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9441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044951.8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拥锋 , 蒋倩 , 殷建刚 , 戴金 , 祁利 , 朱克 , 邹俊 , 俞斌 , 刘凯 , 时谊 , 闫凯 , 曹松山 , 郭魏凯 , 余成 , 龚俊 , 寇娟 , 郭婧 , 赵雁萍 , 张超 , 沈翔 , 程宙强 , 许艺琼 , 付燕琴 , 周睿 , 胡金玉
IPC: H02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式移动施工电源的现场安装方法,包括施工准备、接地网施工、垫层施工、设备安装、设备调试、进出线电缆续接和质量验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整体吊装前吊装人员明确设备的大致重量,重心位置,消除存在着的安全隐患,施工准备时在现场设置移动回收箱,并将废弃物分类收集、保管,进行无害化处理,能达到优化设备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并实现环保目的,进行设备安装时,应对设备基础设木质保护条进行保护,避免施工时损坏基础边角。
-
公开(公告)号:CN11058057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02142.2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运行质量多分层评价方法,使用该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运行质量多分层评价方法能够准确反映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运行质量,按照设备指标评价、单体设备评价、子系统与二次系统运行质量评价的层次,为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评价、子系统状态评价、整体运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58057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02008.2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权重系数修正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运行质量多分层评价方法,根据初始评分利用变权理论修正各指标的权重,让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运行质量评价体系更符合实际运行情况,能够准确反映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运行质量,按照设备指标评价、单体设备评价、子系统与二次系统运行质量评价的层次,为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评价、子系统状态评价、整体运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862139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098084.7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华宇力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Abstract: 一种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降低电缆支架涡流损耗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计影响因素水平表,并根据水平数和影响因素数计算生成正交试验表;根据正交试验表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各组仿真试验中电缆支架上的涡流损耗值;在正交试验表中添加仿真结果,根据该仿真结果分别求出每个影响因素各水平的均值与极差,并绘制效应曲线图;根据效应曲线图得到各种影响因素对电缆支架涡流损耗的主次顺序,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降低电缆支架涡流损耗的最优方案。本设计不仅效率高,而且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1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18287.2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北聚元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殷建刚 , 刘继武 , 李睿枫 , 肖永奇 , 刘爱辉 , 刘帆 , 梁益嘉 , 吴钢 , 文黔龙 , 陈强 , 鲍海泉 , 向金华 , 陈焰发 , 徐发宝 , 蔡宣 , 何宇航 , 田泽 , 万涛 , 肖剑 , 王家琦 , 曾鹏卫 , 胡巳旸 , 程海蓝 , 阳涛 , 蒋清波 , 虢学锋 , 陈康 , 付利 , 曾宇璇
IPC: H02G1/02 , H02J13/00 , F16F15/067 , B66C1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缓冲吸能、升降羊角和轨迹监控的移动式跨越架,属于电力线路跨越施工机械化装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现有跨越架的基础上增加了可升降羊角装置,保障移动式伞形跨越架顺利的撤离布置位置;增加了主承载滚筒缓冲吸能装置,通过增加载荷的作用力时长减小对主承载滚筒的作用力;增加了布置与撤离轨迹安全控制系统,通过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及激光雷达测量技术使跨越架在作业时布置与撤离轨迹得到精准控制。解决了现有移动式跨越架的羊角装置为固定结构、主承载滚筒为刚性结构以及跨越架在现场布置与撤离过程中没有精确的检测手段,导致起重机吊臂和跨越架易出现过于接近或接触到带电线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施工人员伤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508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49914.6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楚前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防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二分裂间隔棒安装机器人及其上线方法,上述二分裂间隔棒安装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至少一对收放线装置和无人机。机器人本体的相背离的两侧均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用于沿缆线行走。一对收放线装置分别设置于机器人本体上设有行走轮的两侧,收放线装置位于对应侧的行走轮的下方;每个收放线装置均缠绕有牵引绳,牵引绳上设置有挂接件,挂接件用于挂接于缆线。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和设置于无人机本体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与挂接件可分离地连接。本发明的二分裂间隔棒安装机器人,无人机配合收放线装置先将挂接件挂接于缆线上,再通过收放线装置收放牵引绳,使行走轮落于对应缆线上,完成机器人本体的上线。
-
公开(公告)号:CN11812378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54695.1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大容量弹匣式双分裂间隔棒安装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安装机器人包括行走装置、间隔棒存放装置、运输装置、间隔棒夹紧装置、线夹安装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升降台,间隔棒存放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竖向叠放的间隔棒存放盒,间隔棒存放装置中由上至下的第一个间隔棒存放盒与行走装置固定连接,升降台设置在驱动机构上,驱动机构设置在间隔棒存放装置中由上至下的最后一个间隔棒存放盒上,间隔棒夹紧装置设置在升降台的台面上,线夹安装装置设置在驱动机构上。应用中,通过弹匣式扩容间隔棒存放装置并设计了与之适配的运输装置与间隔棒夹紧装置,避免繁琐的多次上下线,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2378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54695.1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大容量弹匣式双分裂间隔棒安装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安装机器人包括行走装置、间隔棒存放装置、运输装置、间隔棒夹紧装置、线夹安装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升降台,间隔棒存放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竖向叠放的间隔棒存放盒,间隔棒存放装置中由上至下的第一个间隔棒存放盒与行走装置固定连接,升降台设置在驱动机构上,驱动机构设置在间隔棒存放装置中由上至下的最后一个间隔棒存放盒上,间隔棒夹紧装置设置在升降台的台面上,线夹安装装置设置在驱动机构上。应用中,通过弹匣式扩容间隔棒存放装置并设计了与之适配的运输装置与间隔棒夹紧装置,避免繁琐的多次上下线,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6733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811517052.0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C04B24/28 , C04B28/02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含气量补偿剂,所述补偿剂包括按质量份计的下述组份:100份包覆剂和50份铵盐。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使包覆剂在水泥的碱性液相环境下溶解,暴露的铵盐参与水化反应,均匀释放出气体,使水泥硬化过程中损失的气体得到了补偿,从而使混凝土在间隔1h时的含气量的下降率在5%以下,与不掺含气量补偿剂试样相比,28d强度不降低。从而增加了水泥浆的体积,提高了拌和物的流动性,改善了粘聚性及保水性,使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得到了缓冲,使混凝土抗冻性提高50%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工艺简单,容易控制,含气量损失小。
-
公开(公告)号:CN10946733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517052.0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C04B24/28 , C04B28/02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含气量补偿剂,所述补偿剂包括按质量份计的下述组份:100份包覆剂和50份铵盐。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使包覆剂在水泥的碱性液相环境下溶解,暴露的铵盐参与水化反应,均匀释放出气体,使水泥硬化过程中损失的气体得到了补偿,从而使混凝土在间隔1h时的含气量的下降率在5%以下,与不掺含气量补偿剂试样相比,28d强度不降低。从而增加了水泥浆的体积,提高了拌和物的流动性,改善了粘聚性及保水性,使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得到了缓冲,使混凝土抗冻性提高50%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工艺简单,容易控制,含气量损失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