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294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38016.6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线缆参数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AES光源、第一分路器、波长调制模块、干涉调制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和控制分析模块。所述控制分析模块用于分别根据最小二乘法寻峰算法分析对经过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处理后的温度光信号、应变光信号进行波长解调,得到混合线缆的温度参数和应变参数;还用于根据相位载波算法对经过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处理后的振动光信号进行相位变化分析,得到混合线缆的振动参数。采用本发明,基于温度、应变、振动光纤光栅传感器以全串联线缆式结构安装在混合线缆上进行测量,同时测量多种参数,且测量结果具备高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79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07948.7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架空线缆维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架空线缆表面破损修复装置,包括箱体、驱进机构、摄像头和修复机构;所述箱体具有容置腔,所述箱体设有穿入孔和穿出孔;所述驱进机构包括弹性组件、定位轮、移动轮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摄像头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所述修复机构包括胶带释放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胶带释放组件绕所述线缆转动;所述胶带切断机构连接于胶带释放组件;本发明能够将修复胶带自动缠绕至线缆的表面破损区域以完成线缆的修复,无需人工将修复胶带缠绕至线缆的表面破损区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855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46986.X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3D喷墨打印的无颗粒铜导电墨水和导电铜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墨水领域。无颗粒铜导电墨水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四水甲酸铜:25wt%‑45wt%;络合剂:35wt%‑45wt%;助剂:4wt%‑6wt%;溶剂:余量。其中络合剂为1,2‑丙二胺和/或正辛胺;助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剂为乙醇和/或甲醇。本发明的铜基导电墨水不含有颗粒物质,络合剂和助剂组分针对四水甲酸铜体系进行添加,长时间储存稳定性高。助剂有助于在后续制备3D打印产品的烧结过程中减小尺寸差异,促进颗粒分布均匀,同时可以调节墨水与3D打印基板之间的亲水角,便于在不同的基板材料上3D打印制备精度足够的线条及图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68596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1398687.0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3/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台风中输电杆塔风险监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线路所在区域的DEM数据,进行网格划分得到CFD网格;获取输电线路周围气象站监测到的风速风向数据,当存在指向输电线路的风向时,将监测到的风速风向数据作为输入条件进行CFD计算,得到输电线路的风场;提取输电杆塔及导线的风速风向数据,判断输电杆塔的风速是否大于其设计风速,若是则发出预警信号;若否则根据风速风向数据及输电线路的有限元模型,计算输电杆塔及导线的整体应力,当应力超过极限应力时发出预警信号。本发明根据输电线路周围气象站的实测风速风向数据进行CFD计算,能得到杆塔及导线准确的风速风向数据和整体应力,从而及时进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2381669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1310267.2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台风下配网系统的安全预警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求解预置台风风场模型获取所有目标点位置在每个时刻的目标台风信息;根据目标台风信息和导线基本信息计算每个时刻的导线失效概率和导线传递荷载;基于预置邻接矩阵,将目标点位置在每个时刻的导线传递荷载进行矢量累加处理,得到总导线传递荷载,预置邻接矩阵用于描述电杆与导线的连接关系;根据总导线传递荷载和电杆基本信息计算目标点位置在每个时刻的电杆失效概率;根据导线失效概率和电杆失效概率对目标配网系统进行安全预警操作。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台风下的配网安全研究不具有普适性,且没有针对整体配网的安全预警进行分析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61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56976.0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分段锚泊系统初始构形估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多分段锚泊系统设计参数,选取任一锚泊线分段作为目标分段,将目标分段划分为非躺底子分段和完全躺底子分段,根据多分段锚泊系统设计参数,在非躺底子分段的连接处建立并求解力平衡超越模型和初始构型约束模型,得到多分段锚泊系统的水平投影长度和非躺底锚泊线分段的两端高度;根据多分段锚泊系统的水平投影长度和非躺底锚泊线分段的两端高度,计算得到锚泊系统初始构形。本发明基于多分段锚泊系统设计参数,结合力平衡超越模型和初始构型约束模型,计算得到锚泊系统初始构形,为锚泊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86564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1148543.4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浪能装置锚链断裂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所述监测方法包括:通过波浪能装置内部的定位系统和倾角测量系统分别实时采集所述波浪能装置的位置信息和姿态角信息;分别判断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姿态角信息是否大于所对应的预设告警阈值,若均是,生成锚链断裂的告警信息。上述方法通过波浪能装置内置的传感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再根据所采集的实时数据判断锚链工作状态,有效避免了外界环境带来的影响,监测结果准确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30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1369127.7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式管型母线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建立支持式管型母线结构有限元模型;对支持式管型母线结构有限元模型施加单位脉冲激励,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并保存结构响应时程结果;根据结构响应时程结果,获取支持式管型母线结构的支柱绝缘子底部弯矩系数;利用支柱绝缘子底部弯矩系数计算支柱绝缘子底部弯矩的统计量,并利用统计量对支持式管型母线结构随机地震响应进行分析。本发明不仅能获取支持式管型母线结构的弯矩系数,还能计算结构响应峰值均值等统计特征,更有助于后续分析工作的开展及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本发明无需计算结构所有响应,只需针对结构关键响应进行分析,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89110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71650.3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定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发送解调指令至探测设备,使所述探测设备解调样本输电线路的振动信号;接收预设时间内的振动信号并计算对应的振动信号变化量,利用预设时间内的雷击信息与所述振动信号变化量构建关系曲线;将待测输电线路的振动信号与所述关系曲线进行匹配,生成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定位结果。本发明通过检测输电线路的振动信号,实现了对本体的直接监测,能够精准感知线路故障缺陷,具有检测时效性强、准确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06847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911380081.1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降雨装置、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和相关装置,第一控制子单元在接收到风洞试验节段模型或气弹模型的缩尺参数后,根据风驱雨试验降雨相似准则和缩尺参数计算雨强值,并将雨强值对应的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降雨系统;降雨系统根据第一降雨参数模拟降雨;测试反馈系统测量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时的第二降雨参数,并将第二降雨参数反馈给第二控制子单元系统;第二控制子单元根据第一降雨参数和第二降雨参数计算偏差,当偏差大于预置阈值时,基于偏差对第一降雨参数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降雨系统,解决了现有的结构风区域缩尺模型存在降雨参数的调节很不理想,降雨装置可调性差,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