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频变压器的蒸发冷却冷板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2348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997982.6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频变压器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频变压器的蒸发冷却冷板及系统,旨在解决高频变压器工作时因整体浇铸环氧树脂而使产生的热量难以高效散出的问题;采用蒸发冷却技术和冷板相结合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出了用于高频变压器的蒸发冷却冷板;利用冷却工质在冷板空腔流道中相变过程的循环流动来充分带走变压器内部产生的热量;另外,使用具有良好延展性和导热性的金属板作为冷板材料,可以根据变压器的不同形状设计对应的冷板外观,更好地满足变压器对冷却均温性的要求,从而提高变压器的整体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适用于智能电机监测的电能获取装置、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3780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40790.2

    申请日:2021-05-18

    Inventor: 熊斌 徐子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取能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智能电机监测的电能获取装置、监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电流互感器取能电源为智能电机监测装置供能时需要复杂的辅助电路的技术问题;通过采用具有高初始磁导率、低饱和磁导率特性的软磁材料制成的闭合磁芯,电机母线电流较小时,高初始磁导率特性使取能互感器可以感应出足够高的电压电流实现满足智能电机监测装置的电源需要;随着电机母线电流增大,低饱和磁导率和闭合磁芯的低磁路磁阻特性使取能互感器快速进入磁饱和状态,限制输出电压进一步上升,避免对智能电机监测模块造成冲击。利用该装置,可以在电机母线取能工况下为智能电机监测装置提供实时稳定的电源供电,降低整体成本。

    组合式变压器线圈支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6787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45937.8

    申请日:2021-02-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变压器饼式线圈内部无轴向散热通道的问题,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变压器线圈支撑系统,包括用于承载线圈饼的多层支撑组件,多层支撑组件通过轴向连接组件联结;支撑组件包括呈放射状设置于每层线圈饼的M个组合垫块单元;相邻线圈饼上设置的组合垫块单元交错设置;组合垫块单元包括两个槽型垫片,两个槽型垫片分别设置于每层线圈饼的上下两侧;槽型垫片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向内的第一开口槽,开口槽内设置有支架组件,支架组件设置有与第一开口槽垂直设置开口向内的第二开口槽,用于嵌入多匝绕组;通过本发明可在线圈饼内提供多个轴向散热通道,在简化线圈结构、增强线圈强度的同时,有效提高整体散热效率。

    分布式绕组蒸发冷却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1244737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328683.5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旨在解决蒸发冷却变压器的冷却工质使用量大以及因冷却工质的汽化导致变压器绝缘水平下降的技术问题;采用分布式结构将线圈沿铁芯轴向布置成饼式,每个高、低压线圈饼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浸渍腔体内,并利用溢流结构实现浸渍腔体的液体灌注;变压器运行时,浸渍腔体内的液态冷却工质吸收线圈饼的热量,并通过相变为气体的方式带走热量,另外气态冷却工质沿浸渍腔体上侧流出,最终进入冷凝器再冷凝为液态,液态冷却工质再通过分流管分配到各相顶层浸渍腔体中,通过冷却工质相变过程的循环流动,实现对线圈的冷却;利用分布式绕组和浸渍腔体相配合的结构,可以大幅度减少冷却工质的用量,节省变压器的整体成本。

    蒸发冷却电机
    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9079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899890.7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蒸发冷却电机,旨在解决现有蒸发冷却电机散热不均匀、轴向尺寸较长、材料用量较大、电机性能较低的问题。电机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容纳定子的第一腔体以及位于第一腔体上方的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具有液态的冷却工质,电机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腔体上方的冷凝装置;第二腔体分别与第一腔体和冷凝装置连通,以便冷却工质变成气态后依次进入第二腔体和冷凝装置并在冷凝装置中冷凝成液态后受重力作用流回第一腔体;定子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凹陷结构,凹陷结构的至少一部分没有打通至定子的内周面。这样,冷却工质流动更加顺畅,冷却效果好、减小了电机的轴向长度和材料用量,优化了电磁性能,提高了电机性能。

    用于电机的蒸发式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9267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05213.X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电机的蒸发式冷却系统。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电机采用水冷方式冷却时会消耗额外的电能的问题。本发明的蒸发式冷却系统包括蒸发冷却部分和冷凝部分,所述冷凝部分包括冷凝器,蒸发冷却部分包括设置在壳体中且依次连通的第一进口、内部通道和第一出口,并且第一进口位于第一出口的下方;冷凝器上设置有依次连通的第二进口、冷凝腔和第二出口;第一进口与第二出口连通,第一出口与第二进口连通;在安装好的状态下,冷凝器位于壳体的上方,以使冷凝器内液态的第一冷媒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壳体中吸收壳体的热量变成气态,以及使壳体中气态的第一冷媒在浮力的作用下再次进入冷凝器内释放热量变成液态,避免了能源浪费。

    超级计算机表贴式蒸发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51096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43551.X

    申请日:2009-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 F28D15/0266 G06F2200/201

    Abstract: 一种超级计算机表贴式蒸发冷却装置,冷凝器(15)置于超级计算机机柜顶部;集液总管(11)位于蒸发冷却装置的最下方。N个冷却液盒(9)位于集液总管(11)和集汽总管(12)之间。出汽管(13)位于集汽总管(12)上方,冷凝器(15)的下方。集汽总管(12)通过出汽管(13)与冷凝器(15)相连,冷凝器(15)通过回液管(14)与集液总管(11)相连。冷却液盒(9)与超级计算机的发热元件紧密接触,N个冷却液盒上包含的N根液体导入管(7)都与集液总管(11)连通,N个冷却液盒(9)上包含的N根汽体导出管(8)均与集汽总管(12)连通,形成一个密闭的循环冷却回路。所述的冷却液盒(9)内有多个内部腔体相互连通的液槽,N个冷却液盒(9)在液路上是并联。

    蒸发冷却烟气加热器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95823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169891.9

    申请日:2006-12-30

    Abstract: 一种蒸发冷却烟气加热器,包括原烟气换热器(1)和净烟气换热器(2),两部分通过汽室(3)直接连接。在原烟气换热器(1)侧,原烟气将热量传递给原烟气侧换热管(6)内的循环介质(11),循环介质(11)受热蒸发,形成的蒸汽通过汽室(3)进入净烟气侧换热管(7)内,蒸汽在净烟气侧换热管(7)内将热量传递给净烟气而冷凝成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液态的介质经汽室(3)回到原烟气侧换热管(6)内,如此循环运行实现用原烟气的热量加热净烟气的目的。净烟气侧的蒸汽均压室(5)上外接真空泵(10),控制蒸发冷却系统内部的压力,控制循环介质沸点。本发明可采用多组烟气加热器串联,控制各换热器内的压力,实现多级温差换热。本发明无烟气泄漏、对主机负荷变化适应能力强、无运行能耗。

    一种全浸式蒸发冷却变压器散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4377925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20855991.7

    申请日:2021-04-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浸式蒸发冷却变压器散热结构,包括:箱体、弹性压板组件和散热件,装配时,先将弹性压板组件固定安装于箱体外壁上,再将散热件的安装板从一侧插入至弹性压板组件与箱体外壁之间,安装板在弹性压板组件的弹性作用力下与箱体装配,与现有技术采用焊接的方式相比,这样采用插接的方式拆装更加快捷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仅需一个人即可完成上述装配工序,降低了用工成本;另外,由于弹性压板组件、散热件与变压器箱体可以分开包装运输,这样占用空间小,降低了运输成本。

    一种浸渍式立体卷铁心蒸发冷却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213583391U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23254858.0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浸渍式立体卷铁心蒸发冷却变压器,包括变压器箱体、箱盖、冷凝器和回液软管,冷凝器安装于箱盖的顶部,其底部两侧分设有与进气接头和回液接头对应相连的进气波纹管和出液波纹管,回液软管顶端通过宝塔接头与回液接头相连,且其底端延伸至变压器箱体的内腔底部。与现有技术通过波纹片进行散热的方式相比,这样利用气液两相自然循环相变原理,散热效果好;另外,由于通过回液软管将冷凝后的液态冷却介质引流到箱体内腔的底部,保证内腔顶部温度较高的冷却介质可蒸发变为气体进入冷凝器,从而使散热效果达到最优;此外,由于冷凝器安装于变压器箱盖的顶部,从而充分利用里纵向空间,将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变压器整体的建设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