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自由度软体打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200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28310.2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吴德志 张扬

    Abstract: 一种多自由度软体打印装置,属于3D打印领域。包括高压发生器、接口电路、软体导管、供液装置、控制器和支架;高压发生器的RS485接口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接口电路相连,高压发生器与接口电路相连;高压发生器通过接口电路与软体导管上的柔性电极相连,控制器可直接控制高压发生器的输出值的大小,控制器通过接口电路控制高压发生器的开关,通过控制高压发生器的输出值的大小以及开关控制软体导管弯曲及伸长变形,以实现三维多自由度运动,供液装置与软体导管连接,用于运输打印流体,软体导管的底部柔性电极可实现瞬间调控流体的流量。纳米纤维结构加入,调控圆柱形侧壁介电弹性体局部的弹性模量,抑制软体导管非必要的变形。

    可设计线性灵敏度传感器半球形超弹性微结构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803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53163.X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设计线性灵敏度传感器半球形超弹性微结构的确定方法,传感器敏感单元层上的半球形微结构面直接与一接触电极接触,使得在施加压力后由超弹性体制成的半球形微结构会随之发生结构变形,改变接触电极和敏感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使得传感器电阻发生线性变化;其确定方法利用超弹性体变形的连续性假设,推导出单个微结构变形后的接触面面积及所产生的高度变化,进而根据多阶半球形微结构下法向受力分配平衡条件及预设变形阈值,计算出微结构不同阶梯尺寸、数量及布局,实现对采用超弹性材料作为压阻式传感器敏感层的设计确定,进行定量设计线性灵敏度的应用需求;该方法能够满足计算简便且准确率高的要求,实现传感器可设计线性灵敏度的目的。

    一种高性能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7095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37881.9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柔性压力传感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屏蔽层、上层柔性封装层、上电极层、复合纳米纤维薄膜介电层、下电极层、辅助电极、下层柔性封装层和下屏蔽层;复合纳米纤维薄膜介电层带图案化纤维微结构阵列和图案化低弹性模量微结构阵列;上屏蔽层设于上层柔性封装层上方;上电极层设于柔性封装层下方并共形贴附在一起;下电极层和辅助电极设于下层柔性封装层上;下屏蔽层设于下层柔性封装层下方;复合纳米纤维薄膜介电层设于上电极层与下电极层之间,设有纳米纤维的图案化微结构阵列和低弹性模量微结构阵列,提升传感器的量程、线性度和灵敏度等性能。适用于可穿戴电子、人机交互、飞机蒙皮等。

    含多级微纳结构器件的纳米纤维自支撑增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7819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280944.1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器件制造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微流控器件的制造方法:通过打印的方式沉积微/纳米纤维膜层,然后将筑型流体按照设定图案喷印至微/纳米纤维膜层并固化,以形成含筑型图案及微/纳米纤维膜的基本单元,按照此过程构建至少一层所述的基本单元。本发明能够大幅的节约微流控器的制造成本,为含有膜—腔、柱—腔、超细长孔道(通孔/盲孔)等内嵌多级微纳结构的宏器件制造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一种基于电流体动力喷印的微球谐振腔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32346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0900923.6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流体动力喷印的微球谐振腔制造方法,涉及光学微腔。将气管连接气泵,给金属储料管中提供熔体聚合物原料;在金属微通道的喷嘴处形成悬滴;将加热器与金属储料管紧密贴合,通过温度控制器调节金属储料管中熔体聚合物原料的温度,再将熔体聚合物原料中加入添加剂,打开高压电源开关,调节电极板电压到‑600V,悬滴由于电场力作用喷射到收集板上,将金属微通道的喷嘴与高压电源接地端联接,电极板与高压电源负压端联接,当高压电源输出规定电压时,金属微通道的喷嘴处液滴以熔体聚合物射流的形式喷印至收集板上,形成与收集板具有一定接触角的微液滴,降温固化后得固相的微球谐振腔。

    含多级微纳结构器件的纳米纤维自支撑增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7819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80944.1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器件制造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微流控器件的制造方法:通过打印的方式沉积微/纳米纤维膜层,然后将筑型流体按照设定图案喷印至微/纳米纤维膜层并固化,以形成含筑型图案及微/纳米纤维膜的基本单元,按照此过程构建至少一层所述的基本单元。本发明能够大幅的节约微流控器的制造成本,为含有膜—腔、柱—腔、超细长孔道(通孔/盲孔)等内嵌多级微纳结构的宏器件制造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一种可拉伸电子干扰变形免疫基材

    公开(公告)号:CN109704268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30248.2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拉伸电子干扰变形免疫基材,涉及柔性电子材料。设有核心基台、基底、薄壁梁,所述核心基台设置于镂空单元正中心并通过薄壁梁与基底连接,整体可拉伸电子干扰变形免疫基材被拉伸或弯曲等变形时薄壁梁的折叠结构展开和微应变避免核心基台产生应变;所述核心基台的上方用于放置电子部件;多个单元可按一定规律阵列排布。可完全避免基材拉伸、弯曲、扭曲等变形行为对核心基台的影响,保证了核心基台位置元部件的输出性能。互联导线可通过喷印或者气浮沉积等方式制造于该非共面结构基材上。

    微颗粒装填密度提升装置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5993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155781.6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微颗粒装填密度提升装置,涉及填料装填技术领域。设有激振器、放大器、固定夹具、升降台、固定杆、行程开关、机械手、丝杆、电动机和控制系统;装有固定夹具的激振器安装在升降台上,激振器与放大器相连,激振器的上方悬挂安装机械手,机械手与电动机相连;升降台由电动机、丝杠、行程开关和固定杆控制升降,固定杆上安装行程开关和电动机,丝杆一端与电动机相连,丝杆另一端与升降台连接,控制系统实现整个装置的自动控制。同时采用振动技术和旋转技术对填料盒进行处理,振动技术可以使较小颗粒填充于较大颗粒的间隙,从而减小孔隙率;旋转技术可以使微颗粒间呈规律性排列,从而减小颗粒间的空隙度,进一步提高装填率。

    一种螺旋光纤光栅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6294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900922.1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2123 G02B6/02176

    Abstract: 一种螺旋光纤光栅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涉及螺旋光纤光栅。装置设有直流电机、储料管、金属杆、加热器、温度控制器、微通道、电源、导电基底、平移台控制器和X-Y轴精密平移台。将静电纺丝原料加入储料管中,调节温度控制器加热,以去除原料中的水分,再调节温度到原料熔点;将金属杆插入熔体聚合物中并伸出微通道下出料口,调节直流电机转速直至针尖被熔体聚合物包裹,保证熔融液体稳定流出;打开电源开关,调节导电基底的电压到预设的负压,静电纺丝过程开始,在导电基底上收集得静电纺丝纤维,在沉积过程中温度降低固化,形成螺旋结构;通过平移台控制器使X-Y轴精密平移台带动导电基底运动,得到具有可控直径和螺距的螺旋光纤光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