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聚光芯片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30930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15812.7

    申请日:2014-1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 G01J3/12 G02F1/1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聚光芯片。该芯片包括圆柱形的液晶调相架构,其包括液晶材料层,依次设置在液晶材料层上表面的第一液晶初始取向层、第一电隔离层、图形化电极层、第一基片和第一红外增透膜,以及依次设置在液晶材料层下表面的第二液晶初始取向层、第二电隔离层、公共电极层、第二基片和第二红外增透膜;图形化电极层由圆形导电膜和同心设置在圆形导电膜外围的至少一个圆环形导电膜构成,圆形导电膜的直径大于与其相邻的圆环形导电膜的径向宽度;在圆环形导电膜为多个时,多个圆环形导电膜依次设置在圆形导电膜的外围,且其径向宽度递减。该芯片对红外波束的聚焦效能高,光场适应性好,体积和质量小,易与其它光学光电机械结构耦合。

    基于电控液晶双模微透镜的控光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4330929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14319.3

    申请日:2014-1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9 G02F1/13306 G02F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控液晶双模微透镜的控光芯片。该芯片包括面阵电控液晶双模微透镜;其包括液晶材料层,依次设置在液晶材料层上表面的第一液晶初始取向层、第一电极层、电绝缘层、第二电极层、第一基片和第一增透膜,以及依次设置在液晶材料层下表面的第二液晶初始取向层、公共电极层、第二基片和第二增透膜;第一电极层由其上布有m×n元阵列分布的圆孔的一层匀质石墨烯膜构成,公共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分别由一层与第一电极层同质的匀质石墨烯膜构成。该芯片能执行波束的阵列化光汇聚或光发散变换操作,具有光学波束调变能力强,电光性能优越,环境适应性好,易与其它光学光电机械结构匹配等特点。

    一种基于电控液晶平面微透镜的波前控制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4298026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77290.6

    申请日:2014-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09 G02F1/13306 G02F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控液晶平面微透镜的波前控制芯片。芯片包括面阵电控液晶平面微透镜,其包括液晶材料层,依次设置在液晶材料层上表面的第一液晶初始取向层、图形化电极层、第一基片和第一增透膜,以及依次设置在液晶材料层下表面的第二液晶初始取向层、公共电极层、第二基片和第二增透膜;公共电极层由一层匀质导电膜构成;图形化电极层由m×n元阵列分布的子电极构成,每个子电极均由绕圆周呈十字叉型均匀分布的四个条状导电膜构成,单个子电极内的各条状导电膜互不接触。本发明能实现波前的受控调变、凝固、检录、搜索或跟踪以及复杂波前的构建,易与其它光学光电结构以及电子和机械装置耦合,环境适应性好。

    一种液晶基红外波束偏振控制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4298024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77153.2

    申请日:2014-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基红外波束偏振控制芯片,包括芯片壳体(4)以及位于该芯片壳体(4)内的阵列化液晶偏振控制结构(3);芯片壳体(4)上设置有第一驱控信号输入端口(1),第二驱控信号输入端口(2),第三驱控信号输入端口(5),第四驱控信号输入端口(6)。红外光波进入芯片的阵列化液晶偏振控制结构后,按照液晶偏振控制结构的阵列规模和排布情况被离散化为子波束阵。子波束与受控电场激励下的液晶分子相互作用,被执行水平、垂直、45°和135°等取向上的相位延迟操作再经合束得到特定偏振态的透射波束。本发明的液晶基红外波束偏振控制芯片结构紧凑,可进行红外波束偏振态的电控构建、凝固或调变。

    一种双路电压信号驱控的面阵电控液晶光发散微透镜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4298023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76828.1

    申请日:2014-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09 G02F1/13306 G02F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路电压信号驱控的面阵电控液晶光发散微透镜芯片,包括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第一驱控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二驱控信号输入端口,面阵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为m×n元,其中,m、n均为大于1的整数,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采用液晶夹层结构,且下上层之间顺次设置有第一基片、共地电极层、第一液晶定向层、液晶层、第二液晶定向层、顶面图案化电极层、顶层电极间绝缘层、顶面电极层、第二基片,共地电极层和顶面电极层分别固定在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上,顶面图案化电极由m×n个孔有序排布构成。本发明结构紧凑,通过独立加载双路驱控信号快速构建微光孔阵光场并可对其作进一步精细修形,易与常规光学光电机械结构耦合,环境适应性好。

    混合集成面阵液晶微透镜与红外探测器的波前测量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2853919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10312447.3

    申请日:2012-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集成面阵液晶微透镜与红外探测器的波前测量芯片,包括陶瓷外壳和金属散热板,陶瓷外壳后部设置于金属散热板顶部,还包括驱控与波前预处理模块、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以及面阵电控液晶微透镜,驱控与波前预处理模块、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以及面阵电控液晶微透镜同轴顺序设置于陶瓷外壳内,驱控与波前预处理模块设置于陶瓷外壳后部与金属散热板连接处,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设置于驱控与波前预处理模块顶部,每单元电控液晶微透镜与多个顺序排列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构成的子红外探测器阵列对应。本发明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覆盖多个红外谱段,具有红外波前的测量范围大、精度高、目标与环境适应性好等特点。

    电扫描双通光孔径焦点可摆动液晶微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4357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35104.0

    申请日:2013-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扫描双通光孔径焦点可摆动液晶微透镜,包括上玻璃衬底、PI定向层、上玻璃衬底ITO透明上电极、上玻璃衬底ITO透明下电极、液晶层、多个玻璃间隔子、下玻璃衬底以及下玻璃衬底ITO透明上电极,上玻璃衬底的正反两面分别镀有ITO透明电极,下玻璃衬底的一面镀有ITO透明电极,上玻璃衬底正反两面的ITO透明电极分别都为具有四个呈十字形对称排列的子电极,上玻璃衬底正反两面的上下电极中心圆孔圆心对齐,上玻璃衬底正反两面的上下电极图案错开45度,PI定向层是镀在上玻璃衬底的下ITO透明下电极和下玻璃衬底的ITO透明上电极上。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光孔径固定不可变以及图案电极易发生串扰,焦点摆动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一种红外图像与波前双模一体化成像探测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3512668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19820.X

    申请日:2013-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图像与波前双模一体化成像探测芯片,包括:陶瓷外壳、金属支撑与散热板、驱控与预处理模块、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以及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驱控与预处理模块、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以及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同轴顺序设置于陶瓷外壳内,陶瓷外壳后部设置于金属支撑与散热板顶部,驱控与预处理模块设置于陶瓷外壳后部与金属支撑与散热板连接处,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设置于驱控与预处理模块顶部,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设置于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顶部,并通过陶瓷外壳面部开孔其光入射面裸露出来,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包括M×N个单元微透镜。本发明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易与常规红外光学系统兼容或耦合,目标和环境适应性好。

    一种红外立体成像探测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3512666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08366.8

    申请日:2013-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立体成像探测芯片,包括陶瓷外壳、金属支撑与散热板、驱控和红外图像预处理模块、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以及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驱控和红外图像预处理模块、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以及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同轴顺序设置于陶瓷外壳内,陶瓷外壳后部设置于金属支撑与散热板顶部,驱控和红外图像预处理模块设置于陶瓷外壳后部与金属支撑与散热板连接处,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设置于驱控和红外图像预处理模块顶部,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设置于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顶部,并通过陶瓷外壳面部开孔将其光入射面裸露出来。本发明具有通过单光敏芯片并行探测目标的立体图像信息、易与常规红外光学系统兼容、目标和环境适应性好的特点。

    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
    6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38619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72921.2

    申请日:2009-11-27

    Abstract: 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属于红外遥感光学系统,解决现有图谱合一装置光路布局受到限制,整个设备体积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扫描转镜、双波段红外光学镜头、光谱仪、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器,双波段红外光学镜头由红外窗口、分光镜、中波镜头、长波镜头组成;扫描转镜位于红外窗口上方,红外光纤将中波镜头输出的红外光传输到光谱仪,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位于长波镜头输出光轴上,光谱仪和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输出信号通过传输电缆送至信号处理器。本发明体积小、集成度高、使用方便、灵活,对外部景物双波段观测,能够实现对目标的自动扫描、辨识和跟踪,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导弹红外制导、大气污染及有毒气体遥测等军事或民用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