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3243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124120.3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天津大学
Inventor: 李祥 , 黄天恩 , 吴振杰 , 王源涛 , 唐剑 , 廖培 , 王中冠 , 谢佳烨 , 莫雅俊 , 张超 , 李城达 , 陈嘉宁 , 苏熀兴 , 夏衍 , 董航 , 周依希 , 孙思聪 , 张洁 , 徐双蝶 , 许鹏 , 王艳 , 杨兴超 , 李跃华 , 黄佳斌 , 来益博 , 胡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计及分布式能源的多能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有能源管理站、氢电转化站、配网监测终端、分布式能源监测终端、静态能源监测终端;所述能源管理站分别获取配网监测终端监测的负荷需求信息以及分布式能源监测终端和静态能源监测终端的能源供应信息;氢电转化站根据能源供应信息和负荷需求信息的能源供需差值以及能源调节趋势选择对应的能源转换形式,与能源管理站交互;所述配网监测终端用于检测用户侧的能源需求信息,与能源管理站交互;所述分布式能源监测终端用于检测分布式能源站的能源供应数据,与能源管理站交互;静态能源监测终端用于检测静态能源站的能源供应数据,与能源管理站交互。方案提高电网消纳和调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41829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21565.0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nventor: 黄天恩 , 吴振杰 , 莫雅俊 , 唐剑 , 周志全 , 王源涛 , 李祥 , 徐双蝶 , 许鹏 , 周依希 , 王艳 , 李城达 , 应燕 , 陈煜 , 张超 , 廖培 , 夏衍 , 董航 , 孙思聪 , 张洁 , 陈嘉宁 , 苏熀兴 , 杨兴超 , 李跃华 , 祝文澜 , 向新宇
IPC: G06Q10/06 , G06F30/20 , H02J3/00 , H02J3/28 , H02J3/4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清洁能源消纳的源网荷储多元泛在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日前低碳发电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S2、设定日前低碳发电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S3、将低碳发电调度优化模型转化为单目标优化模型;S4、建立了碳排放外部成本的量化模型;S5、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确定电力系统运行风险指标,利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ωE并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ωA,得到最终权重ω,并求得电力系统各时段安全综合风险值;S6、基于零和博弈的线性加权法计算目标函数中的权重系数,将权重系数回代入原始双目标优化模型得到最优发电计划。该方案可以实现大幅降低碳排放量,对建立更低能耗的坚强智能电网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39916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520536.2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nventor: 吴振杰 , 黄天恩 , 唐剑 , 李祥 , 王源涛 , 莫雅俊 , 周依希 , 徐双蝶 , 许鹏 , 周志全 , 张洁 , 李城达 , 应燕 , 陈煜 , 张超 , 王艳 , 廖培 , 夏衍 , 董航 , 孙思聪 , 陈嘉宁 , 苏熀兴 , 杨兴超 , 李跃华 , 祝文澜 , 向新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源调度时间自适应变化的滚动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电力负荷模型和能源出力模型;S2、以电力系统发电能耗最低、碳排放量最小为优化目标,确定低碳发电调度模型的多目标函数;S3、将具有双重优化目标的低碳发电调度优化模型可转化为以电力系统发电能耗与碳排放总成本表征的电能生产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单目标函数;S4、引入反馈控制,利用实时测量值对当前的调度策略进行修正,减少调度的偏差;对目标函数进行滚动优化。该方案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前提下,能够减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成本,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8508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362743.X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重构的电网弹性资源广域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获取的实时遥信状态设置开关刀闸的状态,进行基本网络拓扑;确定供电设备的供电分区情况,以及和其它同电压等级电源点的联络情况;根据当前电网的潮流分布以及设备的运行限值计算电网设备的负载率,结合重过载门槛分析出处于重载和越限状态的电网设备;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网络重构优化,调整电网的运行方式。本发明通过网络重构均衡电网潮流分布,并通过与发电、储能资源的协同优化,给出调度端一键可执行容错预案,消除电网重过载、负荷转供安全约束难以满足的现象,解决电网调节手段匮乏、人工操作运行风险高且对动态负荷实时响应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80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62774.5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nventor: 叶琳 , 倪秋龙 , 吴振杰 , 孙维真 , 唐剑 , 廖培 , 夏衍 , 杨滢 , 周正阳 , 周靖皓 , 张小聪 , 李城达 , 吴汕 , 张智光 , 熊军 , 董航 , 向新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事故备用储能电站接入点与接入容量优化协调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搜集整理所需数据;S2:建立包含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配置模型;S3:利用求解器求取最佳接入点;S4:进行N‑1安全检验,确定事故备用容量;若安全校验不通过则增添约束条件带入S3重新求解,直至通过安全校验。本发明将响应迅速的储能视为事故备用资源,以满足事故备用需求为目标,优化配置系统所需的储能事故备用。该方法保证了电网N‑1状态下安全性的经济效益最大,解决了考虑事故备用的储能电站优化配置问题,充分发挥了具有快速调节能力的储能技术在事故备用方面的优势。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较好地满足了实际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1177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05056.7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重庆大学
Inventor: 吴振杰 , 黄天恩 , 莫雅俊 , 李祥 , 王源涛 , 唐剑 , 周志全 , 牛涛 , 张洁 , 薛霖 , 徐双蝶 , 李凡 , 李成达 , 张超 , 王艳 , 廖培 , 夏衍 , 董航 , 周依希 , 孙思聪 , 许鹏 , 陈嘉宁 , 苏熀兴 , 祝文澜 , 向新宇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台风灾害下配电网弹性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考虑台风的生成场景,根据台风历史数据,建立台风模型;S2、考虑台风的时空因素,建立台风对配电网单元的线路和杆塔的脆弱性模型;S3、采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对配网进行孤岛划分,计算孤岛微电网的失负荷量,根据弹性指标定量对配电网进行弹性评估;S4、建立综合考虑台风发生概率和各个分区失负荷量的弹性指标,定量对配电网进行弹性评估。本方案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准确计及各因素对配网弹性评估的影响,为后期电力系统规划与调度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96188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28048.1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北京国网信通埃森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翾 , 徐祥海 , 商佳宜 , 侯炳旭 , 许中平 , 谢可 , 高璐 , 李榛 , 陈致远 , 陆海波 , 张志鹏 , 赵天煜 , 方响 , 王岗 , 陈琳 , 李飞 , 龚莺飞 , 徐航 , 董航 , 王妍艳 , 陈曦 , 曹荣虎 , 赵潇潇 , 郑子洵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识别挖矿用户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指定区域若干高耗电用户用电数据;获取向所述指定区域供电的绿电出力数据;对获取的绿电出力数据进行预处理;计算所述若干高耗电用户中每两个高耗电用户用电量序列间的电量距离;根据每两个高耗电用户用电量序列间的电量距离通过社区发现算法,建立用户电量社区;计算各用户电量社区中典型电量曲线和绿电出力曲线的Pearson相关系数;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大小,确定挖矿用户,并输出所确定的挖矿用户信息。本发明通过对自动社区中典型电量曲线进行分析,排查效率高,漏查率低,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09184242U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21020356.1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PC: H02H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调度可控的配电网中性点接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消弧线圈、旁路开关以及电阻,所述消弧线圈一端与变压器中性点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旁路开关的一端连接消弧线圈,另一端连接电阻,所述电阻的一端连接旁路开关,另一端接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配电网发生单相永久性接地故障时,该故障不会直接导致线路的断路器立即跳闸,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线路跳闸时间点由调度人工控制,跳闸前用户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做好停电预案,用户易于接受;因正常运行方式下系统经消弧线圈接地,若接地信号长时间不复归,则必定为永久性接地故障,切换至大电流接地方式后,故障线路上的断路器跳闸后无需重合闸。(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