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014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11101.5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清华大学
Inventor: 李顺 , 陈磊 , 付聪 , 纪昊含 , 包博 , 闵勇 , 张水平 , 徐飞 , 涂炼 , 谢祥中 , 陈奕兴 , 杨韵 , 左剑 , 段秦尉 , 徐春华 , 陈卉灿 , 刘宇 , 易杨 , 陈奎烨 , 陈兴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功率扰动分担量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适用于混合电力系统,混合电力系统包括构网型设备和跟网型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将混合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扰动节点,作为目标功率扰动节点;将混合电力系统产生功率扰动的过程,划分为多个不同阶段,其中,多个不同阶段包括功率扰动分配阶段、惯量响应阶段、频率调解阶段和稳态阶段;基于目标功率扰动节点,确定混合电力系统在每一阶段的设备功率扰动分担量。本发明能够准确确定在发生功率扰动的过程中,混合电力系统在不同阶段时的设备功率扰动分担量,从而能够提高混合电力系统设备功率扰动分担量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9163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0481506.9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热网热量传输动态特性的电热协调调度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建立电热协调调度模型;基于热网热量传输动态特性和多级换热过程建立约束条件;获取决策变量当前取值,并根据决策变量当前取值和约束条件,通过电热协调调度模型计算得到目标变量当前取值;基于设定的调度条件确定目标变量的目标区间;根据目标变量当前取值与目标区间的相对关系,反馈调节决策变量,从而实现电热协调调度;明确了考虑热网传输特性对于目标变量的影响;本发明基于多级换热过程建立热量传输约束,细化了电热协调调度模型的考量因素,能够使得模型优化结果更为可靠、模型兼容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23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1302178.8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的频率响应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电力电子设备的频率响应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建立用于电力电子设备频率响应控制的传递函数,并以电力电子设备的最大频率偏差最小且输出有功功率峰值最低为目标,确定传递函数中比例系数和时延系数的最优值组合,充分考虑了电力电子设备功率输出灵活的优势,利用该传递函数可以在电力电子设备输出有功功率更低的基础上实现更优的调频效果,从而改善了电力电子设备的调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07589.9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IPC: H02J3/24 , H02J3/14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段式B系数设置方法及相关组件,该方法包括:根据电网的频率偏差,确定电网的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包括正常状态、扰动较小状态和扰动较大状态;在电网处于正常状态或扰动较小状态的情况下,根据电网的自然频率响应特性系数设置B系数;在电网处于扰动较大状态的情况下,根据电网的调节能力系数设置B系数。本发明的方法,使得在系统正常运行与小扰动时B系数的分配以公平合理为原则,在大扰动时B系数的分配以频率安全为原则,使得系统在保证频率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公平的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5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46318.5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涉网稳定性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网系统的运行参数;电网系统包括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VSC,VSC包括功率控制外环模块、电流控制内环模块及接入所述电网系统的传输线路;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得到所述VSC的主导振荡模式角频率及相位修正量;根据所述主导振荡模式角频率、所述相位修正量、所述传输线路对应的第一解析计算式、所述电流控制内环模块对应的第二解析计算式及所述功率控制外环模块对应的第三解析计算式,得到目标阻尼;根据所述目标阻尼,对所述VSC进行涉网稳定性分析。采用本方法能够量化电网系统的结构参数和VSC的控制参数对VSC涉网稳定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77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397274.8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频率安全领域,提供一种风储协同一次调频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风机,包括:在一次调频的过程中,实时获取当前需求调频功率以及风机的当前转速;基于当前需求调频功率、预设的储能调频功率限值以及风机的当前转速,确定储能设备的当前出力状态;若当前出力状态为满发状态时,基于当前需求调频功率与储能调频功率限值的比较结果,控制风机参与调频或进行转速恢复;若当前出力状态为非满发状态时,控制风机按照预设模式运行或退出调频。本发明有效保证了一次调频的有效性,提高了电网的频率响应特性,且整个过程中风机无需与储能设备进行通讯,也无需对风机和储能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的控制器,降低了对设备间通讯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4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49788.5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调频领域,提供一种风电场调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风机减载运行的情况下,当频率发生变化时,基于频率变化量、同步机功率‑频率特性系数以及原动机时间常数,确定风机一次调频所需的额外输出功率;以风机减载运行时参考电磁功率和额外输出功率之和为目标电磁功率,控制风机;根据频率变化量,通过调节风机的桨距角,控制风机的机械功率与目标电磁功率平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次调频的效果不佳的问题,实现了基于变桨减载的一次调频,利用风机转子动能、减载备用两者各自的调频特性,实现两者的协调配合、优化互补,利于最大化利用调频资源,实现最低频率和稳态频率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839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352217.X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鑫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力调节的分体空调和冷水机组远端响应及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电力系统下发的电网调峰、调频的调节需求;获取分体空调和大型冷水机组的当前运行信息;根据调节需求和当前运行信息,生成相应的优化运行计划,进而生成新的考虑电网调节需求的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分体空调和大型冷水机组的运行状态,并据此结合预设修正模型进行运行状态动态调整。该方法通过在本地端空调端嵌入电力调节响应及控制模块,使海量空调负荷能够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参与电力调节,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配网可调节温控型空调、制冷负荷的可调节能力利用不充分的缺陷,从而实现对海量分散空调负荷的快速、准确感知与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8110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415708.4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台区智能终端的新型配电网联邦调控方法,包括:获取分布式光伏发电数据与用户负荷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及多种负荷的运行数据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基于所述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进行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生成发电功率预测数据;根据多种负荷的运行数据建立负荷可塑性评估模型,生成可塑性评估方案;基于所述发电功率预测数据和所述可塑性评估方案,生成对台区智能终端装备开展分布式源荷储综合协调运行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台区内负荷进行“自治”调度、台区间进行“互济”调度、配电网整体进行“协同”调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配电网络波动性与随机性较大导致配电网运行压力大、风险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3315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06409.4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储联合参与一次调频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电网侧发生扰动时,确定电网侧的扰动类型;若扰动类型为第一扰动时,控制储能设备进行一次调频,若扰动类型为第二扰动时,控制储能设备和火电机组进行一次调频;其中,储能设备设置在电源侧,第二扰动的扰动强度大于第一扰动的扰动强度;储能设备和火电机组是在满足自身的最大可增发功率的当前值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约束条件进行一次调频的。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调频资源的浪费,同时,能够在满足自身性能需求的同时,有效提高一次调频的有效性,且灵活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