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热泵式热电联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536296A

    公开(公告)日:2004-10-13

    申请号:CN03109715.4

    申请日:2003-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E20/16 Y02P80/15

    Abstract: 一种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热泵式热电联供系统,涉及燃气轮机的用途及其结构的改进。它是由燃气轮机、吸收式热泵装置、冷凝换热器及发电机组成。燃气内燃机输出的机械能与发电机连接,其特点是:燃气轮机排出的烟气通过吸收式热泵装置的发生器与冷凝换热器烟气进口连接并由其烟气出口排气。冷凝换热器的水路出口与吸收式热泵装置的蒸发器水路进口相接。吸收式热泵装置的蒸发器水路出口与冷凝换热器的水路进口相接。吸收式热泵装置的冷凝器和吸收器与采暖回水串连/并联于采暖供水回路。使用本发明可使燃气轮机的供热系统的能量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双联热泵式热电联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536295A

    公开(公告)日:2004-10-13

    申请号:CN03109719.7

    申请日:2003-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6 Y02P80/15

    Abstract: 一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双联热泵式热电联供系统,是由燃气内燃机、吸收式热泵装置、压缩式热泵装置、冷凝换热器及发电机组成。其特点是;燃气内燃机的烟气通过吸收式热泵装置的发生器与冷凝换热器连接。燃气内燃机空气冷却器的水路出口和冷凝换热器的一换热器水路出口均与吸收式热泵装置的蒸发器水路进口和压缩式热泵装置的冷凝器出水口相接。燃气内燃机空气冷却器的水路进口与一换热器的水路进口均与吸收式热泵装置的蒸发器水路出口和压缩式热泵装置的冷凝器水路进口相接。冷凝换热器的二换热器的水路出口和水路进口分别与压缩式热泵装置的蒸发器水路进口和水路出口相接。本发明可使燃气内燃机供热系统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热泵式热电联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536294A

    公开(公告)日:2004-10-13

    申请号:CN03109718.9

    申请日:2003-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6 Y02P80/15

    Abstract: 一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热泵式热电联供系统,涉及燃气内燃机的用途及其结构的改进。它是由燃气内燃机、吸收式热泵装置、冷凝换热器及发电机组成。燃气内燃机输出的机械能与发电机连接,其特点是;燃气内燃机排出的烟气通过吸收式热泵装置的发生器与冷凝换热器烟气进口连接并由其烟气出口排气。燃气内燃机空气冷却器的水路出口与冷凝换热器的水路出口均与吸收式热泵装置的蒸发器水路进口相接。吸收式热泵装置的蒸发器水路出口分别与燃气内燃机空气冷却器的水路进口和冷凝换热器的水路进口相接。吸收式热泵装置的冷凝器和吸收器与采暖回水串连/并联接入采暖供水回路。使用本发明可使燃气内燃机的供热系统的能量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双联热泵式热电联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536293A

    公开(公告)日:2004-10-13

    申请号:CN03109716.2

    申请日:2003-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

    Abstract: 一种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双联热泵式热电联供系统,是由燃气轮机、吸收式热泵装置、压缩式热泵装置、冷凝换热器及发电机组成。其特点是;燃气轮机的烟气通过吸收式热泵装置的发生器与冷凝换热器连接。冷凝换热器的一换热器水路出口与吸收式热泵装置的蒸发器水路进口和压缩式热泵装置的冷凝器出水口相接。冷凝换热器的一换热器的水路进口与吸收式热泵装置的蒸发器水路出口和压缩式热泵装置的冷凝器水路进口相接。冷凝换热器的二换热器的水路出口和水路进口分别与压缩式热泵装置的蒸发器水路进口和水路出口相接。本发明可使燃气轮机供热系统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液体除湿系统中吸湿溶液的再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506629A

    公开(公告)日:2004-06-23

    申请号:CN02155303.3

    申请日:2002-12-09

    Inventor: 江亿 刘晓华 李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除湿系统中吸湿溶液的再生装置,属于空调技术中的液体除湿系统。本发明无环境污染、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传热环节、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廉、溶液的再生效率高。本发明包括具有外接风道的壳体、回热器、填料、储液槽和溶液泵。其结构特点在于,在所述壳体内的进风口处设置回热器,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空腔内放置填料,所述填料的底部浸在溶液槽内,在所述溶液槽内的溶液液面上设置溶液泵。

    一种溶液全热回收型新风空调机

    公开(公告)号:CN1493824A

    公开(公告)日:2004-05-05

    申请号:CN03134688.X

    申请日:2003-09-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17

    Abstract: 一种溶液全热回收型新风空调机,属空调技术领域。本新风空调机由制冷系统和全热回收系统两部分组成,制冷系统由氟利昂制冷装置的压缩机2,蒸发器1,冷凝器4,膨胀阀3,辅助冷凝器5和两个溶液全热换热器E、F,溶液池7、9,以及板式换热器11组成。溶液全热交换器E与溶液池9、蒸发器1由管道通过溶液泵10相连。溶液全热交换器F与溶液池7、冷凝器4有管道通过溶液泵10相连。溶液池7和9之间有管道通过板式换热器11相连。全热回收系统由四个溶液全热交换器A、B、C、D组成。四个溶液全热换热器A、B、C、D中A、B;C、D各串联成一组,两组并列成一个全热回收系统。A、B;C、D两串联组分别有管道通过溶液泵10与溶液池8相连。

    冰蓄冷空调过冷水动态制冰系统的高过冷度过冷却器

    公开(公告)号:CN1117955C

    公开(公告)日:2003-08-13

    申请号:CN00103341.7

    申请日:2000-03-01

    Inventor: 曲凯阳 江亿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9/006 F25D3/005

    Abstract: 一种用于冰蓄冷空调过冷水动态制冰系统的高过冷度过冷却器,包括金属内管和外管。内管套装在外管之中,外管与内管两封闭端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内管两端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结构特点是,内管的内壁表面覆盖一层具有较低最低不结冰温度的介质层,介质层使用聚四氟乙烯、酚醛树脂和其它高分子材料。同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发明,水在过冷却器出口可以达到较高的过冷度,提高整个制冰系统的制冰率及能量效率。

    一种直燃型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427225A

    公开(公告)日:2003-07-02

    申请号:CN01144419.3

    申请日:2001-12-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102 Y02B30/62

    Abstract: 一种直燃型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属于吸收式冷热水机组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烟气显热余热和水蒸气潜热余热的回收问题,提高了机组供热效率,降低了机组的运行成本。本发明包括冷凝热交换器、燃烧室、高压发生器、溶液热交换器、吸收器、泵、蒸发器、冷凝器、供热水管及连接管,燃烧室置于高压发生器的溶液内,冷凝热交换器通过连接管与蒸发器并联相接并通过泵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的供热水管经过吸收器和冷凝器后,还经过通过连接管及泵与高压发生器组成回路的低压发生器或者热交换器。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楼宇小区的供热制冷。

    回收燃气蒸汽循环热电厂烟气余热的吸收式热泵供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421645A

    公开(公告)日:2003-06-04

    申请号:CN01139760.8

    申请日:2001-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Abstract: 一种回收燃气蒸汽循环热电厂烟气余热的吸收式热泵供暧装置属于吸收式热泵供暖领域。本发明既能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的余热锅炉提供温度足够低的冷却工质,又可以回收利用水蒸气的冷凝热。本发明包括吸收式热泵、热交换器、余热锅炉、燃气动力装置、凝汽器、汽轮机和连接管,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溶液热交换器、吸收器、泵、蒸发器、冷凝器;其结构特点是,蒸发器置于锅炉内,蒸发器内平行设有烟管束,汽轮机排气管通过发生器。本发明主要用于吸收式热泵供暖领域中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烟气余热的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