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30186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611136302.7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3/34 , C02F3/32 , E02B3/1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护坡的农业废弃物混合固定化脱氮菌的生态袋及系统,该生态袋内加入了农业废弃物、植物种子(2)和植生土(3)。农业废弃物上固定有脱氮菌,植生土中加入了中砂和粗砂,袋体(5)上栽有植物(4)。该生态袋的系统主要由生态袋一(51)和生态袋二(52)交错堆砌而成,每层生态袋和每两个生态袋之间都夹有粗棉绳(7),同一层的生态袋一之间夹有软性材料垫(6)。本发明将农业废弃物加以资源化利用,并联合固定化脱氮菌群,强化水生植物与微生物的水质净化功能,促进水环境生态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5330094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559543.1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根系分泌物强化湿地耦合系统去除地表水中抗生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含抗生素的地表水经生物膜电极电解;b)预处理后的地表水经植物根系分泌物强化产电型人工湿地处理后排放。本发明还涉及该处理方法所采用的系统,由电极生物膜段区、植物根系分泌物强化产电型人工湿地组成。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植物根系分泌物来强化CW‑MFC的产电性能,并利用CW‑MFC产生的电能为BER供电,加强BER对抗生素的降解效果,去除效果良好,且无需外加能源,是一种低碳化的水处理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674623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40733.8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9/14 , H01M8/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排阵型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供电的电芬顿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系统包括:用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的纳米铁碳微电解反应区;用于对纳米铁碳微电解反应区出水进行处理的电芬顿系统反应区;用于对电芬顿系统反应区出水进行处理并对其进行供电的排阵型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其中,所述的排阵型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为多个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相连形成的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组;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组的阴极、阳极分别通过导线与电芬顿系统反应区的对应的阳极、阴极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通过整个系统的联合作用强化降解效果,无需外加能源,也无需投加药剂,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水处理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5399200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34170.1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分子化溶氧曝气装置,包括:支座、与所述支座固定安装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中心轴、变螺距螺旋叶片组件和连接在所述壳体两端的中心轴两端的气液混合输入管和溶气细化流体输出管,所述变螺距螺旋叶片组件安装在中心轴上,中心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导流锥。本发明利用机械切割和水力剪切作用使气泡破碎细化,实现气体超饱和溶解且保持在水中不易释放出来,同时还可将流过该装置的各种悬浮物和溶解于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切割细化。细分子化溶氧曝气装置能够直接用于好氧生物处理进行污废水处理和受污染水体净化,还可用于水产养殖增氧、富氧水制备、饮料加气等液体溶气领域,以及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细化混合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003580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245648.5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湿地产电并用于湿地出水电化学消毒的系统,包括微生物燃料电池型湿地主体和电化学消毒池,微生物燃料电池型湿地主体从下向上依次设置填料、阳极、填料、阴极以及湿地植物,微生物燃料电池型湿地主体的出水通过水管流入电化学消毒池中,电化学消毒池中设有阳极和阴极,通过导线分别与微生物燃料电池型湿地主体内的阴极和阳极相连接,构成完整的闭合回路并产生电流,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型湿地处理后出水的电化学消毒。本发明解决了湿地出水消毒成本高、维护操作复杂的难题,有效提高了湿地出水的安全性,特别适用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出水的消毒。
-
公开(公告)号:CN103332826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310191442.4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级折流复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进水区、折向流人工湿地单元、出水区和出水管串联组成,所述进水区、折向流人工湿地单元和出水区设有一组小型提篮填料池,所述折向流人工湿地单元为具有阶梯结构的一组反应池串联组成,所述小型提篮填料池底部和折向流人工湿地单元连通。还公开了该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提篮易于填料更换,可根据不同进水水质和不同排放要求,放不同功能强化型填料,解决了填料饱和后出水水质变差的难题,运行管理方便;利用多孔溅水板均匀布水,有效复氧,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反应池池壁采用砖砌或钢混,更换提篮中填料时,不影响整个湿地装置中已经形成的微生物和植物两者间的稳定平衡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3755031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001865.X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层植物填料床与水耕植物床叠加型湿地处理污水系统,包括上层植物填料床和下层水耕植物床,上层植物填料床包括床体、填料和挺水植物,填料放置在床体内,挺水植物种植在填料上,向床体的右侧区域供水,床体的左侧区域溢水;下层水耕植物床包括集水区、植物栽培槽和水培植物,水培植物种植在植物栽培槽内,集水区收集床体的左侧区域溢水并向植物栽培槽的左侧区域供水,在植物栽培槽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本发明由两层人工湿地系统上下层叠而成,不仅土地面积利用率提高了约一倍,克服了传统单一型湿地占地面积大的缺点;且综合了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物吸附、降解,还有填料层的物理截留过滤等处理作用,具有更高的污水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985385A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1010567042.5
申请日:2010-12-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强化雌激素去除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最适用于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水处理厂强化雌激素的去除。将污水按比例分流同时进入厌氧池、缺氧池与好氧池,缺氧池分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进水点进水,进入厌氧池的污水经厌氧处理后,与直接进入缺氧池中的污水以及好氧池的硝化回流液混合进行反硝化作用,然后再进入好氧池中,与直接进入好氧池中的污水进行曝气,好氧池硝化混合液内回流到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好氧池混合液在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部分污泥回流到厌氧池。该工艺具有工艺简单,雌激素去除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碳源去除途径合理,系统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在提高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对雌激素的去除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201154936Y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720130805.3
申请日:2007-1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集成式膜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用于有机污(废)水处理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包括集成式膜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1)、厌氧释磷池(2)、混凝沉淀池(3);集成式膜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1)下部的摄磷污泥排出管(1-9)与厌氧释磷池(2)连接,厌氧释磷池(2)下部通过释磷污泥管与集成式膜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1)中的缺氧区(1-1)连通,厌氧释磷池(2)上部通过释磷上清液管与混凝沉淀池(3)连通,混凝沉淀池(3)上部通过脱磷上清液管与集成式膜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1)中的缺氧区(1-1)连通,在混凝沉淀池(3)的上部设有加药口,在混凝沉淀池(3)的下部设有化学污泥排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216339974U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22568569.6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初期雨水径流净化转输生态沟渠,包括底部硬化沟渠、沟渠硬化边坡和梯次植物组合生态边坡,底部硬化沟渠和沟渠硬化边坡一般为混凝土或块石结构,便于清淤;生态边坡植物根据淹水状态、水力冲刷以及景观需求进行优化组合。底部硬化沟渠设计一定纵向坡度,保证降雨时沟渠内最小径流流速,达到“不淤积”的要求;沟渠内沿流程间隔设置沉泥槽,且沉泥槽处沟渠硬化断面渐宽,使径流流经沟渠渐宽段时流速减小,有利于初期雨水中悬浮物的沉积与清理,减少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