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00930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010050.2
申请日:2015-01-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励磁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它包括定子(1)、外转子(2)、内转子(3)和转轴(6),所述定子(1)和内转子(3)分别设置在所述外转子(2)的外周和内周;所述内转子(3)与外转子(2)同轴并可自由旋转;所述定子(1)上设置了两套极对数不同的独立绕组,其中p对极的功率绕组(8)直接与电网相连,q对极的控制绕组(9)经交直交功率变换器与电网相连;所述外转子(2)为装有(p+q)块导磁块的调磁环转子,内转子(3)为装有永磁体(7)的q对极永磁式转子,该永磁体(7)所产生的永磁磁场通过转子(2)的磁场调制作用产生p对极和q对极的磁场分别为功率绕组(8)和控制绕组(9)提供励磁磁场。本发明采用永磁励磁,提高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功率密度有利于降低风电系统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484996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85842.9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 Y04S40/22 , G06F17/5018 , G06F17/5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断路器零件的可靠性分析及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高压断路器易于发生的故障的机械零件,根据其常见的故障类型和失效模式确定可靠性分析的变量x1,x2,……,xn;确定可靠度分析的状态函数R(x1,x2,……,xn);建立零件的参数化有限元分析模型,求解用于可靠性分析的响应量y(x1,x2,……,xm);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获得可靠度和灵敏度;确定优化目标,对高压断路器零件进行优化设计。本发明有效解决传统分析计算中对于复杂机械零件难以求得可靠度函数解析式,无法进行可靠度分析的情况。同时,根据可靠性分析提供的灵敏度分析结果,对零件的参数进行优化,可提高高压断路器机械零件的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490584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443867.X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省如高高压电器有限公司
IPC: H02K4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电机抱闸装置,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抱闸装置整体固定在直线电机壳体上,其包括一套装在直线电机动子轴外且内圈设置线圈的环形静铁心,动铁心设置在静铁心的内圈与直线电机动子轴之间;若干与动铁心数量向匹配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静铁心内,复位弹簧内端与各动铁心连接并将动铁心压向直线电机动子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线圈在通电状态下,动铁心通过电磁效应克服复位弹簧形变力与静铁心吸合,使得直线电机处于非抱闸状态。而线圈在非通电状态下,通过复位弹簧的预紧压力使动铁心和直线电机动子轴产生足够大的静摩擦力,从而达到将直线电机抱闸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441504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358434.4
申请日:2013-08-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充电功能的串联补偿低电压穿越装置及控制方法,所述串联补偿低电压穿越装置包括三相标准变换器、直流母线电容、卸荷回路、串联耦合变压器、变换器滤波回路、旁路开关、直流母线电容和卸荷回路。所述穿越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直流母线电容实现自充电;检测公共连接点的电压,若所述电压低于阈值,关闭旁路开关,进行串联补偿工作,完成对机端电压的补偿;当公共连接点的电压恢复后,启动旁路开关,补偿控制系统旁路。本发明利用串联补偿装置自带的三相标准变换器实现对直流母线电容电压的自充电启动过程,不需要另外增加设备来完成对直流电容的初始充电,简化了系统结构,缩减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954857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396295.X
申请日:2012-10-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M1/14
Abstract: 基于电流信号的风电机组的叶片不平衡故障诊断方法具体为(1)测量风电机组运行状况下的发电机的三相定子绕组的电流;(2)利用Park变换对三相定子绕组的电流进行变换,得到定子电流Park变换矢量的模平方信号;(3)对定子电流Park变换矢量的模平方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风电机组运行状况下特征值;(4)将风电机组运行状态下特征值与风电机组正常状况和故障状况下特征值进行比较和判断得到风电机组叶片故障诊断结果。本发明不需要安装额外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简单易行、诊断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57886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18514.4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M7/48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483 , H02M7/493 , H02M2007/4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电平四桥臂T型容错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该容错变流器包括直流输入电路、三电平T型拓扑、故障隔离电路、冗余桥臂、容错桥和交流输出电路。正常运行状态下,当直流母线中点电压发生大幅波动时,控制冗余桥臂相应的功率开关管导通,通过注入电感电流来快速调节中点电压的平衡,防止因中点电压的大幅波动引起功率开关管的过压击穿;故障状态下,控制容错桥相应的双向可控晶闸管导通,使冗余桥臂代替故障桥臂投入容错运行。该容错型变流器可以容错开关管和桥臂的开路、短路故障,输出功率和直流电压利用率不会降低。该容错型三电平四桥臂T型变流器可以应用于交流电机驱动系统或并网发电系统,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容错运行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926507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41486.0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R3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角形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匝间短路故障诊断的方法,用于解决三角形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检测问题。其技术方案是:首先,计算幅值和相位:利用坐标变换理论计算零序电流中基波幅值和初相位、零序电流中三次谐波的幅值和三相相电流基波的初相位。其次,判断是否出现匝间短路故障:如果Fs>thr,则出现了匝间短路故障;否则,没有出现匝间短路故障。最后,判断故障相:在匝间短路的情况下,根据零序电流中基波的初相位和三相相电流基波的初相位的差诊断故障相。本发明不需要额外的传感器,计算简单,易于实现,可以实时地诊断匝间短路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2638058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10129710.5
申请日:2012-04-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2 ,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恒频双转子永磁风力发电机并网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该并网控制系统包括风力机、双转子永磁风力发电机、发电机侧功率变换器、网侧功率变换器以及并网控制系统组成,其中,并网控制系统由并网控制信号发生装置、执行信号的开关、熔断器及滤波器组成。本发明通过测量模拟风力机的原动机转速以及对变速恒频双转子永磁风力发电机内转子电流的控制来实现对于其定子端输出电压的调节,进而实现变速恒频双转子永磁风力发电机与电网的柔性连接。电路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安全可靠性较高,为双转子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并网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390901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355045.6
申请日:2013-08-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综合串联补偿电压穿越装置,该风电机组综合串联补偿电压穿越装置安装于风力发电机及其控制装置与电网公共连接PCC点之间的三相电路上,包括三相标准变换器、串联耦合变压器、双向充放电电路、直流母线电容和旁路开关。利用电力电子技术中动态电压恢复器、斩波电路以及具备大容量能量存储的超级电容器的思想,在电网故障期间引起机端电压跌落、电网由于无功过剩引起机端电压升高情况下以及在电网谐波含量过大的情况下,分别实现低电压穿越、高电压穿越和谐波补偿,避免了风力发电机组的脱网和谐波的不良影响;不需要对已有的风电机组进行任何改造,可以作为独立的控制模块,加装在风电机定子输出端口,安装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3346718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51143.5
申请日:2013-06-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电压不平衡下双转子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是关于一种变速恒频双转子永磁风力发电系统在电网电压不平衡下的控制方法,除能对双转子电机输出定子平均有功、无功进行独立解耦控制外还可以分别实现以下目标:1.恒定的定子输出有功功率,即消除定子有功功率的二倍频电网频率分量。2.平衡转子电流,使得转子电流不含负序分量。3.平衡定子电流,使得三相定子绕组均衡发热。4.恒定的电磁转矩,以减轻风电系统轴系的机械负担。通过对网侧变换器和转子侧变换器的协调控制,可以改善不平衡电网下双转子风力发电系统的整体运行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