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片服务器负载检测卡

    公开(公告)号:CN201007822Y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620172846.4

    申请日:2006-12-30

    Inventor: 曾宇 沙超群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10/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刀片服务器负载检测卡,涉及负载检测技术,特别是涉及刀片服务器负载检测技术。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刀片服务器的一套供电设备对许多计算刀片同时供电而产生的供电不均衡的情况,提供一种能实时检测刀片服务器中各计算刀片的耗电量,计算刀片服务器中各负载的均衡情况,并向刀片服务器主控CPU发报警信息的负载检测卡。本实用新型包括检测芯片及CPU芯片,所述检测芯片的检测端口与刀片服务器各计算刀片插槽中的供电端口并联,所述检测芯片的数据端口与CPU芯片双向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刀片服务器的负载平衡情况。

    一种刀片服务器散热机箱
    5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007816Y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620172854.9

    申请日:2006-12-30

    Inventor: 沙超群 曾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刀片服务器散热机箱,增加了一温控电路,温控电路为,R1、R3、R4、R6的一端与电源相连,R5的两端分别与R4、R7连接,电容C与稳压二极管B并联;其并联后的一端与R1相连,另一端与地线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R3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与R2一端相连,R2的另一端与R1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地线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源相连,三极管Q2的基极与R3和极管Q1的集电极一端的连接连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风扇和R5连接的连接线相连,风扇的另一端与地线相连;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6的另一端相连,三极管Q3的基极与连接R5和R7的连接线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地线相连,这样可以温控电路,使风扇的转速能根据机箱内部温度的变化,机箱内温度越高,风扇的转速越高,机箱内温度相对稳定;延长机箱内元件的寿命。

    实现扩展功能的终端接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1004648Y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620172849.8

    申请日:2006-12-30

    Inventor: 曾宇 沙超群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网络中的终端接入设备。包括基础单元、扩展单元和集线器,所述基础单元设有接口分别与宽带网、终端用户设备相连;所述集线器的一侧与基础单元相连,另一侧为插接式USB接口与扩展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在原有终端接入设备的基础上配置新的扩展单元,实现了新功能的灵活扩展,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一种改良散热风道结构的刀片服务器

    公开(公告)号:CN200993761Y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620172855.3

    申请日:2006-12-30

    Inventor: 沙超群 曾宇 朱越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散热风道结构的刀片服务器,在底板上设有挡片,挡片与刀片风道的方向相交且挡片之间所在的平面相交,挡片之间的间隙形成气流槽;气流槽一端为大开口,面向进风口,另一端为小开口,面向出风口;在气流槽的大开口处设有两个CPU;气流槽两旁为通风间隙,挡片的宽度h小于刀片的宽度H,挡片与盖板之间也形成通风间隙;所述挡片由塑料制成;CPU与风道相交形成的平面重合或平行;通过上述风道设计,在现有的机箱空间不改变的前提下,合理的利用现有的机箱空间,改进散热风道的结构,在高温空间内针对特定热源(如中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而有效进行散热,大大提高散热效果,均衡主要发热元件和其他元件的散热面积。

    一种刀片服务器冷却装置
    5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0993760Y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620172844.5

    申请日:2006-12-30

    Inventor: 曾宇 沙超群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刀片服务器冷却装置,涉及刀片服务器温度控制,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刀片服务器散热能力不足的缺陷,通过冷却设备、热交换器及风扇组直接对刀片服务器机箱内的环境降温。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风扇组、第二风扇组、热交换器、制冷设备及风道体,所述第一风扇组出风侧与所述风道体入风口邻接,所述第二风扇组入风侧与所述风道体出风口邻接,所述第二风扇组出风侧与所述热交换器入风侧邻接,所述制冷设备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对刀片服务器计算刀片的降温,使其CPU保持最佳恒温状态。

    个人高性能计算机水冷散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1212970Y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20108678.1

    申请日:2008-06-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个人高性能计算机水冷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含:散热片(cooler),所述散热片定位于每一刀片上方前端;冷却头,所述冷却头数量与每一刀片上的发热元件数量一一对应,每一冷却头贴合在发热元件上;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将散热片与若干冷却头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冷却管内容纳有流动液体;引风扇,所述引风扇位于散热片前端,所述引风扇支持热插拔。所述散热系统将多种散热机制相结合,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并可通过降低引风扇转速有效降低噪音。

    一种应用于刀片服务器USB共享媒体热备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1039196Y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620158591.6

    申请日:2006-11-28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刀片服务器USB共享媒体系统,两个管理模块和12C总线接口的I/O拓展芯片通过12C总线连通,12C总线接口的I/O拓展芯片和切换芯片通过控制信号线连通;切换芯片连接USB接口;两个管理模块控制12C总线接口的I/O拓展芯片,使其输出的控制信号线输出不同的值,组成不同的数组组合,从而对切换芯片开通或关闭相应的通道,达到选择相应的计算机刀片接通USB口的目的。控制信号线是由12C总线接口的I/O拓展芯片引出,用来控制切换芯片的选通,以达到控制相应信号线通断的目的。在一个管理模块坏掉的情况下,另一个管理模块继续接手原先管理模块的工作,系统的运行不受影响,相关信息不丢失。

    一种具有智能散热风道结构的刀片服务器

    公开(公告)号:CN201000600Y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620172850.0

    申请日:2006-12-30

    Inventor: 沙超群 曾宇 朱越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智能散热风道结构的刀片服务器,刀片包括CPU、底板、盖板,在底板上设挡片,挡片之间形成气流槽,在气流槽处设主要发热元件(CPU),挡片与刀片风道的方向相垂直,挡片的宽度小于刀片的宽度,挡片与盖板之间形成通风间隙,挡片与风道相交形成的平面重合和/或平行,挡片由塑料制成,CPU与风道相交形成的平面重合和/或平行,CPU至少为2个;通过上述的散热风道设计,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机箱空间不改变的前提下,合理的利用现有的机箱空间,改进散热风道的结构,在高温空间内针对特定热源(如中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而有效进行散热,大大提高散热效果,均衡主要发热元件和其他元件的散热面积。

    一种基于IP的数字化KVM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0993768Y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620158593.5

    申请日:2006-11-28

    Inventor: 鄂强 曾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IP的数字化KVM系统是通过模拟KVM系统升级的,包括节点、终端和多路器;节点之间采用菊花链结构通过双绞线连接在总线上,每个节点均连接一台服务器且该节点控制与其连接的服务器,通过多路器将原有一条总线扩展成8条总线,最多可连接1024个节点;终端与远程控制器以TCP/IP网络为接口相连接,通过Internet/LAN进行信号及数据传输,取代对专用电缆和信号系统的依赖,能够实现远程控制的KVM系统。

    一种KVM转换器
    6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0986678Y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620137197.4

    申请日:2006-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KVM转换器,包括指示灯,切换按钮,盒体KVM转换器一侧设有一数字数据输入接口;对应另一侧设有串联输入接口和串联输出接口;其中正面设有一个连接监视器连接接口、一个连接键盘、连接接口、一个连接监视器连接接口以及多个与电脑主机连接的键盘、监视器、鼠标;内部设有一行和一列译码器,用以对该第一输入数据和第二输入数据进行译码,以产生第一和第一译码数据,一行顺序变换电路,用以将第一译码数据转换第二译码数据,一列顺序变换电路,用以将第二译码数据转换为第一译码数据;还包括多个单位电流元。目的之一解决定量式KVM转换器的缺陷,目的之二:各电流开启的时候时间能够平均,以便延长KVM转换器的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