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座带有凹槽的一体化大流量泵站

    公开(公告)号:CN109610624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1547108.7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底座带有凹槽的一体化大流量泵站,在水泵的中心线下方的底座上设有凹槽,水泵的喇叭管吸水口位于凹槽内;所述凹槽的截面为梯形,凹槽深度h为水泵叶轮名义直径的1.25~1.50倍,凹槽底部宽度B1为水泵叶轮名义直径的2.0~2.5倍,凹槽顶部宽度B2为水泵叶轮名义直径的3.0~3.5倍;凹槽尺寸的具体确定依据快速排水秒系数k进行确定,快速排水秒系数k取值范围在10~15s,快速排水秒系数k的计算式如下:k=0.5(B1+B2)×h×Dt/Q。通过本发明,不仅可满足城市内涝情况下一体化大流量泵站的多机组运行、大流量排水、水泵进水流态好的要求,还可以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延长一体化泵站的使用寿命,有助于一体化大流量泵站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一种具有隐藏后导叶结构的双向轴流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26802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25325.2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隐藏后导叶结构的双向轴流泵装置,属于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在进出水管道之间设置连接管道,在连接管道管壁上设置可移动的前后置叶片,在连接管道外部设置导叶箱,在导叶箱内部和外部设置齿轮传动机构,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前后置叶片伸缩运动,轴流泵正向运行时,前置叶片隐藏在导叶箱内,后置叶片处于伸出状态,实现双向轴流泵正向抽水的目的;轴流泵反向运行时,前置叶片处于伸出状态,后置叶片隐藏在导叶箱内,实现双向轴流泵反向抽水的目的。本发明结构合理,通过分别将前置导叶和后置导叶隐藏起来,可避免双向轴流泵前后各布置导叶时反向效率低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双向轴流泵的反向运行效率。

    一种带异型导水锥的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0766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17381.7

    申请日:2019-01-08

    Abstract: 一种带异型导水锥的泵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所述出水导水锥为异型出水导水锥,该异型出水导水锥与导叶体连成整体,其尾部延伸至出水弯管内。本发明用于泵装置的设计,当水流从水泵导叶流出时,流速较大,进入出水弯管后水流流向沿途发生改变,在经过异型导水锥以后,其流向更加符合弯管段的变化,水流更加均匀、阻力较小,水流在流经异型出水导水锥后所产生的水力损失比传统形式更小,有利于泵装置效率的提高。

    一种反铲式叶片微扬程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0577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597265.9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反铲式叶片微扬程泵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结构上由底板、左槽板、右槽板、叶轮、电机、泵轴部件连接构成,结构新颖,将以往直板形式叶片改变为反铲式叶片,并改变轮毂比和叶片的安装方式,将原来的水流、风力等不稳定动力改为电机提供的稳定动力,使其可以在扬程0~2米稳定运行,装置叶片数和轮毂比均可根据实际工程变化进行调节,叶轮为滚筒形式,装置没有轮缘,水与空气可以直接接触,存在自由液面,运行时不会产生负压,也不会发生汽蚀,提高了极低扬程工况运行时的泵性能,既可实现低洼地区的排涝和低扬程的灌溉,又可作为活水器具以实现城市防污和治污,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重大的经济效益。

    一种基于流场自适应的轴流泵后导叶体自动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453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63220.8

    申请日:2018-10-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流场自适应的轴流泵后导叶体自动优化设计方法,属于水利工程和动力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导叶进口角的确定、基于自适应进口角的导叶体自动优化设计方法和导叶体自动优化设计方法,与传统的导叶体设计相比,本发明专利在CFX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得到导叶体进口断面的流场分布,根据流场分布自适应的调整导叶体各断面翼型进口角度,使水流平顺无冲击的进入导叶体中,避免了导叶体进口的冲击损失。同时在优化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导叶体的作用和效果,提炼导叶体综合设计指标,使得优化设计出来的导叶体最大程度的减小水力损失和最大程度的回收速度环量,提高了水泵机组的整体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行能耗。

    一种新型进口畸变流场轴流泵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671233U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20326266.3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进口畸变流场轴流泵实验装置,属于流体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由进水管、弯管、出水管、叶轮、电机轴和稳压系统构成,结构新颖,通过在进口管的末端套环形出水管,圆环中的稳定水流是通过由水源供水,利用稳压补水泵将水压送到稳压箱中,从而形成入流畸变,根据稳压箱中的浮球液位传感器传来的箱中的水位信号,补水电磁阀和流量计依次连接在补水泵之后,起到调节和检测流量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可实现的实验方式来模拟测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得实验成本较低,不仅可以测量出畸变进流对泵的性能的影响,还可通过改变圆环内进口流量,分析不同流量下的扰动,对泵性能的影响,误差小,精度高;为轴流泵实际运行情况提供了依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结构的多级贯流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116613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2062655.2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结构的多级贯流泵装置,属于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叶轮前导水锥为一体式结构,在轮毂内预留键槽,键与轴连接,将叶轮和前导水锥固定,叶轮轮毂处预留叶片安装孔,用沉孔螺栓将叶片根部与轮毂固定,在叶轮出水部位布置导叶体,水流经过第一叶轮,动能增加,导叶体回收第一叶轮出口的水流环量,同时改变第二叶轮进口处水流的流态,使得流经第二叶轮的水流动能进一步增加,扬程和效率有了显著提高,最后第二导叶体回收水流环量,消除一部分水流余能,从而提高泵装置的效率和扬程。本实用新型叶片与转子无需焊接,实现了叶片角度的调节,减少了间隙回流对流场的影响,减少了摩擦扭矩对泵装置性能的影响,有效提高了泵装置的效率和扬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反铲式叶片微扬程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278153U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822194967.4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反铲式叶片微扬程泵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结构上由底板、左槽板、右槽板、叶轮、电机、泵轴部件连接构成,结构新颖,将以往直板形式叶片改变为反铲式叶片,并改变轮毂比和叶片的安装方式,将原来的水流、风力等不稳定动力改为电机提供的稳定动力,使其可以在扬程0~2 米稳定运行,装置叶片数和轮毂比均可根据实际工程变化进行调节,叶轮为滚筒形式,装置没有轮缘,水与空气可以直接接触,存在自由液面,运行时不会产生负压,也不会发生汽蚀,提高了极低扬程工况运行时的泵性能,既可实现低洼地区的排涝和低扬程的灌溉,又可作为活水器具以实现城市防污和治污,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重大的经济效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轴流式叶轮

    公开(公告)号:CN204878043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607911.0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轴流式叶轮,属于水利动力工程设计技术领域。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轴流式叶轮,包括轮毂、均匀设置在轮毂圆周上的叶轮叶片,其特征是:所述轴流式叶轮的叶轮轮毂比为0.4。所述轴流式叶轮直径300mm,轮毂直径120mm。所述叶轮叶片的数量为4片。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通过本实用新型,改变轴流式叶轮叶片的叶栅稠密度和翼型安放角等设计参数,使用基于CFD的设计优化方法,以轴流式叶轮水力性能和综合性能最优为目标,不断进行性能优化,设计出综合性能比较好的轴流式叶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