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51074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1004674.X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山东蓝光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6T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化采掘工作面的三维模型自动更新方法,属于矿山无人化采掘工作面模型更新领域,本发明在针对工作面前方的煤层模型时,适时建立面向采煤机的参数化控制网格细分模型,可适应各种回采工作面(长臂采煤、短臂采煤、放顶煤、房式采煤、房柱式采煤等)采煤场景的动态变更;采煤机在割煤的过程中,获取工作面变化信息和采煤机的工作参数,通过切割点定位、移动切割点、计算切割点的纹理坐标,利用自动纹理映射技术、局部增量更新、边界缝合,完成工作面的动态适时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05389451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1005281.0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山东蓝光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化采掘工作面的适时精准建模方法,属于矿山无人化采掘工作面建模领域,该方法充分获取并利用顶底板高程、煤厚、岩性、硬度、抗压及抗拉强度、取芯长度、取样率等煤体(矿体)、地质体的各种开采参数信息,通过创建自适应地质体插值、复杂地质体初始建模、多次适时逼真建模等方法,适时建立采掘对象的多参数、多属性三维精准模型,使无人化采掘工作始终处于煤体(矿体)、岩体精准模型已知的前提下进行,从而实现采掘工作面安全、可靠、高效、透明、低成本的无人化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01806229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010126358.0
申请日:2010-03-1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监测数据融合的煤矿顶板安全评价方法,主要特点是:根据煤矿实际生产状况,将煤矿顶板安全状态定义为3个等级,确定顶板安全状况的辨识框架;计算机利用基于D-S证据理论数据融合模型对多目标监测传感器数据的基本概率进行融合,凸显顶板安全的某一状态,实现顶板安全状态的辨识;计算机再根据顶板安全状态分类决策规则对融合后的基本概率分配值进行分析,并输出顶板安全状态辨识结果,从而实现煤矿顶板安全状况的评价。本发明建立了煤矿顶板安全评估的概念框架,给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源数据分析、处理、分配、融合等信息处理步骤,极大地提高顶板评价指标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996157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531280.0
申请日:2010-10-23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证据高冲突环境下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它是根据证据距离来确定证据的相互支持度,并以证据支持度矩阵模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证据的权重向量,其中权重系数最大的证据为关键证据,进而求得各证据的相对折扣因子,然后对各证据信息进行打折扣处理,再用D-S规则对多源传感器数据进行信息融合,以提高证据高冲突状态下对监测命题判断的准确性及精确性,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多源信息的不确定因素,提高信息评价的准确度,克服证据高冲突状态下利用传统D-S证据理论不能得出正确评价结果的局限性,且具有算法简单、收敛速度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806229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26358.0
申请日:2010-03-1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监测数据融合的煤矿顶板安全评价方法,主要特点是:根据煤矿实际生产状况,将煤矿顶板安全状态定义为3个等级,确定顶板安全状况的辨识框架;计算机利用基于D-S证据理论数据融合模型对多目标监测传感器数据的基本概率进行融合,凸显顶板安全的某一状态,实现顶板安全状态的辨识;计算机再根据顶板安全状态分类决策规则对融合后的基本概率分配值进行分析,并输出顶板安全状态辨识结果,从而实现煤矿顶板安全状况的评价。本发明建立了煤矿顶板安全评估的概念框架,给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源数据分析、处理、分配、融合等信息处理步骤,极大地提高顶板评价指标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201926904U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20632337.1
申请日:2010-11-20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OPC技术的多接口数据采集器,它包括键盘接口、显示器接口和存储器接口,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LPC2292中央处理器;用于与以太网通信的两个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用于与数据采集现场通信的四个USB接口模块、两个RS-232接口模块、两个RS-485接口模块以及一个CAN总线接口模块。本实用新型数据采集器接口及相应的数据采集软件模块化,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扩充接口数量,基于OPC技术向信息处理层软件提供OPC Server服务,降低了客户端软件编写难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