔中的一个与偏心开口对正且另一个与第四中心孔对正。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能棒推送器和冲击波发生器。

    聚能棒推送方法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5942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73374.8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能棒推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聚能棒放置在储能舱内壁上的通孔中,所述聚能棒放置的轴线与所述储能舱的中轴线平行。将棘爪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储能舱内,所述棘爪组件将所述通孔中的所述聚能棒依次推入摆渡机构上与所述通孔同轴的摆渡孔内。所述摆渡机构将所述摆渡孔内的所述聚能棒摆渡到所述储能舱的中轴线上。推杆组件将所述储能舱中轴线上的所述聚能棒推入能量转换器中。棘爪组件将通孔中的聚能棒依次一个个推入摆渡机构上与所述通孔同轴的摆渡孔内,所述摆渡机构将所述摆渡孔内的所述聚能棒摆渡到所述储能舱的中轴线上,推杆组件将所述储能舱中轴线上的所述聚能棒推入能量转换器中。

    推送机构、聚能棒推送器以及冲击波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21963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73088.1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送机构,包括棘爪组件、推杆组件和关联件。所述棘爪组件包括活动套筒和棘爪,所述活动套筒设置于储能舱内。所述活动套筒的外壁上沿轴向间隔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棘爪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棘爪能够从所述安装槽中伸出或者缩回,所述棘爪伸出时能够与储能舱内的聚能棒轴向抵接。所述推杆组件包括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穿设于所述活动套筒中,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与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关联件能够将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活动套筒关联,在所述关联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活动套筒整体上能够在储能舱内做轴向直线运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能棒推送器以及冲击波发生器。

    一种带温度补偿的光栅光纤磁场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和基于其的分布式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63349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03254.7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温度补偿的光栅光纤磁场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和基于其的分布式测量系统,属于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磁场测量光栅、温度补偿光栅、磁致伸缩Terfenol‑D颗粒及环氧树脂基体四部分。磁致伸缩Terfenol‑D颗粒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呈一定取向分布,因此磁致伸缩材料沿磁场方向的形变ε更加集中,采用金属化镍层使应变传递损失更小,并且颗粒形态可以有效减小的超磁致伸缩材料由于磁滞损耗及涡流损耗导致的异常热的产生从而整体上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本发明的传感器有效解决了温度补偿的问题,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同时还解决了光纤和环氧树脂的连接问题,提高了传感器的稳定性和服役寿命,体积小巧,易于在较小的空间中完成高精度的测量。

    一种基于纳米结构具有过滤和吸附双重功能的防雾霾口罩

    公开(公告)号:CN10430559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490840.0

    申请日:2014-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1D13/1153 A41D31/0016 A62B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结构具有过滤和吸附双重功能的防雾霾口罩,包括面罩主体和可更换的滤层材料。其中,面罩主体四角处设有系带,顶部中央缝制塑性鼻梁压条,由棉质的外层和内层构成,外层和内层三边缝合,上端开口,由粘扣带连接,形成内部容纳腔,内置可更换滤层材料。通过内外层上端开口,可以方便地更换滤层材料,利于口罩的清洗。可更换滤层材料包括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过滤膜和碳纳米空心格子吸附膜,可同时实现对PM2.5细颗粒物的过滤和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吸附,发挥双重防护作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滤效率高,能有效阻挡PM2.5颗粒物,且透气性好,可更换滤材,可反复清洗和使用的防护口罩。

    能量转换器以及冲击波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9558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1910471625.9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量转换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内固定有高压电极组件且另一端内固定有地电极。高压电极组件与地电极之间形成转换腔,第一壳体相对转换腔的侧壁上开设有冲击波辐射窗。所述高压电极组件靠近所述地电极的一端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向伸缩。所述地电极具有中心通孔。在上推杆推送聚能棒穿过所述中心通孔进入所述转换腔的过程中,通过所述高压电极组件靠近所述地电极一端的伸缩,能够使得所述聚能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推杆和所述高压电极组件保持抵接。有效地避免了聚能棒在进入转换腔的过程中发生掉落,保证了聚能棒能够顺利地被驱动产生可控冲击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冲击波发生器。

    非小细胞肺癌数字病理图像组织智能分割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65890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98516.9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小细胞肺癌数字病理图像组织智能分割系统及方法,涉及数字病理图像处理领域。其首先通过基于第一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图像浅层特征提取器对非小细胞肺癌数字病理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得到非小细胞肺癌数字病理浅层特征图,接着,通过基于第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图像语义特征提取器对非小细胞肺癌数字病理浅层特征图进行特征提取以得到非小细胞肺癌数字病理语义特征图,然后,从非小细胞肺癌数字病理语义特征图提取前景区域掩码矩阵,接着,将前景区域掩码矩阵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数字病理浅层特征图以得到前景凸显非小细胞肺癌数字病理浅层特征,最后,基于前景凸显非小细胞肺癌数字病理浅层特征,生成组织语义分割结果。

    一种能够反复形成液电效应放电通道的冲击波致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8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51722.8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能够反复形成液电效应放电通道的冲击波致裂方法,包括步骤:向能量转换器中部的金属丝放电,金属丝在水中电爆炸形成冲击波,大部分冲击波作用于待作业位置处;部分冲击波作用于能量转换器下部的喷射组件,喷射组件吸收冲击波的能量后压缩电解液,电解液通过喷射头喷出,随后电解液注入至能量转换器的高压负载座和低压负载座之间;重复以下过程直至电解液无法喷出:向柱状的电解液放电,电解液因高压击穿放电产生冲击波,部分冲击波作用于喷射组件,直至再次形成柱状的电解液。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属丝电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部分作用于能量转换器,而导致冲击波能量利用率低、以及使能量转换器部分结构受损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