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24168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410098213.2
申请日:2014-03-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包括总部级平台、省级平台和企业主站;所述总部级平台与省级平台通过电力信息内网的以太网和交换机实现信息交互和信息共享,所述企业主站通过无线运营商公网APN/VPN、安全接入平台和以太网与所述省级平台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具有结构划分清晰、运行性能卓越、业务扩展性强、运行维护风险低等优点,具备DSM(Demand Side Management,需求侧管理)目标责任考核、有序用电管理、需求响应、售电市场分析、用能服务、节能服务业务管理、用能采集管理、知识库管理等业务功能模块的模块化、分布式、智能化的综合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84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255208.1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系统备用容量决策方法,首先基于需求弹性估计出用户的缺电成本。系统备用成本由容量成本和实时调用电量成本两部分组成,分别根据容量成本和实时调用电量成本计算模型估计系统备用成本。再以用户缺电成本和系统备用成本之和最低为目标,考虑系统的功率平衡、备用容量最小值限制、发电机组出力及旋转备用的上下限和系统静态安全等约束条件,计算系统最优备用容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系统备用容量决策方法,将需求侧资源纳入备用资源考虑,可以有效降低发电侧的备用容量,提高系统设备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4905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510884553.2
申请日:2015-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H02J3/32 , H02J3/38 ,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系统用储能变流器双模式运行控制方法,判断储能变流器当前的运行模式;根得到并网模式下的电流控制指令及电流环指令;得到孤岛模式下电流控制指令及电流环指令;根据当前的电流环指令与检测电流的差值得到控制量,根据控制量对储能变流器进行控制。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简单有效,且双模式下均采用单电流结构实现了双模式下的快速响应。同时在并网/孤岛模式切换时仅需改变电流指令,且不需调整控制环中间变量即可实现平滑过渡;具有较好的模式切换性能;并且能够等效实现传统VCM-VSC控制模式的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和虚拟阻抗的稳态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576031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310562559.9
申请日:2013-11-13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效业务专用芯片及其应用方法,所述芯片包括电能计量模块、非电量采集模块、安全模块、PLC通信模块、射频通信模块和芯片内核;所述电能计量模块、非电量采集模块、安全模块、PLC通信模块、射频通信模块和芯片内核通过片内总线相连接;所述电能计量模块、非电量采集模块、安全模块、PLC通信模块、射频通信模块和芯片内核集成在一片芯片上,本发明在单一芯片内具备传感、测量、处理、通信、安全等功能,可以实现电量数据采集、电能质量分析、非电量数据采集、微功率无线或者PLC通信、数据安全加密等功能;且具有低成本、高性能、低功耗以及多功能集成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9677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09213.9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侧进行电力调控的方法,通过在配电网侧的聚合商处设定服务器,在用户群处设定虚拟控制器,实现对下级多个家庭用户的智能家居统一远程调控。通过对家居的状态控制已达到最终电网侧和用户侧两者之间的需求响应控制。本发明实施包括:用户侧实行电力调控模型搭建和调度算法。所属的模型搭建特征是基于智能家居类型简易分类,划分多种智能家居运行模式,给出在不同情况下家居运行方式所产生的能耗模型,虚拟控制器通过对家居所有的状态分析定量对每个用户划分权重,轮询统一调控,将最终所调控的信息反馈回至家居。
-
公开(公告)号:CN10586907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06532.7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用户电力负荷管理方法。某一区域内用户受工/商业工作性质影响,具备特殊的用电特性。但是目前的能源管控方法并没有考虑不同区域间的用电差异特性,而是采取统一管控的方式。针对该现状,研究区域用户能源管理和控制方法。所述区域用户能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某一区域内的用户负荷进行控制管理。由电力公司向用户发布可供选择的节能方案,用户择其一执行后,通过智能终端,如智能电表、交互式终端等,对区域/单点用户、关键设备或者分布式电源进行能耗数据采集,并对数据进行访问、转换、加载、连接、共享和一系列处理,从而分析用户行为,掌握区域用户用电特性,为电力公司筛选用户提供数据支撑,为制定区域用户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实现区域用户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节能的优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427191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21206.2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用电能效评估方法,包括:根据用户用电信息,确定用户用电能效评估指标体系;将所述用户用电能效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获取所述用户用电能效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建立用户用电能效改进物元可拓模型;对待评价用户用电能效进行评价;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建立了全面的用户用电能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赋权,以平衡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采用物元可拓模型对用户整体能效及各能效指标进行等级划分,实现对用户各层面的能效评估,为进行能量管理,挖掘节能潜力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356506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15651.0
申请日:2015-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 H02J3/38 , H02J3/16 , H02J5/00 ,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用连接变流器的控制方法,通过判断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目标运行模式;若目标运行模式为并网运行模式,则根据并网控制目标,判断并网运行模式下的直流母线电压变化值并控制连接变流器进行控制操作若目标运行模式为孤岛运行模式,根据孤岛控制目标,判断孤岛运行模式的低压交流侧与低压直流侧的过负荷及轻负荷状态并控制连接变流器进行控制操作。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简单、可靠且有效,在详细分析混合配电系统的并网和孤岛运行模式基础上,针对两种运行模式分别提出相应的连接变流器控制方法;避免了复杂的控制结构切换;且减小了运行损耗,易于工程实现;进而有效保证了目前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26079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85672.5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维负荷特性分析的大数据挖掘器,包括:所述电力用户用电行为模式分析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负荷特性指标分析模块、用电行为模式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分析模块和负荷曲线异常诊断模块,所述用电行为模式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分析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电力用户需求响应基线计算模块和需求响应潜力分析模块,所述电力用户需求响应基线计算模块连接所述电力用户需求响应效果评估模块,所述负荷曲线异常诊断模块连接所述突发事件负荷预测模块,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维负荷特性分析的大数据挖掘器,对大数据环境下电力用户的负荷特性进行了深入挖掘,为双向互动需求响应技术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持,充分发挥了其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882276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210340059.6
申请日:2012-09-13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能效监控方法,实现对电力用户侧用电负荷设备电源的接通与切断控制,同时可以结合电力用户侧用电负荷设备的用能情况,对用电负荷设备内的相关控制单元进行连续开合度控制,有级、无级调节,这样提高了需求响应控制的灵活性,在不影响电力用户基本生产生活,保证用电舒适度的前提下,进行了需求响应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