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3946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96051.0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启停堆系统及控制方法和核电站二回路汽水系统及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的启停堆系统主要通过在汽水分离器和除氧器之间设置旁路管路,然后根据所述汽水分离器的水位和所述汽水分离器与除氧器之间压力差值控制所述汽水分离器的疏水。当所述汽水分离器的水位达到所述第一水位预设值时,若所述汽水分离器与所述除氧器之间的压力差值达到所述压差预设值,则开启所述第二调节阀,将所述汽水分离器的疏水通过旁路管路直接排入除氧器。在保障所述汽水分离器和除氧器的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提升所述启停堆系统中热量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36234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510224019.9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器水位检测仪的故障检测装置,包括:第一隔离阀、第一测量筒、第一水位测量仪、第一控制器、第二隔离阀,第三隔离阀、第二测量筒、第二水位测量仪、第二控制器、第四隔离阀,切换开关;所述第一测量筒分别通过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连接加热器,第一水位测量仪安装在第一测量筒上,第一水位测量仪连接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二测量筒分别通过第三隔离阀和第四隔离阀连接加热器,第二水位测量仪安装在第二测量筒上,第二水位测量仪连接第二控制器;所述切换开关分别连接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切换开关用于切换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的工作模式,其可以提高加热器水位检测仪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99514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410016168.1
申请日:2014-01-1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水处理流程稳态检测及运行工况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采集水泵出水母管压力、阳床进水流量、阴床进水流量、阳离子交换器入口压力、阴离子交换器入口压力、混合离子交换器入口压力、离子浓度等传感器数据,确定各传感器稳态阀值和工况切换阀值;2)工况稳态检测与所处工况阶段的判定;2.1)根据步骤1)的传感器稳态阀值,计算判断流程是否为稳态,判定为非稳态,执行步骤2.2);2.2)根据步骤2)的工况切换阀值,计算判断工况是否发生切换,判定为发生切换,执行步骤2.3);2.3)通过实时采样的数据计算欧氏距离和相似度,判定工况所处阶段。本发明能准确地进行水处理流程的稳态和工况切换判断,具有过渡非稳态过程,自动、动态且实时监测各类传感器数据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71863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610290537.5
申请日:2016-05-0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结水抽取系统中凝结水泵联启备用泵的控制方法,所述凝结水抽取系统中包括3台凝结水泵,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若当前运行泵出现故障或异常工况,判断当前工况是单泵运行还是双泵运行,如果是单泵运行,则仅联锁启动一台备用泵;若当前工况是双泵运行,则按照常规方式启动第三台备用泵。同时,当当前运行泵出现故障或异常工况后立即停泵,待经过检修确认可正常工作后,可再次联锁启泵。本发明控制方法不仅适用于两用一备工况,还适用一用两备、一用一备一隔离的工况,且能够屏蔽异常水泵短时间内的再度联启,具有应用场合更广、更安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46182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13852.3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系统阀门驱动控制设备,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分布式控制装置和阀门驱动控制装置,数据采集装置连接分布式控制装置,阀门驱动控制装置与核电站系统内的阀门连接,且与分布式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分布式控制装置判断数据采集装置实时采集的监控数据是否满足开阀条件,并根据判断结果通过双通道发送两路开阀指令或两路关阀指令至阀门驱动控制装置。阀门驱动控制装置在同时接收到两路开阀指令时才控制阀门打开,通过冗余驱动机构以及相应的逻辑设计,大大增强了核电站系统关键阀门的动作可靠性。减少了因设备故障造成的控制逻辑紊乱,而导致核电站系统主要设备的误动和拒动的可能性,提高了核电站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80264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401369.9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烟气系统,包括静电除尘器、联合风机、湿法脱硫装置和烟气排出装置;静电除尘器接收烟气,分离并捕集烟气内的尘粒,联合风机传送经除尘处理的烟气,联合风机设置有调节单元,调节单元根据烟气在传送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控制联合风机的输出功率,湿法脱硫装置包括多个浆液循环泵和盛放有浆液的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安装于吸收塔内,吸收塔入口与联合风机连接,吸收塔入口接收联合风机传送的烟气,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烟气排出装置排放经脱硫处理后的烟气;根据烟气在传送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控制联合风机的输出功率,调节对象单一,联合风机可迅速、准确提供所需输送力,维持烟气系统压力平衡防止发生爆炸,提高安全性。还提供一种烟气系统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76088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56635.3
申请日:2014-02-1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0 , Y02P80/114
Abstract: 本发明分散控制系统DCS的现场总线网段优化方法及优化结构,适用于电厂循环水系统的网络控制,或其他制造业、流程工业、交通、楼宇、电力等方面的自动化系统。本发明方法特征在于:在分散控制系统DCS的现场总线中,将其中一个网段作为主网段,通过网段转换设备PBLink将该主网段转换成单网,并通过网段转换设备PBLink使主网段之外的一个或多个网段作为主网段上的设备连接在主网段上,形成过程控制站DPU的现场总线接口卡通过光纤连接模块、网段转换设备PBLink连接主网段设备及主网段之外一个或多个网段设备的通讯通路,以简化网段结构和降低成本。本发明还公布该方法的优化结构,节省了设备和缆线,大大降低控制系统工程造价,同时保证了现场总线网段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9909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20249.5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灰控制系统及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总控装置,与总控装置通过现场总线协议连接的除灰控制装置,与除灰控制装置连接的除灰设备,除灰控制装置包括具有现场总线接口的仪表设备;除灰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现场总线接口卡,仪表设备通过现场总线接口卡连接所述控制器。本发明的整个除灰控制系统没有常规I/O卡件,所有的仪表设备通过现场总线接入到控制系统,不需要常规控制电缆。本发明能够降低除灰控制系统工程造价,提高除灰控制系统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203930457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072115.7
申请日:2014-02-1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电厂用水全数字化监测系统及自平衡水务系统适用于工业区内煤发电厂等工业带废水排污循环环保利用水系统工程,其监测系统是:1)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建立包括控制系统、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用水系统,在用水系统的各用水点的进水口、出水口各设置水量平衡仪表;2)将水量平衡仪表接入控制系统以实时监测各处进水和排水状况,水量平衡仪表的输出数据在控制系统内进行计算得到各处的用水量和排水量,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达到进水和用水的平衡;3)用水系统涉及的各类变送器和各类分析仪表全部采用具备现场总线接口的智能设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本监测系统的电厂用水全数字化自平衡水务系统,实现水量自平衡、废水零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203870439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072446.0
申请日:2014-02-1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电厂一体化监控系统,包括多个单元机组、辅助车间以及分别与单元机组、辅助车间通讯相连的操作员站,每个单元机组和/或辅助车间均包括多个DCS控制器、多个现场仪表以及多个电气设备,现场仪表通过现场总线与DCS控制器相连,电气设备包括电动机与电气开关设备,电气设备具有现场总线接口的测控单元,马达控制器、测控单元分别通过现场总线与DCS控制器相连。它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了I/O端口数量,减少了电缆或光线用量,解决了多种软硬件共存现象,运行人员不需要熟悉多种硬件以及掌握多张软件的操作,运行人员的培训工作量大大降低,同时,操作员的数量大幅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大大降低,降低系统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