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膜组件
    5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815737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20084719.6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陶瓷膜组件,包括承托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承托架上的陶瓷膜片阵列,所述陶瓷膜片阵列由多个陶瓷膜片间隔平行设置;垂直于所述陶瓷膜片排列的方向,在所述陶瓷膜片阵列的两侧设置有导流栅,所述导流栅使水流水平流动并穿过所述陶瓷膜片阵列的间隔间隙;所述承托架的下方设置有微孔曝气装置,所述微孔曝气装置用于与鼓风装置连接并进行气泡曝气,气体从所述微孔曝气装置中以小气泡的形式排出,且气流垂直流动。该陶瓷膜组件能保证合理的水流动力学要求和陶瓷膜表面气流擦洗的效果,降低陶瓷膜组件装置制造费用和运行成本。

    一种新型纳米射流曝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567865U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20078699.1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纳米射流曝气装置,包括壳体、进气系统、进水系统;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及纳米曝气头,用于形成高速微米气泡流,进气管与壳体相连通,纳米曝气头位于壳体的内部;进水系统与壳体相连通,并且依靠高速微米气泡流实现自吸式进水;壳体内部在水流方向上依次还包括:旋转体、气液混合室、扩散管及喷水孔;旋转体在高速微米气泡流的冲击带动下进行旋转运动,并且对进入其内部的气泡流进行高速旋转和剪切,以形成纳米级气泡。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纳米射流曝气装置,能产生纳米级别的气泡,并且气泡分布均匀,上浮平均速度小,有助于延长气泡滞留时间或加强扰动,提高气体传质的效果。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
    5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087429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378082.7

    申请日:2018-0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兼氧生物区、好氧生物区和膜区,兼氧生物区设进水泵和搅拌器;好氧生物区内设与空气曝气泵连接的曝气装置,第一空气气体流量计连在曝气装置和空气曝气泵之间;陶瓷膜组件和抗氧化曝气装置设于膜区内,且抗氧化曝气装置在陶瓷膜组件下方,抗氧化曝气装置分别与空气曝气泵和臭氧发生器连接,第二空气气体流量计连在抗氧化曝气装置和空气曝气泵之间,臭氧气体流量计连在抗氧化曝气装置和臭氧发生器之间;出水泵设于膜区的出水侧,与陶瓷膜组件连接,排泥阀设于膜区的排泥侧,膜区通过回流泵与兼氧生物区连通。本申请深度优化了出水水质,并能高效在线控制陶瓷膜污染并减量剩余污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浮岛造型的太阳能水体修复及造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625933U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20165377.9

    申请日:2012-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一种浮岛造型的太阳能水体修复及造景装置,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顶沿周围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箱体的顶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布满连通箱体内外的孔,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无孔,箱体内填充比重小于1的污染物降解生物载体,箱体上部种植水生植物,所述箱体的前侧板或后侧板的外侧设置用于将水推向所述箱体内的推流器,所述推流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本水体修复及造景装置不需在岸边设置供电设备,动力成本低。其太阳能电池板不仅作为能源供给装置、仿真岛的构成部分,而且对整个装置的漂浮具有支撑作用。

    一种集成式自来水净化处理一体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9815834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20071506.X

    申请日:2019-0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自来水净化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进水泵、混凝剂加药泵、消毒剂加药泵、陶瓷膜池、具有催化功能的陶瓷膜、抽吸泵、清水池、反冲洗泵、微孔曝气器、鼓风机、混凝剂储罐和消毒剂储罐;所述陶瓷膜设有膜孔;所述陶瓷膜和所述微孔曝气器放置在所述陶瓷膜池中,所述微孔曝气器与所述鼓风机连接,所述微孔曝气器可通过曝气刮扫所述陶瓷膜的表面;所述陶瓷膜通过所述抽吸泵与所述清水池连接,所述进水泵与所述陶瓷膜池连接;所述反冲洗泵将所述陶瓷膜与所述清水池连接;所述混凝剂储罐通过所述混凝剂加药泵连接到所述陶瓷膜池,所述消毒剂储罐通过所述消毒剂加药泵连接到所述陶瓷膜池。实现设备一体化集成,减少占地面积。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5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995325U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21365466.1

    申请日:2018-08-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单元、好氧反应池、第一微氧反应池、第二微氧反应池、过滤单元和清水池,还包括回流泵和反冲洗泵,所述回流泵连接在所述好氧反应池和所述过滤单元之间,以将所述过滤单元中的混合液部分回流至所述好氧反应池,所述反冲洗泵连接在所述过滤单元和清水池之间,以利用所述清水池中的水反冲洗所述过滤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高浓度污泥与好氧、微氧、过滤等处理过程进行有机组合,具有不产生有机污泥,除可有效去除水中的COD、氨氮、总氮、总磷外,还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新兴痕量有机污染物,提高出水生态安全等优点。

    一种去除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废水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6289125U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21336540.8

    申请日:2016-1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去除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废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混合系统、初级陶瓷膜纳滤系统、臭氧陶瓷膜纳滤系统和生物活性炭滤系统,原水混合系统包括原水储存装置、第一药剂储存装置和混合装置,以将原水和第一药剂混合;初级陶瓷膜纳滤系统包括第一池体、第一陶瓷膜组件和第一抽吸泵,以将混合液进行初步截留处理;臭氧陶瓷膜纳滤系统包括第二池体、第二陶瓷膜组件、臭氧曝气器和第二抽吸泵,以将处理水进行臭氧化反应和截留处理;生物活性炭滤系统包括第三池体,以将处理水通过活性炭进行过滤处理。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成本低、能耗低、占地面积小、运转费用低、没有二次污染,能够适用于分布广、小排量的电镀废水的处理。

    一种自来水厂中泥水回收处理的一体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9721783U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20079507.9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来水厂中泥水回收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泵、混凝池、陶瓷膜池、抽水泵和清水池;混凝池连接有混凝剂加药泵,用于向混凝池中投入混凝剂以与混凝池内的泥水进行混合反应;混凝池的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一微孔曝气装置,所述陶瓷膜池内设置有陶瓷膜组件,陶瓷膜组件包括设置于陶瓷膜池内底壁的第二微孔曝气装置和第二微孔曝气装置上方的陶瓷膜片阵列,第一微孔曝气装置与第二微孔曝气装置连接鼓风装置;气体经所述鼓风装置送入到所述混凝池和所述陶瓷膜池中。该设备占地面积小,可实现自动化运行管理,出水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实现泥水回收利用,节约淡水资源。

    一种新型平板陶瓷膜组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9530559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20078712.3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平板陶瓷膜组件设备,包括:陶瓷膜片、膜组件构件、集水系统和曝气系统,所述集水系统和曝气系统连接在所述膜组件构件上;所述膜组件构件包括L形分隔槽板、分隔叉板,用于支撑固定所述陶瓷膜片;所述集水系统包括上集水管和下集水管;所述陶瓷膜片为平板式中空结构,所述陶瓷膜片的对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分别与所述上集水管和下集水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平板陶瓷膜组件设备,集成度高,结构简单,水流阻力损失小;并且陶瓷膜片的对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当所述出水口同时出水时,使得整个陶瓷膜片的压力更加均衡。

    一种平板陶瓷膜及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943854U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21504906.7

    申请日:2018-0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板陶瓷膜及水处理装置,包括多个等边三角柱形流道;由外到内设置的外层的第一陶瓷膜层、中间层的第一过渡层、内层的第一支撑层,第一陶瓷膜层、第一过渡层和第一支撑层的材料相同,各自具有的孔相互对应,且与等边三角柱形流道对应;以及由外到内设置的外层的第二陶瓷膜层、中间层的第二过渡层、内层的第二支撑层,第二陶瓷膜层、第二过渡层和第二支撑层的材料相同,各自具有的孔相互对应,且与等边三角柱形流道对应;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之间构成平板陶瓷膜的腔体,多个等边三角柱形流道平行间隔排列于腔体内,且支撑在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上。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平板陶瓷膜的折弯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