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因校正电路结构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30904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810133570.2

    申请日:2008-0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26 Y02P80/112

    Abstract: 一种功因校正电路结构,其具有一电感元件、一电容元件、一开关元件以及一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产生一周期控制信号控制开关元件切换,从而控制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感电流,该功因校正电路还包括一谐波调变单元以及一波形调变单元,其中谐波调变单元产生一谐波信号,波形调变单元则取得一反馈信号以及谐波信号,并根据谐波信号的相位将反馈信号调变产生一谐波驱动信号,控制单元则根据谐波驱动信号以调变周期控制信号的周期宽度,从而使电感电流峰值也具有谐波成份,降低输入电力的功率峰值,达到延长电容元件的寿命,并且可选用电容值较小的电容元件而具有成本较低的优点,进而解决已知功因校正电路因电容元件衰退而损坏的缺陷。

    采用无源辅助网络的零电压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1604917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33613.4

    申请日:2009-06-24

    Inventor: 陈武 阮新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33 Y02B70/1441 Y02B70/1491

    Abstract: 本发明的采用无源源辅助网络的零电压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其结构包括直流电源(Vin)、第一逆变桥臂(1)和第二逆变桥臂(2)、谐振电感(3)、隔离变压器(4)、辅助电感(5)、分压电容电路(6)、整流及滤波电路(7),还包括一个原边辅助绕组(N3),原边辅助绕组(N3)、辅助电感(5)以及分压电容电路(6)组成无源辅助网络。该直流变换器不仅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且为滞后桥臂开关管实现零电压开关提供的能量与负载电流相关,负载较重时,辅助电感中存储的能量较少,随着负载的减轻,辅助电感中存储的能量逐渐增加。因此一方面可以减小在负载较重时由辅助网络带来的损耗,另一方面在负载较轻时可以实现滞后桥臂开关管的ZVS。

    零电压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0561840C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610096758.5

    申请日:2006-10-13

    Inventor: 阮新波 陈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91

    Abstract: 一种零电压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属电能变换装置的直流变换器,该直流变换器包括直流电源(Vin)、两个逆变桥臂(1)和(2)、谐振电感(3)、隔离变压器(5)、整流及滤波电路(6),其特征在于隔离变压器(5)除了原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2)外,还增加了一个辅助绕组(n3),辅助绕组(n3)一端与原边绕组(n1)相联且在联结点处引出两个箝位二极管构成箝位电路(4),辅助绕组(n3)另一端与谐振电感(3)相联。该变换器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可消除输出整流管的反向恢复引起的电压振荡,降低输出整流管的电压应力,可有效地快速减小流过箝位二极管中电流,提高变换效率,改善箝位二极管在轻载情况下的工作条件。

    零电压开关复合式全桥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0539374C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610096759.X

    申请日:2006-10-13

    Inventor: 阮新波 陈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91

    Abstract: 一种零电压开关复合式全桥三电平直流变换器,属电能变换装置的直流变换器。该直流变换器包括直流电源(Vin)、由三电平逆变桥臂(1)与两电平逆变桥臂(2)组成桥式电路,隔离变压器(3)、谐振电感(4)、整流及滤波电路(6)。其特征在于隔离变压器原边,增加了一个辅助绕组,将原边绕组一端与三电平逆变桥臂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连于辅助绕组的一端,两个箝位二极管(Dc1、Dc2)分别连于变换器直流输入的正、负母线,构成箝位电路(5),辅助绕组的另一端与谐振电感一端相连接,而谐振电感另一端与两电平逆变桥臂输出端相连。这种变换器适合于宽输入电压场合,可快速减小流过箝位二极管中电流,减小损耗,同时改善在轻载情况下箝位二极管的工作环境。

    混合式三电平谐振直流变换器及双移相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18017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19318.4

    申请日:2007-01-15

    Inventor: 金科 阮新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91

    Abstract: 一种混合式三电平谐振直流变换器及双移相控制方法,属于直流变换器。该直流变换器由输入分压电容(1)、三电平桥臂(2)、两电平桥臂(3)、谐振网络(4)、隔离变压器(5)、整流滤波电路(6)组成,该直流变换器采用双移相控制,其特点是三电平桥臂的开关管电压应力只有输入电压的一半;所有开关管可以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零电压开关;输出整流二极管实现零电流开关,而且其电压应力仅为输出电压;可以工作在三电平和两电平模式,在很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内高效工作;输入电流纹波和输出滤波器可以减小,该变换器尤其适合于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应用场合。

    零电压零电流开关PWM组合型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988348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610098273.X

    申请日:2006-12-08

    Inventor: 刘福鑫 阮新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91

    Abstract: 一种零电压零电流开关PWM组合型三电平直流变换器,属于直流变换器。该直流变换器由输入分压电容(1)、半桥三电平变换器(2)、全桥变换器(3)、隔离变压器(4)、整流及滤波电路(5)组成,其特点是由半桥三电平变换器和全桥变换器组合而成,所有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均为输入电压的一半;通过变压器副边电压的叠加可以大幅度降低副边整流电压波形中的高频分量,从而减小输出滤波电感,提高动态性能;它可在宽输入电压和宽负载范围内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和零电流开关,并且可以降低副边整流管的电压应力,该变换器尤其适用于输入电压高且范围宽的场合。

    新型单级功率因数校正交/直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14987C

    公开(公告)日:2003-07-16

    申请号:CN00119043.1

    申请日:2000-10-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12

    Abstract: 一种新型单级功率因数校正交/直(AC/DC)变换器,包括输入滤波整流电路、PFC级变换器和DC/DC级变换器。其特点是在正激式、反激式或半桥式功率因数变换器上添加了两个变压器T1绕组(N1、N2),即绕组(N1)的异形端与绕组(N2)的同名端分别与输入滤波整流电路输出端的正、负极相连,绕组(N1)的同名端,绕组(N2)的异名端分别与二极管(D1与D2)的阴极同时连于升压电感(LB)的一端,另一端连于储能电容(CB)正极,其负极与绕组(N2)的同名端相连。

    新型单级功率因数校正交/直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286523A

    公开(公告)日:2001-03-07

    申请号:CN00119043.1

    申请日:2000-10-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12

    Abstract: 一种新型单级功率因数校正交/直(AC/DC)变换器属AC/DC变换器,包括输入滤波整流电路、PFC级变换器和DC/DC级变换器。其特点是在正激式、反激式或半桥式变换器上添加了两个变压器T1绕组(N1、N2)通过两个二极管(D1、D2)正向串联后跨接于输入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升压电感LB连接于两个二极管D1、D2负端连接点与储能电容CB正端之间。本变换器能提高输入功率因数,使输入电流满足谐波要求,降低储能电容上的电压,从而降低器件的电压应力。

    一种基于并网逆变器系统的对称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345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83017.7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并网逆变器系统的对称控制方法,该方法中锁相环对坐标变换后的d轴和q轴PCC电压同时减去稳态值,然后将误差送入锁相环调节器并进行积分,分别得到d轴和q轴的输出k和θ,并分别作用坐标变换中的伸缩变换和旋转变换,实现控制过程坐标变换中d轴和q轴的对称;功率控制环用于输出所述并网电流基准,在所述功率控制环的功率基准中加入伸缩变换函数,对功率基准做伸缩变换,同时在功率计算模块设置功率前馈对输出功率重塑,得到对称的功率控制环。本发明实现了三相并网逆变器系统数学模型的简化,使得稳定性分析过程更为简洁,对于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四管Buck-Boost PFC变换器控制方法和控制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90105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54003.3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管Buck‑Boost PFC变换器控制方法和控制电路,通过调节开关管Q1的占空比实现输出电压的灵活选择,通过将二极管替换成开关管使得电感电流可以反向流动,实现所有开关管的ZVS,并使用PWM加移相控制方式,实现电感电流脉动和有效值最小化。本发明充分考虑到变换器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宽范围变化的特点,可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并实现PCRM和PDCM的最优工作模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