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5700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123772.0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凸极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内部冷却结构的磁极线圈、转子和凸极电机。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磁极线圈的冷却通风结构的冷却效果差的问题。为此目的,在本发明中磁极线圈的多个线匝中至少一个设置成通风匝,与通风匝的通风槽相邻的匝间绝缘将通风槽的开口遮蔽以形成的由进风槽口至出风槽口之间延伸的冷却风道。当凸极电机工作时,转子在旋转过程中形成的风流沿转子的径向流动并依次由支架、磁轭吹向磁极,然后进入磁极线圈与磁极铁芯之间的气隙,再经冷却风道的进风槽口进入通风槽,最后从出风槽口排出,从而通过对磁极线圈内部进行冷却,实现了提高磁极线圈的冷却效果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96787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0145937.8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F2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变压器饼式线圈内部无轴向散热通道的问题,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变压器线圈支撑系统,包括用于承载线圈饼的多层支撑组件,多层支撑组件通过轴向连接组件联结;支撑组件包括呈放射状设置于每层线圈饼的M个组合垫块单元;相邻线圈饼上设置的组合垫块单元交错设置;组合垫块单元包括两个槽型垫片,两个槽型垫片分别设置于每层线圈饼的上下两侧;槽型垫片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向内的第一开口槽,开口槽内设置有支架组件,支架组件设置有与第一开口槽垂直设置开口向内的第二开口槽,用于嵌入多匝绕组;通过本发明可在线圈饼内提供多个轴向散热通道,在简化线圈结构、增强线圈强度的同时,有效提高整体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6545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875109.X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机自抗扰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控制技术未考虑逆变器对控制性能的影响,抗扰动能力不足,稳定性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构建经典的PMSG控制系统,进而构建电机一阶电流状态方程,加入逆变器的传递函数构建电机二阶电流状态方程,并通过估计近似误差并在系统中补偿的方式设计线性跟踪微分器LTD、二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SLESO和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LSEF,组合成SLADRC对电流环进行控制进而对永磁同步发电机进行控制。本发明有效提升了系统的抗扰动能力,对总扰动进行估算与补偿,从而消除总扰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421890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1172088.7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散热领域,旨在解决航天电机短时间高负荷运行条件下的散热问题,提供了一种航天电机冷却系统,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转子、转轴和机壳,该冷却系统包括贯穿设置于定子的第一相变区,第一相变区包括连通设置的换热段和冷凝段;冷凝段设置有第二相变区,第二相变区设置有相变储热装置,相变储热装置包覆设置于冷凝段;当电机处于短时高负荷工作状态时,定子中的热量通过换热段传递至冷凝段,经过与相变储热装置中的相变材料热交换,将换热段的热能存储其中以进行冷凝段、换热段中工质的冷凝;当电机处于停机状态时,相变储热装置将热量传递至外界;通过本发明可有效解决航天电机运行的散热问题,实现电机内热量的快速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1317864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282268.9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M10/615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37 , H01M10/6571 , G01R31/367 , G01R31/38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低温加热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锂离子电池低温直流放电的混合加热方法、系统及设备,旨在解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进行设定条件下的锂离子电池不同放电电压幅值的循环加热老化测试;拟合测试数据获得锂离子电池老化模型;基于当前环境温度、设定的循环次数和设定的锂离子电池容量损失计算最优放电电压幅值;锂离子电池以最优放电电压幅值进行恒压放电,启动加热;若未达预设温度,则重复进行最优放电电压幅值计算和恒压放电、持续加热;若达到预设温度,则停止恒压放电、停止加热。本发明将直流加热与液体循环加热相结合,提高了电池能量利用效率,加热效率高、速度快、耗能低、温度均匀性好,降低了损伤电池循环寿命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768413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899595.1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循环冷却式电机定子。为了解决现有电机定子因散热不均匀而造成热量积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的轭部设置有周向排列的通孔,每个通孔内均设置有一根两端开口的冷却管;电机定子还包括集气部和集液部,冷却管伸出通孔的一端插入到集气部,另一端插入到集液部;电机定子还包括冷凝器、进液管和出气管,进液管的一端连通冷凝器,另一端连通集液部;出气管的一端连通冷凝器,另一端连通集气部;本发明的冷却管为多根平行排列的铜管,相对于U型冷却管,该设计大大缩短了冷却介质流道的长度,使冷却介质流动更加顺畅,提高了散热效率,解决了电机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95199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1398016.2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工电子设备功率器件的散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率设备的散热系统。一种功率设备的散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液盒,与发热元器件紧密贴合,并在液盒紧密贴合的内表面做沸腾强化处理;至少一个冷凝器与液盒和其他冷却液盒连接;多个导入管和多个导出管;导热桥梁。本发明采用液盒、导热桥梁的设计,使得冷却能力满足集成度较高功率器件及零散分布发热元器件的散热需求;且通过管支路灵活合理布局和液盒的强化方式使冷却效率提高3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494173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601163.3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K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电机的转子蒸发冷却装置,该装置包括:立式电机转子、磁极冷却腔、冷凝器和连接管道,其中磁极冷却腔、冷凝器和连接管道三部分每部分都有不同的实现形式,进而能够形成不同的组合,以适应多种应用环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对立式电机的转子采用蒸发冷却的方式,冷却水不需要进入电机或者根本不需要冷却水,避免了水泄漏造成的短路风险,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采用不需要循环泵的自循环蒸发冷却方式,系统控制简单,在热负荷调整变化时具有自适应能力;另外可根据需要将传统电机进行改造为转子蒸发冷却的方式,且有结构改动小、便于工程实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21592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27170.4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B60L11/18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电池包通过相变换热技术进行温度控制。相变温度控制系统的冷凝器可以被串联于汽车空调系统的热交换器所取代。所述热交换器的左侧换热管路与汽车空调系统中的蒸发器并联,热交换器的右侧换热管路串接在电池包温度调节系统中。所述的电池包温度调节系统可以收集用于调节系统压力而排出的蒸发冷却工质蒸气。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新型的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利用动力系统的余热为电动汽车的乘员舱提供暖风。本发明还提出在热管理系统中加入储能装置,实现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余热储存和再利用。本发明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实现多部件综合热管理,利用余热来直接加热电池包。
-
公开(公告)号:CN105703541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52870.X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包含冷凝冷却器、气体冷却回路和蒸发冷却回路。气体冷却回路和蒸发冷却回路位于密闭的机壳内腔中,两条回路在冷凝冷却器交汇。冷凝冷却器为气体冷却回路和蒸发冷却回路的共用部件,冷凝冷却器置于电机机壳外部,通过进气口和出气口与机壳内腔连通。本发明适用于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的冷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