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6071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261970.6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两网融合的多指标评估方法,包括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乡村电网“两网融合”建设基础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归一化处理法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随后通过G1法对评价体系进行主观权重计算得出各项指标在不同专家评价下的主观权重;最后将所有主观权重加权平均,并与基础评价体系结合,构建综合权重体系,得到乡村电网“两网融合”建设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本方法规范了计算,适用于多种乡村电网“两网融合”建设指标评价计算并非常适合用于软件开发,实现了计算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3019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61967.4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目标协同和自趋优运行的细胞电网规划方法,本发明针对偏远地区的能源供应,提出了清洁、可靠、经济的能源分配系统的细胞网络框架。该框架不仅可以提高每个电网细胞的生存能力,而且可以降低网络设计的难度。用于自我优化的单细胞网络模型由三层组成,用于连接输入和输出,并使内部状态完全可观测。多细胞网络模型提供了处理多目标协作的全局视角。在此基础上,可以解决三个问题,即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源储协同和经济规划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8529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05521.4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因子计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时碳流的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根据电量数据,得到用户侧总负荷用电量;根据发电侧输入电量和余电上网输出电量,得到用户侧总清洁能源消纳电量,根据时序负荷节点数据,得到负荷节点的总用电量;根据负荷节点的总用电量、用户侧总清洁能源消纳电量和用户侧总负荷用电量,得到负荷节点的清洁能源消纳电量,并根据负荷节点的总用电量和负荷节点的清洁能源消纳电量,得到负荷节点的碳排放量;根据负荷节点的碳排放量和负荷节点的总用电量,得到待监测时段的负荷节点的动态碳排放因子。本发明通过分时碳流的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提高了碳排放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3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88570.1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网调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时碳流的微网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将用电负荷数据和特性数据输入碳流计算模型,计算微网碳流量;根据企业的能源消耗量,计算企业的其他能源碳流量,按照用电时段,将微网碳流量和其他能源碳流量相加,得到分时碳流数据序列;对分时碳流数据序列进行碳流分析,确定调度周期,根据调度周期和碳流计算模型,构建微电网的优化调度模型,对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调度策略。本发明根据不同时段的碳排放情况进行优化调度,使微电网与企业的运行在低碳目标下实现有机统一,并通过提高新能源要素在特定时刻的参与度,优化能源结构,间接降低了企业的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398856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111223230.0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参与需求侧响应的空调机组可调节能力评估方法,建立室内热力学模型,分别在单个空调参与需求侧响应和未参与需求侧响应情况下,根据单个空调的初始状态,计算单个空调的运行时间和待机时间,将未参与需求侧响应且在需求侧响应持续时间内的运行时间,与参与需求侧响应且在需求侧响应持续时间内的运行时间进行比较,再结合空调机组的冷却功率和能效比,计算单个空调机组可调节能力,空调机组中所有空调的可调节能力之和为总可调节能力,在电网控制上进行总可调节能力的调控。本申请通过精确地评估空调机组的可调节能力,实现也空调机组参与需求侧响应的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7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67190.6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祥海 , 孙可 , 高强 , 王骏海 , 顾益磊 , 商佳宜 , 陈晨 , 陈波 , 尹建兵 , 杨翾 , 陈琳 , 韩荣杰 , 王岗 , 张志鹏 , 赵坚鹏 , 戴晴 , 陈俊尧 , 谢经炜 , 韩家鑫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源需求预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为根据各个能源需求产业的历史电力消费数据获取的所属产业数据类型进行预设周期的电力需求预测得到对应的电力需求预测值,并根据各个能源需求产业的历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数据将预设周期内的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进行分解得到对应的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值后,将分别对电力需求预测值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值依次进行能源折算和汇总处理得到的第一能源需求预测值和第二能源需求预测值输入预设BP神经网络进行融合得到目标区域能源需求预测值。本发明能有效提升能源需求预测的精准性,为有效配置能源供给和实现能源合理调配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96095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04452.1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 , G06Q50/06 , H02J3/38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光伏接入潜力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历史气象数据;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将历史气象数据划分为多个应用场景;根据每个应用场景的运行成本与每个应用场景的出现概率,确定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运行成本期望;根据获取的每个光伏设备的单位投资成本、以及获取的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投资预算,确定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总投资成本;以总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期望的和值最小作为目标函数,确定每个光伏设备是否接入分布式光伏系统。本发明考虑了不同历史气象数据对光伏设备接入电网的影响,解决现有的光伏设备接入容量评估方法会限制光伏设备的接入容量和利用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869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69297.2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伟福 , 王骏海 , 尹建兵 , 陈琳 , 谭清坤 , 吴鹏 , 唐伟 , 单葆国 , 张煜 , 王成洁 , 张玉琢 , 马捷 , 贾跃龙 , 刘小聪 , 吴陈锐 , 姚力 , 杨翾 , 徐航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DEA模型的综合能效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确定城市综合能效评价的决策单元,获取各决策单元相关的标准化后生产生活能源消耗量、分产业的经济生产总值数据;采用IDA分解方法对数据进行分解形成各决策单元生产活动、生产装置结构、生产强度三个能源绩效指标;以各决策单元的三个能源绩效指标作为输入指标,城市生产总值为输出指标,基于投入、产出松弛变量的DEA模型确定各决策单元最终效率值与非有效生产单元;根据非有效生产单元数据的投入、产出松弛变量确定各决策单元改进方案。本发明提高城市生产生活生产提供改进指导,提高能效,达到有效生产,进而提高城市生产生活的能效,实现节能减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03019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911261967.4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目标协同和自趋优运行的细胞电网规划方法,本发明针对偏远地区的能源供应,提出了清洁、可靠、经济的能源分配系统的细胞网络框架。该框架不仅可以提高每个电网细胞的生存能力,而且可以降低网络设计的难度。用于自我优化的单细胞网络模型由三层组成,用于连接输入和输出,并使内部状态完全可观测。多细胞网络模型提供了处理多目标协作的全局视角。在此基础上,可以解决三个问题,即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源储协同和经济规划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67696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169553.4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站热电解耦系统的设备容量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计算模块、优化模块和判断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获取待建能源站辖区的能源网信息;计算模块计算得到能源站选址定容规划方案;及规划方案中能量供需关系评价指标;并对能源站内部设备进行容量配置;判断模块判断能量供需关系评价指标是否达到最优,达到计算模块对能源站内部设备进行容量配置;未达到则反馈优化模块优化能源站的选址定容。统一站址优化选择与容量优化配置,通过在选址定容后考虑容量配置对于选址的影响,优化能源站的选址,使能源站的能效比达到最优,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降低碳排放,保障区域能源网高效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