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994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25183.0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阴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钠离子电池阴极材料的化学式为NaxMnyM1‑yO2,其中,0.65≤x≤0.85,0<y≤0.9,M为Ti、V、Cr、Fe、Co、Ni、Cu、Zn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钠盐、锰源、M源混合球磨,得到前驱体混合物;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前驱体混合物在空气中煅烧,反应结束后,将其置于氮气气氛下加热后得到产物;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产物球磨、过筛后即可得到钠离子电池阴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钠离子电池阴极材料,通过控制钠含量和煅烧温度生成P2/O3复合相结构,且P2/O3型复合相结构中的O、P堆垛在长程方向是无序的,具有抑制不可逆相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6063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978676.2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多孔材料制备领域。一种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芳纶纤维、氢氧化钾、二甲基亚砜混合搅拌得到芳纶纳米纤维分散液;芳纶纳米纤维分散液用滴液设备逐滴滴入凝固浴中,形成湿凝胶球;湿凝胶球放入老化液中老化,再经过冷冻干燥得到气凝胶球;气凝胶球置于管式炉中,在气氛保护下加热,然后冷却,得到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球。
-
公开(公告)号:CN112209733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011122849.8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C04B38/00 , C04B35/524 , C04B35/622 , B33Y50/00 , B33Y70/10 , B33Y80/00 ,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基宽频电磁波吸收蜂巢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步骤蜂巢超材料采用碳纳米管和光敏树脂作为浆料,然后利用三维全波电磁场仿真技术模拟仿真出超材料结构,再采用光固化打印技术SLA将浆料进行实物打印制备;最后在氮气氛围中进行煅烧处理,得到具有蜂巢结构的碳纳米管基宽频电磁波吸收蜂巢超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可有效地降低3D打印制备超材料吸波结构的技术难度和原料成本,并避免不必要的原料使用造成的成本提高;可以在兼顾超材料吸波剂功能性的基础上,提高周期性超材料吸波结构接触点的牢固性和接触位点的精准度,并缩短增材制造的周期;制备的蜂巢超材料吸波材料在2‑18 GHz范围内具有超宽的有效电磁波吸收频段。
-
公开(公告)号:CN11515950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894099.9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波吸收材料领域的一种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先将芳纶纤维、氢氧化钾分散在二甲基亚砜得到芳纶纳米纤维分散液,经过滴液装置将分散液逐滴滴入凝固浴中获得湿凝胶球,经过老化、冷冻干燥得到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球;步骤二:将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球置于管式炉中,按照1~5℃/min的升温速率将温度升至600~1000℃并保温1~3h,然后自然降温,得到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微球。本发明得到的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微球的核壳结构可以使电磁波次序进入和衰减,增强阻抗匹配性能和电磁波反射与散射;本发明得到的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微球的最小反射损耗值在厚度为3.1mm时达到‑51.89dB,厚度为3.65mm时最大有效吸收带宽为8.88GHz。
-
公开(公告)号:CN11515547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978640.4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01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序碳‑聚硅氧烷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属于气凝胶材料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以氧化石墨烯为基本构筑单元,采用取向冷冻技术,实现了有序各向异性的碳基气凝胶,以硅氧烷为硅源,采用浸渍工艺结合原位溶胶凝胶策略制备了有序碳‑聚硅氧烷复合气凝胶,解决了碳基气凝胶强度低、疏水性差、隔热温区窄等问题,开发出高强高弹、宽温域超级隔热、超疏水的有序碳‑聚硅氧烷复合气凝胶材料。所述的气凝胶在微滴传输、智能流体可控界面、极端高温及低温环境下热管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456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44850.9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C04B35/589 , C04B35/596 , C04B35/571 , C04B35/577 , C04B35/622 , H01Q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CN陶瓷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吸波材料领域。通过合成ZIF‑67,将其与聚硅氮烷前驱体进行交联,并在氮气、氦气、氩气氛围下热解得到ZIF‑67/SiCN陶瓷吸波剂。ZIF‑67的引入有效降低聚合物转化陶瓷的结晶温度,在促进陶瓷内部微结构原位生成碳化硅、氮化硅和结晶碳等纳米结晶相的同时,会形成金属硅化物等其他的高介电纳米相,在陶瓷内部形成多相层次微结构。低介电的PDC‑SiCN可以作为良好的基材有利于电磁波进入材料内部,而SiCN陶瓷基体中纳米晶相和乱层碳的存在可以实现多异质界面极化、偶极极化和传导损耗能力的提高。本发明制得的SiCN陶瓷吸波剂可以同时兼顾在超低厚度下的宽频有效吸收和低频下的超低反射损耗,为高性能陶瓷吸波材料的研制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315365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081860.7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C04B35/571 , C04B35/622 , C04B35/624 , C01B32/97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气凝胶领域,公开了一种碳化硅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对苯二甲醛、氨基硅烷、有机硅氧烷、醋酸、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经过有机硅烷水解共缩聚反应得到聚硅氧烷湿凝胶;(2)将步骤(1)得到的聚硅氧烷湿凝胶经过老化和真空干燥获得聚硅氧烷气凝胶;(3)将步骤(2)得到的聚硅氧烷气凝胶在氩气氛围下以1‑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1400‑1600℃高温热处理2‑5h,得到块状碳化硅气凝胶。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结合真空干燥制备有机桥联半倍硅氧烷气凝胶前驱体,再经过一步高温碳热还原过程得到了结晶性好、物相单一、结构完整的块状碳化硅气凝胶。
-
公开(公告)号:CN11537975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11427.2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IF‑67衍生Co@C/RGO双层吸波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六水合硝酸钴、2‑甲基咪唑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甲醇中,搅拌后陈化,得到陈化液;将氯化铜和氧化石墨水溶胶加入甲醇中,超声分散,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加入陈化液中,剧烈搅拌,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进行抽滤,得到附着ZIF‑67/GO双层膜的抽滤膜,干燥,得到干燥后的ZIF‑67/GO双层膜;将干燥后的ZIF‑67/GO双层膜高温处理,得到ZIF‑67衍生Co@C/RGO双层吸波薄膜。本发明解决ZIF‑67因静电作用强而相互排斥难以形成均匀薄膜的问题,改善现有吸波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27615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080020.9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C04B35/58 , C04B35/622 , C04B35/624 , C09K3/00 ,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气凝胶领域,公开了一种SiOCN陶瓷气凝胶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对苯二甲醛、有机硅氧烷、氨基硅烷、醋酸、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经过有机硅烷水解共缩聚反应得到聚硅氧烷湿凝胶;(2)将步骤(1)得到的聚硅氧烷湿凝胶经过老化和真空干燥获得聚硅氧烷气凝胶;(3)将步骤(2)得到的聚硅氧烷气凝胶在氩气或氮气氛围下以1‑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800‑1200℃高温热处理1‑3h,得到块状SiOCN气凝胶。本发明极大地简化了SiOCN气凝胶的制备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工艺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本发明采用的原料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空气和水份不敏感,极大地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15950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94099.9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波吸收材料领域的一种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先将芳纶纤维、氢氧化钾分散在二甲基亚砜得到芳纶纳米纤维分散液,经过滴液装置将分散液逐滴滴入凝固浴中获得湿凝胶球,经过老化、冷冻干燥得到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球;步骤二:将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球置于管式炉中,按照1~5℃/min的升温速率将温度升至600~1000℃并保温1~3h,然后自然降温,得到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微球。本发明得到的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微球的核壳结构可以使电磁波次序进入和衰减,增强阻抗匹配性能和电磁波反射与散射;本发明得到的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微球的最小反射损耗值在厚度为3.1mm时达到‑51.89dB,厚度为3.65mm时最大有效吸收带宽为8.88GHz。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