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0103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59881.5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CD相机的信息模拟与效应仿真方法,通过对航天CCD遥感相机系统信号传递过程的分析,构建各环节有效信号和噪声信号的模型,最终得到相机系统的信号实际总输出,从而更贴近真实的实现CCD遥感相机的信号传递模拟。本发明所述的信号传输与效应分析方法,充分考虑了相机分系统各子模块的工程研制实际和参数设计,建立了更符合信号传输控制的模型结构,相比于传统有效信号与噪声独立建模的分析方法,具有符合性更强和更准确直观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39574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164981.5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时空谱一体化光学遥感成像物象映射方法,包括:定义坐标系;探测器到物方几何映射;物方到探测器的光谱辐射映射与积分;添加空间响应;时间维度积分;光电转换;A/D转换;探测器量化值到图像DN值转换。本发明可综合模拟成像链路各个环节各个因素对几何像质、光谱像质、辐射像质的影响,可以模拟任意平台、任意模式下的光学遥感成像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06781430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611015540.2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灵敏度红外遥感器性能测试装置,其采用温度均匀性、稳定性极高的液体槽辐射源与高精度电桥、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组合,实现红外定标辐射源的非均匀性优于0.005℃,可精确测量的温度稳定度优于0.01℃的性能指标。本发明相比于现有黑体产品辐射均匀性、稳定性更好,可降低测试过程中各类不利因素对测试结果精确性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满足灵敏度越来越高的各类红外遥感器的性能测试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87356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810622423.5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偏视场微光相机遮光罩的设计方法,涉及航天遥感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计算偏视场微光相机遮光罩的抑制比δ;步骤(二)、计算偏视场微光相机遮光罩的长度L;步骤(三)、根据偏视场微光相机偏视场的上边界为LUp1;计算遮光罩的上边界LUp2;步骤(四)、根据设定偏视场微光相机偏视场的下边界为LDw1;计算遮光罩的下边界LDw2;步骤(五)、根据步骤(三)和步骤(四)的计算结果,完成遮光罩的建模;本发明实现了微光相机高灵敏度度、大动态范围的成像要求,并可应用于星敏感器相机遮光罩的设计中,具有较高的可移植性和通用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6526575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900400.7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IPC: G01S7/486
Abstract: 一种用于量子增强激光探测的脉冲时间同步系统包括激光主光源(1),延时单元(2),时间同步监测探测器(3),数字锁相单元(4),以及同步控制单元(5)。本发明系统通过数字锁相单元(4)的反馈信号来指导延时单元(2)进行高精度的光脉冲延时,能够解决量子增强激光探测时泵浦光、信号光、本振光三者需同时满足时间同步和保持脉冲相干特性的问题,延时单元(2)采用光纤或者法布里‑玻罗干涉腔进行固定延时调制,体积小且集成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819719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167263.6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IPC: G01C21/24
Abstract: 一种面向X‑ray脉冲星导航定位的探测器系统,包括M行N列矩阵排布的探测器模块、焦面电路板(5)和信号电路板(7),M和N均为正整数。探测器模块包括曲面MPO镜头(1)和Si探测器(3),Si探测器(3)位于曲面MPO镜头(1)的球心处并且同光轴,焦面电路板(5)对应一个或者多个探测器模块。来自脉冲星的X射线入射至曲面MPO镜头(1),然后汇聚到Si探测器(3)上,Si探测器(3)将X射线光子转换成电子,焦面电路板(5)将Si探测器(3)上的电子转化为电信号,信号电路板(7)将各路电信号进行整形、放大和AD转换,然后输出给图像采集设备。本发明可根据探测面积或信噪比需求对模块进行拼接,对视场内的X射线进行有效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89819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260194.3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超材料的中红外波段超薄平板透镜,包括圆形氟化钡平板基底;圆形氟化钡平板基底上刻有V字形金属棒结构,V字形金属棒结构上镀有金膜;所述V字形金属棒结构上分别把不同相位的V字形金属棒结构排列于不同半径r处,不同V字形金属棒结构沿径向排布,形成同心环;其中,每个同心圆环上排布的V字形金属棒结构相同。本发明首次提出利用16组V字形金属棒结构连续调控相位的方法,利用光刻与镀膜结合的方法加工中红外波段的平板透镜,与传统凸透镜相比,通过V字形金属棒结构相位调控替代传统曲面的傅里叶变换功能,该透镜具有超薄和平板的特征,从而大大降低了重量与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3472580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383131.8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压缩光学的光束穿舱系统,该系统包括压缩光学系统、穿舱通道,穿舱通道包括近紫外-可见-中波红外窗口和长波红外窗口两个通道;系统工作时,首先通过压缩光学系统将大口径的入射平行光压缩成小口径的出射平行光,并通过穿舱通道将小口径的出射平行光从非密封舱引到密封舱内,实现小口径平行光的穿舱,航天员密封舱内参与工作。利用光束穿舱系统可以将大口径入射平行光以小口径平行光引导舱内,大大降低了航天员出舱操作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3064171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210380276.8
申请日:2012-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高分辨率大视场光学成像系统,采用共用主镜、微透镜阵列、探测器阵列的成像系统结构。共用主镜采用单心球镜结构,共用主镜中心为一球镜,两侧分别包覆有2片弯月形透镜;入射光线分别通过共用主镜、微透镜阵列,最终到达探测器阵列上成像,通过计算成像技术对各子图像进行图像复原(消除球差对图像像质的影响),将各个子图像进行配准复合后获得一幅完整的清晰图像。本发明结构形式简单,视场理论上能达到180°,且全视场具有一致分辨率,结合计算成像后期图像处理技术,系统分辨率理论上能接近衍射极限。本发明具有超大视场、高分辨率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空间目标大范围搜索及发现、平流层空中监视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