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69511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226088.X
申请日:2012-07-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前向放大传输协议的网络编码协作方法,包括步骤:每个信源节点分别在不同的时隙内发送导频信号和数据调制符号,中继节点获得从信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状态信息,然后中继节点分别发送导频信号、从信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状态信息,并且对来自信源节点的信号进行叠加、放大和发送。每个目的节点在接收到相应的传输信号之后,获得中继节点到自身的信道状态信息,恢复信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状态信息,并且针对不是自身信源信息进行解码,对来自其他用户的干扰信息进行消除,联合来自本身信源节点的信息来解码、或者仅仅使用来自本身信源信息来解码。本发明实现简单、耗能低,避免了网络编码噪声,有效地改善了系统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892206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110204150.0
申请日:2011-07-20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网络特性的单天线MAC传输方法,通过对CRSN的控制信道上的所有用户的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使用权限竞争处理,获得待使用数据信道;然后将待发送数据包通过待使用数据信道按数据传输单元进行逐个数据传输;最后待发送数据包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启动内置数据信道定时器并返回第一步重新发送剩余数据包,直至全部发送完成。本发明能够使无线传感器节点在与主用户共存的网络中,实现吞吐量和平均传输时延方面的性能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4168603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180619.0
申请日:2013-05-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具有高能效的数据采集树的构造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通过传输矩阵R将网络中数据的一条边的传输代价转化为对应节点的传输向量的零范式,并对节点按照其与sink节点的距离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按照层次由远及近的原则,以迭代方式构建最小传输采集树,以尽量减小网络中数据的传输代价;步骤2:对最小传输采集树的结构进行调整,以实现网络中节点的负载平衡,从而延长网络存活时间。本发明中提出的数据采集树的构造算法综合考虑网络中数据的传输代价与网络存活时间,能够在不明显增加传输代价的基础上有效减少瓶颈节点的数目,有效延长网络存活时间,实现传输代价与网络存活时间的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02917376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110219280.1
申请日:2011-0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一种无线传感器技术领域的结合功率控制的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实现方法,通过使待传输数据的一对节点在控制信道协商选择数据信道,选择信道的过程中采用包含发送端冲突检测和接收端冲突检测的1/2最大半径覆盖范围联合冲突检测实现MAC。本发明能够有效节省能耗,延长网络生命期,并且能够通过增加并发传输数量提高网络吞吐量。为了使每一对通信的节点都能够以所需的最小功率进行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4010288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19921.7
申请日:2014-05-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认知网络中基于定价的最优功率控制方法,包括:初始化次用户个数和容许因子;根据次用户的容许因子将次用户进行降序排列;计算次用户的判定因子;比较判定因子和容许因子大小关系,如果条件满足,给出次用户的最优功率和主用户的定价方法,方法结束;否则,将容许因子最低的次用户功率设置为零,其余次用户继续按照第四步执行,直到条件满足,给出次用户的最优功率和主用户的定价方法。本发明在主用户知道次用户的容许因子的情况下和整个认知网络的信道信息的情况下,通过不超过次用户总个数次的迭代就可以给出次用户的最优功率分配的闭式解和主用户的最优定价,该方法可以增加主用户的收益和容许更多的次用户接入频谱。
-
公开(公告)号:CN103634886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297568.5
申请日:2012-0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论的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功率控制方法。考虑SU与PU共存的认知无线电网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优选的利益函数以确保SU可以达到符合要求SINR值与功率值,并且基于此利益函数推导出了对应的功率控制迭代算法,在每次迭代过程中,SU节点可根据CRN网络的通信要求获得更好的利益值。通过将本发明中的方法与另外两种方法做对比,证明了本发明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抗噪声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69488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43890.7
申请日:2013-04-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4W1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最大和速率的协同通信方法,该新的协同通信方案以最大化认知无线网络中主次用户的和速率。通过建模将主次用户的和速率最大化问题表示为组合优化问题,然后引入辅助变量,将所求问题等价转化为运筹学中的标准指派问题,并根据该指派问题求解算法,提出了基于匈牙利算法的主次用户协同通信方案。经对比认知无线网络在采用本发明的AF、DF协同通信与直接通信方式时,在不同情况下的主次用户和速率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在次用户数目较多时,采用本发明的协同通信方案带来和速率1.3倍以上的提升,同时,AF协同通信比DF协同通信方式更适合用于认知无线网络中以提高主次用户的和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108371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110359126.4
申请日:2011-11-14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单一汇聚节点和单天线多信道的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了一种跨层优化的单天线多信道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控制方法,其定义了路由特征数概念,设计了多信道半握手机制;以数据传输全路径的信道优先级与节点收发功耗的加权和最小为优化指标生成多条本地路由,并按信道/节点组合形式保存在各节点路由表中,从而以分布式路由算法实现了全网路由优化,降低了协议开销,提高了网络鲁棒性,方便了机会性频谱资源利用;通过应用多信道半握手机制,减少了数据传输中的信道切换。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本发明的路由协议在利用机会性频率资源和限制节点功耗的情况下支持QoS。在限制节点功耗条件下,减小通信时延和丢包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833761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290993.1
申请日:2012-08-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信道多主用户认知网络中次用户协助主用户中继的方法,包括步骤:将时间时隙化;在主用户时隙,同时考虑所有需要传输数据的主用户的速率和,使主用户的速率和最大,并以此建立最优化问题,分配各次用户作为中继节点;在次用户时隙:如果某个次用户想传输数据,当且仅当该次用户的贡献值足够大时才能接入,同时降低当前时隙接入了信道的次用户的贡献值;在主用户时隙,根据优化问题分配次用协助主用户的算法为基于蚁群算法的分配算法。本发明中主用户通过次用户作为中继节点的协助,获得了传输速率的提升,同时,次用户接入主用户预留的次用户时隙,获得了接入频谱传输数据的权利,提升了整个认知网络的吞吐量,实用性和可行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1848177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010154338.4
申请日:2010-04-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的基于变频的双稳态最优随机共振单频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单频接收信号r(t)与本地信号cos(ωst+2πΔf·t)相乘进行变频;将变频后的接收信号r(t)cos(ωst+2πΔf·t)和本地产生的零均值单位功率共振高斯白噪声nSR(t)进行加权求和;将加权和信号[k1r(t)cos(ωst+2πΔf·t)+k2nSR(t)]输入至一个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中,得到该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在频率Δf处的输出信噪比SNRo;对加权系数进行最大似然优化,得到最优加权系数;将最优加权系数带入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中,得到系统的状态变量输出序列,再将该输出序列输入能量检测器中,得到输出信号的能量;当输出信号的能量大于设定的能量阈值时,判定待检测信号存在。本发明运算复杂度低,鲁棒性好,且检测的准确率高,可行性和实用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