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70920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610051573.2
申请日:2006-03-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8 , H01B1/122 , H01M2/0287 , H01M2/16 , H01M2/18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10/0587 , H01M2300/0025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其包括:外壳;布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正极;布置在所述外壳内的负极;和含有离子液体和锂离子的非水电解质,其摩尔量为不低于1.8×10-5mol/mAh的电池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345301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136076.1
申请日:2008-07-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了内部电阻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用电极,其特征在于:具备由铝箔或铝合金箔构成的集电体、和形成于该集电体上且包含活性物质、导电剂及由有机聚合体构成的粘合剂的含活性物质层;所述导电剂包含纵横尺寸比超过1、且长轴长度为所述含活性物质层厚度的1.05~1.50倍的碳粒子;并且所述碳粒子的长轴方向的一端以相对于所述集电体的厚度为20%~50%的深度被埋没在该集电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104867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580001684.X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Abstract: 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正极含有从含锰复合氧化物中选择的正极活物质。该含锰复合氧化物具有尖晶石型的晶体结构,且用通式Li1‑aMn2‑xMxO4表示。在该通式中,M为选自Mg、Ti、Cr、Fe、Co、Zn、Al及Ga中的至少1种元素。下标a在‑1以上且1以下的范围内。下标x在0.22以上且0.7以下的范围内。负极含有从钛氧化物及含钛复合氧化物中选择的负极活性物质。正极的单位面积的容量p相对于负极的单位面积的容量n的比p/n在0.8以上且1以下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532222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510104900.5
申请日:2015-03-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04 ,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显示十分低的OCV、且能显示优异的寿命特性的非水电解质电池。1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水电解质电池(100)具备负极(2)、正极(3)和非水电解质。负极(2)含有钛氧化物。正极(3)包含含铝的正极集电体(3a)、形成在正极集电体(3a)上且含有含锂的镍钴锰复合氧化物的正极层(3b)、和形成在正极集电体(3b)上的钝态覆膜。正极(3)容量p与负极(2)容量n的比p/n在1.1以上且1.8以下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5322134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510103278.6
申请日:2015-03-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4/131 , H01M10/0525 , H01M4/505 , H01M4/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显示低的平均工作电压、且能显示优良的循环特性的非水电解质电池以及电池包。1个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电池(100)具备负极(2)、正极(3)和非水电解质。负极(2)含有钛氧化物。正极(3)含有镍钴锰复合氧化物。该镍钴锰复合氧化物由组成式Li1‑aNixCoyMnzO2表示。这里,下标x、y及z满足不等式0.1≤x/(y+z)≤1.3,0≤a≤1。通过对正极(3)表面进行光电子光谱测定而得到的S原子存在比率AS和Ni原子存在比率ANi的比AS/ANi为0.4以上且5以下。正极(3)的容量p和负极(2)的容量n的比p/n在1.2以上且2以下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7534142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02136.3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4/525 , H01M2/02 , H01M4/13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10/052 , H01M10/0569 , H01M16/00
Abstract: 根据1个实施方式,提供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电池。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负极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尖晶石型钛酸锂。非水电解质的离子传导率在25℃下为7mS/cm以上且10mS/cm以下。电容比p/n在1.4以上且1.8以下的范围内。厚度的比Tp/Tn在1.05以上且低于1.3的范围内。比Pp/Pn在0.55以上且低于0.8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4051722B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410094059.1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非水电解质电池,根据实施方式,该非水电解质电池包含正极、负极7、以及非水电解质。正极含有Li1‑xNi1‑a‑b‑cCoaMnbM1cO2。负极含有Li4+yTi5‑dM2dO12。非水电解质电池满足下述(1)式:0.92Cβ<Cα≦1.00Cβ (1)其中,Cα是在25℃环境下将非水电解质电池从充满电状态以额定容量的1/5C的速率放电到电池电压为1.0V时的负极(7)的放电容量(mAh/g),Cβ是就负极(7)而言在25℃环境下以1/5C的速率且以恒定电流充电到1.4V(vs.Li/Li+),然后再以恒定电位进行10小时的充电,进而以1/5C的速率且以恒定电流放电到2.0V(vs.Li/Li+)时的放电容量(mAh/g)。
-
公开(公告)号:CN10666383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41257.4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包含正极、负极、配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和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电池。正极含有包含LixNi1‑a‑bCoaMnbMcO2(0.9<x≤1.25、0<a≤0.4、0≤b≤0.45、0≤c≤0.1,M表示选自由Mg、Al、Si、Ti、Zn、Zr、Ca及Sn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正极活性物质。关于隔膜,利用水银压入法的细孔径分布中的细孔体积为0.9cm3/g以上且3cm3/g以下的范围内,利用Gurley法的透气度(JIS‑P‑8117)为2sec/100ml以上且15sec/100ml以下的范围内,且包含聚酯。
-
公开(公告)号:CN103650201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280032357.7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2/12 , H01M4/485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2/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41 , H01M2/1282 , H01M2/30 , H01M2/348 , H01M4/485 , H01M10/052 , H01M10/058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按照实施方案,提供包含外装构件、负极端子(4)、电极组(5)、负极引线(11)、放气阀(13)、以及气体放出部(16)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外装构件具有外装罐(1)及盖(2)。负极端子(4)设置在外装构件内。电极组(5)配置在外装构件内,包含正极(6)及负极(7)。负极引线(11)与负极端子(4)及负极(7)进行电连接。放气阀(13)设置在外装构件内。气体放出部(16)含有沸石系多孔性物质,为了使可从负极引线(11)传热而配置在外装构件内。
-
公开(公告)号:CN105900266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80072402.0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极。该电极具备电极合材层以及在至少一面上担载有电极合材层的集电体。电极合材层包含含有Li以及至少一种过渡金属的活性物质粒子。所述电极合材层包含与所述集电体接触的第1面以及自所述第1面相距所述电极合材层的厚度的第2面。所述电极合材层含有包含第1面的第1部分以及包含第2面的第2部分。所述电极合材层的第1部分和所述第2部分的各自中,在活性物质粒子的表面分别形成有第1氧化物层和第2氧化物层。第1氧化物层的厚度比所述第2氧化物层的厚度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