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8027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80003682.X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移位寄存器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不稳定,容易产生漏电流的问题。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输入子电路(101)、输出子电路(102)、至少一个下拉控制子电路(103)、至少一个下拉子电路(104)、至少一个第一降噪子电路(105)和反向偏置子电路(111);反向偏置子电路(111)被配置为响应于上拉节点(PU)的电位,通过电源电压信号控制连接上拉节点(PU)的至少部分子电路中的晶体管处于反向偏置状态;或者,响应于级联信号端(Out‑C)的电位,通过级联信号控制连接上拉节点(PU)的至少部分子电路中的品体管处于反向偏置状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5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3431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80002312.4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包括:扫描线,数据线,以及子像素;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邻的至少两个子像素构成一个像素岛;对向基板;液晶层;支撑部,包括:多个第一支撑部和多个第二支撑部;每一支撑部包括:第一子支撑部和第二子支撑部;第一子支撑部和第二子支撑部中的一种设置于阵列基板面向对向基板一侧的表面,另一种设置于对向基板面向阵列基板一侧的表面;第一子支撑部的正投影将第二子支撑部的正投影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每一支撑部中,第一部分的长度与第二部分的长度不相等。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5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3562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1329916.3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的问题。显示基板中多个子像素划分为多个子像素组,子像素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像素,至少两个子像素复用同一个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中的至少两个发光控制子电路与至少两个子像素中包括的至少两个发光元件对应,至少两个发光控制子电路与至少两条发光控制信号线对应,每个发光控制子电路分别与补偿驱动子电路的输出端,对应的发光元件和对应的发光控制信号线耦接;每个发光控制子电路用于在对应的发光控制信号线的控制下,控制导通或断开补偿驱动子电路的输出端和对应的发光元件之间的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基板用于显示。

    移位寄存器、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5344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76436.3

    申请日:2021-03-15

    Abstract: 本文公开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输入模块、复位模块、第二节点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第一保护模块、第二保护模块、第一降噪模块和第二降噪模块。输入模块和复位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节点电位,第二节点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二节点电位,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分别用于在第一节点电位控制下输出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第一降噪模块和第二降噪模块分别用于在第二节点电位控制下对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进行降噪,第一保护模块用于在第一降噪模块漏电时断开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一降噪模块之间的连接,第二保护模块用于在第二降噪模块漏电时断开第二输出模块和第二降噪模块之间的连接。本文能提高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的质量。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2764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326151.6

    申请日:2021-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驱动电路包括补偿控制节点控制电路、第一节点补偿电路和第二节点补偿电路,补偿控制节点控制电路在输入阶段,在输入信号的控制下,控制补偿控制节点与第一电压端之间连通;一节点补偿电路在输入阶段,当补偿控制节点的电位大于第一节点的电位,并补偿控制节点的电位与第一节点的电位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电压时,控制补偿控制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连通;第二节点补偿电路在输入阶段,在补偿控制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控制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二电压端之间连通。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当降噪晶体管漏电时会导致第一节点的电位不能保持为正常电位,从而导致输出不正常的问题。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10013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810053025.6

    申请日:2018-01-19

    Inventor: 薛大鹏 张舜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该阵列基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所述栅极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有源层,所述有源层设置在所述栅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源极和漏极,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设置在所述有源层远离所述栅极的一侧;以及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所述源极或者所述漏极相连;其中,所述数据线的宽度,小于与其相连的所述源极或所述漏极的宽度。由此,该阵列基板中的薄膜晶体管可以有效避免源极或漏极存在的断裂现象,保障TFT的电学性能,防止TFT失效;并且该TFT特别适用于中尺寸及小尺寸、高PPI的显示装置,可以大幅提高利用该TFT的显示装置的产品竞争力。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1445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537530.2

    申请日:2019-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彩色滤光单元和黑矩阵;所述黑矩阵的第一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彩色滤光单元的第二表面的高度,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为所述黑矩阵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表面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二表面的高度为所述彩色滤光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表面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垂直距离。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对向设置的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隔垫物,所述隔垫物在所述彩膜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黑矩阵的覆盖范围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4626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45852.2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该阵列基板包括:基板;薄膜晶体管;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薄膜晶体管之间,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薄膜晶体管远离基板的一侧具有平坦化层,平坦化层远离数据线的一侧具有数据线屏蔽层,平坦化层在与透光区相对应处具有开口,非透光区内具有第一连接过孔,第一连接过孔至少贯穿平坦化层并延伸至导电凸出部处,导电凸出部通过第一连接过孔处的连接电极,将第一电极与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相连。该阵列基板具有可窄化黑矩阵面积、数据线负载较小,可应用于大尺寸显示装置、制备过程所需要的掩膜版数量较少等优点。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65348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710196783.9

    申请日:2017-03-2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当将阵列基板分区后,降低位于中间区域的TFT与GOA电路连接时对阵列基板中亚像素的开口率的影响。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域,以及设置于显示区域周边的栅极驱动电路,显示区域包括靠近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子区,以及远离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二子区。第一子区设置有多条第一栅线,第一子区的每个亚像素中TFT的栅极与第一栅线相连接;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设置有多条与第一栅线绝缘的金属引线,金属引线相对于TFT的源、漏极,靠近TFT的栅极。此外,在第一子区中,连接同一行亚像素的第一栅线和金属引线的布线位置重叠;第二子区的每个亚像素中TFT的栅极与金属引线电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