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2889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741973.X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N7/01 , G06F111/08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字孪生驱动的滨海环境下桁架结构安全性评估方法,桁架为上下弦杆通长连续且中间腹杆固定在弦杆处的空间桁架结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形材一体模型,即基于设于桁架处的多源传感器监测的数据,建立滨海环境下桁架结构的多尺度的精细化模型;步骤S2、建立降阶代理模型,即基于步骤S1的模型数据,填补监测过程中缺失的结构响应数据;步骤S3、建立安全状态评估模型,结合步骤S2找回的孪生数据直接计算结构的失效概率;步骤S4、建立实时动态可视化平台,基于步骤S1~S3的数据,形象呈现桁架的结构变化特征、性能演化趋势;本发明能最大化利用有限的监测数据,直观实时地体现桁架结构变化,准确定量地评估桁架结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908343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811142123.3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换连接方式的摇摆结构底部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摇摆结构,摇摆结构的两侧墙脚与建筑结构的基础之间连有阻尼器,摇摆结构的底端中部设有弧形凹部,弧形凹部的下方设有铰支座,铰支座与摇摆结构的中部之间设有钢筋束,铰支座与弧形凹部经由滚动体滚动连接,铰支座与弧形凹部之间还设有若干个卡扣组件,卡扣组件中的公扣固联在弧形凹部的弧面,卡扣组件中的母扣固联在铰支座的弧面,当摇摆结构转动达到设计的弧度时,公扣和母扣相互扣紧,实现固定。本发明设计合理,在摇摆结构的底部设置可变换连接方式的连接装置,通过改变摇摆结构的边界条件,满足建筑结构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抗震加固需求,确保其整体的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39228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415724.4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FRP与高强钢丝绳组合加固木梁装置及方法,包括沿长度方向黏贴于原木梁底面上的FRP布,原木梁的中部安装有中部承托件,原木梁的两端均安装有端部增强锚固件,原木梁上且位于中部承托件与端部增强锚固件之间沿长度方向间隔黏贴有若干层FRP环箍,所述中部承托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端均与对应的端部增强锚固件相连接的高强钢丝绳。该装置和方法克服了实际工程中木梁等受弯构件面临的刚度和承载力等不足的问题;同时预应力钢丝绳与FRP布的联合使用提高了安全储备,给残损木梁提供了两道防线,延性得到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212765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177799.3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刚性和抗脱榫木结构榫卯节点无损加固装置及其方法,包括通过榫卯连接的横梁和立柱,横梁残损处上部及下部分别套上一贴合于横梁外周面的横向钢套筒,包裹横梁的一对横向钢套筒相向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实现抱合;所述立柱残损处外周面包覆有朝向横梁一侧贴合立柱的一竖向半圆弧形钢套筒、与竖向半圆弧形钢套筒固定连接的竖向套体,所述竖向半圆弧形钢套筒和竖向套体合拢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钢套筒与竖向半圆弧形钢套筒铰接连接有弧形钢条,该木结构榫卯节点加固装置提高了榫卯节点的抗脱榫、拔榫能力,并能较大程度上发挥榫卯节点的耗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229806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496909.4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腐蚀环境的古建筑木结构剩余寿命可靠度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腐蚀影响下的材料时变模型;(2)建立考虑腐蚀的抗力模型;并实现木结构承载力寿命预测,利用蒙特卡罗结合概率密度函数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实现结构的剩余寿命区间预测;(3)利用有限元仿真得到考虑腐蚀的变形时变值,基于Weibull模型结合蒙特卡罗方法实现结构变形值的可靠度寿命预测;(4)决策出结构最可能发生失效的最早年限。本发明能够给出考虑腐蚀和虫蛀影响的古建木结构极限寿命的范围区间,从而做出灾害预防方案和修缮加固等决策;本发明除了考虑承载力指标实现材料层面上剩余寿命预测外,还考虑了变形值指标在构件乃至结构层面上对结构寿命预测的影响,寿命预测准则更为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07060133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0297079.2
申请日:2017-04-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装配式剪力墙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剪力墙的墙体,墙体两侧均设置有多个U型水平钢筋,U型水平钢筋开口朝向墙体,在所述墙体设置有U型水平钢筋的两侧面设置为凹凸面,在墙体靠近顶端处设置外伸板体,并在外伸板体内预埋楼板受力筋,在外伸板体上方的墙体内预埋楼板负筋,受力筋伸出外伸板体的端头与楼板负筋伸出墙体的端头相连接形成竖直U型。本发明专利解决了预制剪力墙构件在现浇或者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强化了装配式预制剪力墙与楼板、相邻剪力墙或者边缘构件之间的连接,抗剪效果出众,扩展了预制剪力墙结构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6959341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0157848.9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样本容量的灌浆套筒密实性的超声波检测方法,首先对超声波首波路径进行论证;随后在施工工艺与施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集声速数据;接着将各测点的声速由大到小按顺序排列,即X1≥X2≥...≥Xn≥Xn+1...,将排在后面明显小的数据视为可疑,再将这些可疑数据中最大的一个(假定Xn)连同其前面的数据按计算出mx及sx,并按式计算出异常情况的判断值X0;将判断值X0与可疑数据的最大值Xn比较,当Xn不大于X0时,则Xn及排列于其后的各数据均为异常值,并且去掉Xn,再用X1‑Xn‑1进行计算和判别,直至判不出异常值为止;当Xn大于X0时,应再将Xn+1放进去重新计算和判别。本发明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9671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910034305.7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BFRP模壳混凝土剥离损伤监测传感器布设结构及方法,基于混凝土桥墩、设置在混凝土桥墩外围的BFRP膜壳、以及设置在混凝土桥墩和BFRP膜壳之间的不分散混凝土填充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分散混凝土填充层内的智能骨料、BFRP膜壳外侧的PZT贴片、分别连接智能骨料和PZT贴片的信号激励和接收装置、以及连接信号激励和接收装置的上位机。具有传感灵敏、布设简单、安全可靠、测量范围大的优点,实现对加固混凝土桥墩剥离损伤的主动监测,从而实现混凝土桥墩加固后的全寿命健康监测,确保加固混凝土桥墩的安全施工和使用,具备很好的工程安全保障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376231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410750521.9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近似贝叶斯计算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利用近似贝叶斯计算使得参数后验概率分布的求解无需计算参数的似然函数,解决了实际工程应用中似然函数往往无法求解的难题;蒙特卡罗马尔科夫链抽样先建立与求解问题具有相似性的概率模型,再对该模型进行随机抽样,然后利用抽取的样本求出其统计特征估计值,并作为原问题的近似解。但对复杂工程问题来说,蒙特卡罗马尔科夫链抽样方法所需的计算量往往非常大,因此本发明在抽样过程中利用随机响应面快速计算参数样本所对应的结构响应统计特征值,避免了调用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因而大幅提高了计算效率,解决了贝叶斯方法在多参数、大样本量下由于计算量过大而无法实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229806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496909.4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腐蚀环境的古建筑木结构剩余寿命可靠度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腐蚀影响下的材料时变模型;(2)建立考虑腐蚀的抗力模型;并实现木结构承载力寿命预测,利用蒙特卡罗结合概率密度函数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实现结构的剩余寿命区间预测;(3)利用有限元仿真得到考虑腐蚀的变形时变值,基于Weibull模型结合蒙特卡罗方法实现结构变形值的可靠度寿命预测;(4)决策出结构最可能发生失效的最早年限。本发明能够给出考虑腐蚀和虫蛀影响的古建木结构极限寿命的范围区间,从而做出灾害预防方案和修缮加固等决策;本发明除了考虑承载力指标实现材料层面上剩余寿命预测外,还考虑了变形值指标在构件乃至结构层面上对结构寿命预测的影响,寿命预测准则更为合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