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零件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78439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10019824.9

    申请日:2013-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 H01R13/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零件,使端子零件的成品率提高。在方筒部(2)的顶板(8)的延伸端缘部一边保持板厚一边向方筒部的内侧敲击而形成敲击部(19)。该敲击部的内表面处于与顶板侧触点部(18)的突出端的高度位置等高的位置,且使敲击部的外表面与所述触点部周边的顶板的内表面的高度位置等高。在第二侧板(5)的上端缘与底板(3)大致平行地从该上端缘折弯而延伸形成按压部(9),且该按压部与敲击部的外表面抵接。不降低敲击部本身的板厚而只设定相当于板厚的量的高度差,从而使按压部不向高度方向从顶板突出。并且,由于不存在与敲击部的薄壁化相伴的延伸,所以能够使展开状态下相邻的端子零件(T1)之间尽可能地接近。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12271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810107954.7

    申请日:2008-05-21

    Inventor: 田中努 间瀬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61 H01R13/42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混合布置有较大空腔和较小空腔的连接器的空腔布置的自由度。用于容纳大尺寸端子(6)的较大空腔(15、16)布置在外壳(1)的相对宽度方向端部处,用于容纳小尺寸端子(7)的较小空腔(20)布置在较大空腔(15、16)之间。保持器(4)穿过外壳(1)的一个侧表面而沿外壳(1)的宽度方向插入。较大空腔(16)内的相对于保持器(4)的插入方向位于后侧处的锁定矛杆(14)布置在保持器(4)的通道路径上。因此,前侧较大空腔(16)内的锁定矛杆(14)形成在前部支持器(5)内,以在插入保持器(4)后进行组装。然后,较大空腔(16)的布置位置并不限于相对于保持器(4)的插入方向的前侧,较大空腔也可以相对于插入方向布置在后侧处。

    连接器及其形成方法
    5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99583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910003758.X

    申请日:2009-02-01

    Inventor: 间瀬强 田中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205 H01R13/4223 H01R13/4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连接器及其形成方法,其目的是防止模制失败。阳连接器(10)设有:外壳主体(20),该外壳主体(20)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多个腔体(21),端子接头可插入该多个腔体(21)中;布置在外壳主体(20)的后部分处且向后开口的周壁部(36);以及布置在外壳主体(20)的后部分处的周壁部(36)内侧并且包围腔体(21)的多个密封塔部(35)。外肋(41)在周壁部(36)的内表面和密封塔部(35)的外表面之间延伸。外肋(41)在与周壁部(36)连接的部分处厚,而在与密封塔部(35)连接的部分处薄。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5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99581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910003769.8

    申请日:2009-02-01

    Inventor: 间濑强 田中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62 H01R13/62911 H01R13/62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其目的是避免设有外壳主体、保持器和矛杆外壳的连接器的扩大。容纳凹部(17)形成在外壳主体(11)的前表面中。板状矛杆外壳(70)容纳在容纳凹部(17)中,该板状矛杆外壳(70)包括用于通过在端子容纳孔(71)的内表面处可弹性变形地突出来一次锁定端子接头(130)的锁定矛杆(19)。板状保持器(50)也容纳在容纳凹部(17)中,该板状保持器(50)可移动到用于允许将端子接头(130)插入到端子容纳孔(71)中的部分锁定位置和用于二次锁定端子接头(130)的完全锁定位置。矛杆外壳(70)的后表面和保持器(50)的前表面布置为彼此接触。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5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99580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910003768.3

    申请日:2009-02-01

    Inventor: 间濑强 田中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61 H01R13/62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其目的是限制突起的挤压量,以用于防止摇动。连接器(10)设有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包括容纳凹部(17)的外壳主体(11)以及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容纳在该容纳凹部中的矛杆外壳(70)。用于填充矛杆外壳的外表面与容纳凹部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多个突起(81)设置在矛杆外壳的外表面上。突起包括主突起(82)和辅助突起(83),主突起具有较大的突出量,从而当将矛杆外壳组装到外壳主体中时被挤压在两个表面之间,辅助突起具有较小的突出量并布置为使得当将矛杆外壳组装到外壳主体中时,辅助突起的前端能与面对的配合表面形成接触,而不被挤压在两个表面之间。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5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45385B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810096264.6

    申请日:2008-05-08

    Inventor: 田中努 间瀬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64 H01R13/43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其目的是能够从外侧可视地确认矛状外壳的锁定状态。外壳主体(1)形成有后部空腔(5B-1),并且包括锁定矛杆(18)的矛状外壳(2)形成有前部空腔(5B-2)。当将矛状外壳(2)安装到外壳主体(1)的安装空间(10)中时,屋檐状件(20)的锁定部分(22)与形成在安装空间(10)的壁表面上的钩爪(14)弹性接合。由于用于屋檐状件(20)的变形空间(21)在前部开放,所以如果锁定部分(22)和钩爪(14)不完全接合,则从外壳主体(1)的前侧可以可视地确认这种状态。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5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78866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710149726.1

    申请日:2007-09-05

    Inventor: 间濑强 田中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标是改善操作性。一种阳性外壳(10),其具有锁定部分(17),而阴性外壳(20)具有锁定臂(31),该锁定臂(31)基本上沿着两个外壳(10,20)的连接方向延伸,且锁定臂具有悬臂形状,该悬臂形状的前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在连接两个外壳(10,20)的过程中可暂时弹性变形,并在正确连接时可弹性恢复,以与锁定部分(17)相接合,从而能够使两个外壳(10,20)保持连接。阴性外壳(20)还具有第一锁定保护部分(36)和第二锁定保护部分(37),该第一锁定保护部分(36)用于覆盖包括自由端部(31b)的锁定臂(31)的一侧,该第二锁定保护部分(37)布置在如下位置,即将用于将锁定臂(31)的中部(31c)暴露至外部的解锁空间(38)限定至第一锁定保护部分(36),并且适合于覆盖包括基端部(31a)的锁定臂(31)的一侧。

    连接器
    6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76643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610160361.8

    申请日:2006-11-15

    Inventor: 田中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3 H01R13/5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目的是不减小用于防止端子接头向后脱出的保持力,同时使端子接头最小化。在锁定突出物5B穿过形成在主体部分6的底部表面部分6A中的锁定孔12插入到端子接头3的主体部分6中的情况下,锁定部分5的锁定突出物5B的前端定位在端子接头3的舌片14的延伸末端部分14C前面,并且其后端定位在舌片14的延伸末端部分14C后面。舌片14的延伸末端部分14C从锁定突出物5B向内间隔开。因此,锁定突出物5B可能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在锁定突出物5B的前端表面5C受到来自锁定孔12的前边缘12A的剪切力的高度位置处设置最长的尺寸,因此增大克服剪切力的截面面积。因此,可以增强用于防止端子接头3向后脱出的保持力,同时使端子接头3最小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