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8133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76327.X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城市碳排放的智能分析方法及装置,通过在运行过程中对碳排放数据进行自动实时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来构建碳排放指标模型以及碳排放模型,接着通过对模型的比对、计算的方式对碳排放数据作出进一步评价,以各碳排放目标是否符合碳排放安全指标的评价结果向用户输出,能够为城市碳排放数据作出较为精确地分析及评价,无需人工手动处理,降低人工处理成本,从而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分析效率,以便于工作人员应用得到的数据对城市碳排放进行管理及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82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43168.5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陈思敏 , 陈津莼 , 杜翼 , 项康利 , 蔡期塬 , 李源非 , 林晓凡 , 陈晗 , 陈晚晴 , 郑楠 , 李益楠 , 陈柯任 , 施鹏佳 , 林昶咏 , 林晗星 , 陈文欣 , 陈劲宇 , 陈紫晗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省级电网边际排放因子的电网规划方法及终端,计算省级电网各月的电量消耗;根据省级电网各月的电量消耗计算省级电网各月的碳排放量;计算省级电网各月的当月碳排放与下一个月碳排放之差,以及各月的当月电量消耗与下一个月电量消耗之差,以所述碳排放之差和所述电量消耗之差的比值作为各月的省级电网边际排放因子;根据省级电网边际排放因子为用电企业提供低碳规划。其边际碳排放因子能够反映电网碳排放时空差异性的能力,并刻画上述因素对电网碳排放的影响,可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碳排放评估与分析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796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74639.1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系统规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双层规划方法,在上层配置优化模型中,本方案分别建立满足经济性和环保性的两个相互独立目标函数,获取优化配置方案;在下层优化运行模型中,本方案基于上层得到的配置方案,同时考虑经济性和环保性,获取优化运行方案;本方案通过在上层配置优化模型和下层优化运行模型中都同时考虑经济性和环保性,能够实现优化配置、运行方案中经济性和环保性之间的平衡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优化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84125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61092.1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陈晗 , 蔡期塬 , 施鹏佳 , 陈紫晗 , 林晗星 , 陈晚晴 , 陈思敏 , 陈津莼 , 林晓凡 , 李益楠 , 杜翼 , 项康利 , 李源非 , 陈柯任 , 郑楠 , 林昶咏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N3/0455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多维度指标的能源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供应安全维度、使用安全维度、环境安全维度和经济安全维度,构建多维度能源安全指标体系;S2、构建自编码器‑BP神经网络‑熵权TOPSIS的能源安全评价模型;S3、基于所述多维度能源安全指标体系,分别测算能源分项评价指数;S4、对最大熵模型进行改进并评估能源安全风险;S5、基于所述多维度能源安全指标体系,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划分相应的等级界限,并划分风险等级;S6、基于改进的最大熵模型评估待测区域的风险等级。实现对能源安全进行多维度、全方面分析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09955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441541.2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的市场互动收益模型计算装置,基于计算机系统构建,包括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供应商、运营商、用户收益模型,基于上述模型,进一步构建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供应商收益模型,第一层以最大化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供应商盈利为目标函数,第二层以运营商盈利最大为目标函数,将用户收益转化为约束,求解能源定价策略和购售能方案;使用Matlab对双层优化配置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为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提供考虑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的能源定价策略和购售能方案;将该定价策略用于实际园区运行调控中,以实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各主体对购售能策略的合理制定,保障用户用能需求,提升园区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96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50915.7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普适性㶲损模型的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能量稳态传递过程中的㶲损分为内部㶲损和外部㶲损,建立普适性能量稳态传递过程㶲损模型;步骤S2:将步骤S1建立的普适性能量稳态传递过程㶲损模型应用于电力网络、热力网络、水力网络、天然气网络以及燃气CHP机组,得到对应的㶲损模型;步骤S3:结合步骤S2建立的模型,以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㶲损最小为优化调度目标,对系统进行约束,利用基于改进变异概率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完成优化调度。该方法有利于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5578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0723607.5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度计划安全稳定校核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基于新能源场站历史实测功率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和概率统计,获得各新能源场站有功出力调整方案,并结合待校核计划整合生成待校核计划方式集,基于待校核计划方式集对所有预想故障进行安全稳定量化评估,得到安全稳定校核结果;计及了新能源机组不确定性对月度计划校核的影响,使安全稳定校核结果与电网实际更接近,可有效指导实际电网调度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04657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911345057.4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双网信息的电动私家车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将出行链和交通网模型结合起来,把传统出行链中依靠概率分布模型求取行驶里程的过程,改进为通过计算电动汽车在交通网中行驶路径得出,不仅能够考虑用户出行规律,而且将交通网影响因素考虑进来。本发明依据城市交通网模型和用户出行规律进行电动汽车的行驶模拟,结合电动汽车剩余电量进行充电决策,能够相对准确地预测城市区域充电需求时空分布,为配电网充电站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69299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408804.X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绿证市场联合出清模型的均衡优化装置,基于计算机系统和程序,执行以下技术设计:根据可再生能源历史出力数据,通过聚类分析等算法提取可再生能源出力特征曲线;设置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下电力用户的权重指标,各市场主体的基本参数,不同场景的概率和机组出力、负荷波动等参数;对电力‑绿证市场联合出清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使之转换为可求解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在预先建立的电力‑绿证市场联合出清模型中,初始化策略报价者的报价参数通过对角化算法求解电力‑绿证市场联合出清模型,以获取所述模型中均衡优化的最优值,包括市场出清电价、各市场主体中标容量、策略报价者最优报价策略等。
-
公开(公告)号:CN11131143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0061423.X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段斜率的负荷曲线形态聚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智能电表的负荷分布进行采样,并对采样得到的负荷曲线进行特征处理;步骤S2:确定聚类的初始条件,根据负荷曲线数据来确定最优的k个初始聚类中心;步骤S3:对各个负荷曲线,基于斜率进行形态相似性度量,并以此进行最终的聚类。本发明仅根据负荷曲线数据来确定分类组数和初始聚类中心,提高了电力系统中负荷聚类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