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6220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0024201.X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变流器并入弱电网宽频带振荡抑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含:于变流器并网点注入abc坐标系下的三相扰动电压,采集经过滤波环节后的abc坐标系下的三相输出扰动电流;将扰动电压转换至系统dq坐标系下并通过锁相环计算系统相位偏差值,并根据相位偏差值将三相输出扰动电流转换至控制dq坐标系;扰动电压经过补偿控制系数反馈得到电流环参考值补偿量,并与反馈的扰动电流和原电流环参考值共同经过电流环作用得到控制dq坐标系下的占空比扰动分量;根据相位偏差值将控制dq坐标系下占空比扰动分量转换至系统dq坐标系下,结合扰动电压经过PWM调制控制和变流器滤波环节控制变流器运行。由此,无需增加附加阻尼装置,便于实时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286518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29185.3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端口阻抗特性的光伏逆变器参数辨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参数辨识方法包括:根据光伏逆变器的控制器结构、滤波器结构以及电气参数确定所述光伏逆变器在dq坐标系下的导纳矩阵模型;获取光伏逆变器交流侧端口在多个频率下的导纳数据,并对各频率以及对应的所述导纳数据进行精确矢量拟合得到拟合传递函数;根据所述拟合传递函数对所述导纳矩阵模型的第一行第二列元素进行计算得到待辨识参数的辨识结果。本发明通过阻抗特性实现精确的控制器参数辨识,为光伏逆变器参数辨识提供了一个准确可行的方法,有助于通过光伏逆变器外特性获得准确的控制器参数来帮助分析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705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811358885.7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谐振抑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得双馈风电机组的转子电压中的次同步谐振分量;对所述次同步谐振分量进行相位补偿,得到所述次同步谐振分量的补偿增量;将所述补偿增量叠加至双馈风电机组的转子电压参考值;对叠加后的转子电压参考值进行脉冲宽度调制,输出实际转子电压至双馈风电机组。本发明可以在实现针对双馈机组的风电机组次同步谐振抑制的同时降低设备和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3556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45625.9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佳林 , 徐广达 , 李国武 , 王泽众 , 马鑫晟 , 许竞 , 马原 , 龙飞 , 李雨 , 李烜 , 李蕴红 , 宗瑾 , 赵志宇 , 李维宇 , 蒋鑫 , 王亚娟 , 梁伟宸 , 易姝娴 , 余志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无人机高精度定位系统,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领域,包括传感检测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融合模块和定位计算模块,所述传感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无人机的基础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检测的基础数据传输至同一终端、所述数据融合模块用于将基础数据进行融合,所述定位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得到无人机的高精度定位信息;本系统通过融合和修正对定位信息进行两次高精度化处理,在不提高硬件检测能力的条件下获得更加精确的定位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3032968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0229436.8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河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H02J3/3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馈风机控制器参数辨识方法及装置,该参数辨识方法包括:根据参数待辨识的双馈风机控制器的结构确定对应的预设数学模型;采集所述双馈风机控制器在当前运行时段的多个输入输出数据;根据所述数学模型以及所述多个输入输出数据得到双馈风机控制器待辨识参数的初步辨识结果;根据预先采集的双馈风机控制器在历史运行时段的多个运行数据对所述待辨识参数的初步辨识结果进行调整,得到双馈风机控制器待辨识参数的最终辨识结果。本发明的双馈风机控制器参数辨识方法大大提高了参数辨识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2149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06260.4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变流器的并网系统调节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变流器的并网系统的阻抗矩阵和变流器的导纳矩阵,生成裕度指标模型;根据裕度指标模型确定导纳矩阵中的各矩阵元素的校正方向;根据各矩阵元素的校正方向校正矩阵元素,进而调节变流器的并网系统。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并网系统的影响,从系统回率矩阵出发给出具体变流器导纳元素的阻抗塑形方向,对采用的坐标系无特殊要求,并可基于量测数据得到。
-
公开(公告)号:CN11216353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63951.5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谐振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的振荡模式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目标电力系统的阻抗网络模型进行聚合,得到聚合阻抗模型;生成所述聚合阻抗模型对应的实部频率特性曲线和虚部频率特性曲线;根据所述实部频率特性曲线和虚部频率特性曲线,确定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振荡模式。本申请能够提高电力系统振荡模式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进而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54502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0363725.6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双馈风机接入弱电网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在有功功率调节范围内,调节预设的双机系统模型中风电机组的有功设定值,确定并网点电压达到低电压穿越阈值时的最大有功设定值;保持最大有功设定值不变,在无功功率调节范围内,调节无功设定值,确定并网点电压达到高电压穿越阈值时的最大无功设定值;将有功设定值与无功设定值置零,根据最大有功设定值、最大无功设定值及预设时间长度,调节有功设定值与无功设定值,采集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确定在线阻抗估计值,得到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关系表,以利用关系表进行双馈风机接入弱电网。本发明实现在弱电网下双馈风机顺利启动,避免提高有功功率时电网电压跌落导致机组进入低电压穿越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7215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11299.4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估设备接入对电能质量影响的责任量化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待评估目标设备以及选用的目标电能质量影响指标;根据设备接入节点与每个主动配电网其他节点相对于配电网台区变压器节点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设备接入节点对每个主动配电网其他节点的目标电能质量影响指标数值集合;将所有目标电能质量影响指标数值之和与主动配电网其他节点总数之比作为评估所述待评估目标设备的电能质量责任量化结果。所述装置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可迅速且较为准确的分析配电网内不同位置分布式新能源设备接入后对于电能质量影响的责任并易于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31102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424903.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佳林 , 王泽众 , 徐广达 , 李国武 , 马鑫晟 , 许竞 , 马原 , 龙飞 , 李雨 , 李烜 , 李蕴红 , 宗瑾 , 赵志宇 , 李维宇 , 蒋鑫 , 王亚娟 , 梁伟宸 , 易姝娴 , 余志森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人机自动目标居中与跟踪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所述系统包括目标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摄像头获取实时视频流,收集包含目标的图像和视频数据,并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标注,生成目标边界框和类别标签;目标跟踪模块,用于根据卡尔曼滤波器和匈牙利算法基于所述目标检测模块的输出在视频帧中持续跟踪所述目标的位置;模型预测控制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无人机的状态空间模型、优化问题公式以及约束条件;传感器模块用于获取无人机的状态信息并提供给所述模型预测控制模块;飞行控制模块,用于调整所述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和位置,使所述目标始终保持在所述摄像头视野的中心,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检测和稳定跟踪。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