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454613U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20627953.4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性污泥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状主体,所述罐状主体内部的中心设有预处理网袋;所述预处理网袋处于由脱气导流斗型筒与隔气斗型筒形成的半封闭区域内;所述脱气导流斗型筒的外周设有倒置的斗型沉淀筒;所述斗型沉淀筒与罐状主体之间设有出水堰;所述罐状主体的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利用斗型结构,将装置内部分隔为多个功能区域,使活性污泥处理污水工艺的几大功能完美结合在一体内;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可以方便的加工、运输、安装和维护,而且由于减少了常规工艺中必备的污泥回流泵、搅拌器等设备,使本工艺维护十分简单,运行成本大幅度降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212676U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20378064.9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的部分浸没式转盘滤池,包括进水渠、进水堰、滤盘、出水渠,依照水的流动方向,顺次布置所述进水渠、进水堰、滤盘、出水渠;进水堰上设置进水电动旋转式调节堰门,所述进水渠连接所述滤盘,滤盘中部连接所述清水渠,清水渠和出水渠之间设置出水堰,出水堰上设置出水电动旋转式调节堰门。本实用新型采用亲水改性纤维编织而成的滤布作为过滤介质,其过滤介质的过滤深度大,纳污能力强。当滤布转出水面时,其表面不易变干板结。突破了目前市场上普通纤维转盘滤池运行模式的限制,可以部分浸没运行,浸没深度可调节。水力损失小节省1/3~1/2,能耗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313196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21018291.3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紫光环保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浮水式水处理设备,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内从上到下布置有固定支架、粉煤灰基质滤料、承托层、曝气器和滤头,滤头固定在滤板上,所述固定支架具有上下两层,两层之间放置有火山岩滤料或陶粒滤料,固定支架上层上栽植有植物;所述容器连接有出水渠。所述容器外设置有配水渠,配水渠通过配水管道连接容器。与常规生态浮岛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设备增加了粉煤灰基质过滤区功能,通过粉煤灰基质滤料的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功能,实现不加药除磷的同时,深度降解CODcr等有机物的浓度。利用粉煤灰吸附在低温时吸附效果更为显著的特点,补充仅靠植物生长作用降低污染造成的冬季低温时段处理效果差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313182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21015388.9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紫光环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系统包括AAO反应池、二沉池、分流单元及酸化水解池,AAO反应池与二沉池连接,二沉池通过排泥管与分流单元连接,分流单元分别与酸化水解池与AAO反应池连接用于将二沉池中的污泥进行分流处理,其中,一部分污泥直接送回AAO反应池,另一部分污泥送到酸化水解池进行处理,将获得含有VFA有机物的上清液送回AAO反应池中为脱氮除磷工艺提供碳源,避免了对AAO反应池中原有的优势菌群产生影响,减少了碳源投入成本,且仅对部分污泥进行酸化水解,降低了水解投资及污泥水解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205151802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850861.9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紫光环保有限公司
IPC: C02F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罐体及设于罐体内的粗格栅、细格栅和储水胆,储水胆包括内壁及低于内壁的外壁,内壁围成第一通道,外壁与内壁围成第二通道,进水管的一端穿设于罐体与第一通道连通,出水管的一端穿设于罐体与第二通道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能够真正实现一体化的预处理装置,便于批量化制作,可以在污水处理点安装使用,占地面积小,也无需另外建设混凝土池及购买相关机械设备,节约了投资,并通过盛渣篮简化了对预处理段产生的栅渣的清理程序,降低了人工清理难度,提高了清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8454606U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20596044.9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浮渣收集装置,安装于厌氧反应器的器壁上,包括收集箱、中空收集管、溢流调节堰、传动装置;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厌氧反应器内部,所述中空收集管穿过收集箱,所述中空收集管超出所述收集箱的管段上开有溢流调节堰;所述溢流调节堰为管段上的径向开孔,开孔的角度为70~10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厌氧反应器浮渣的收集装置,中空收集管的长度可根据厌氧反应器的半径和物料性质确定,增大了物料的收集范围。另外溢流调节堰的高度可调,提高了收集装置对液位波动的适应能力,同时也降低了收集浮渣的含水率。
-
公开(公告)号:CN206616059U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621468082.3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厌氧缺氧流态化生物载体的污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厌氧缺氧流态化生物载体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FBC处理单元、终沉池、污水深度处理单元、污泥深度处理单元、第一分流单元及第二分流单元;FBC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FBC厌氧池、FBC缺氧池及好氧池;第一分流单元分别与好氧池、FBC厌氧池、FBC缺氧池及终沉池连接用于将好氧池中的混合液进行分流处理;第二分流单元分别与终沉池、FBC厌氧池及污泥深度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将终沉池中的污泥进行回流处理。本申请通过在厌氧池及缺氧池投加生物载体对原水进行强化脱氮除磷,效果好、能耗低,投资省、运行成本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314162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21074520.3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紫光环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水装置及布水系统。布水装置包括第一输水管(1)、第二输水管(5)、浮子(4)和配重块(6),浮子(4)与配重块(6)分别套设在第二输水管(5)的上部和下部,以使该布水装置悬浮或漂浮于水中并使第二输水管(5)在水中竖直定向,第一输水管(1)与第二输水管(5)的顶端连通。布水系统包括布水装置以及使得布水装置对应布水点定位的锚固配重块(10)和牵拉绳索(11),布水装置中的浮子(4)和配重块(6)、锚固配重块(10)以及牵拉绳索(11)对布水装置中的第一输水管(1)和第二输水管(5)共同作用以使第一输水管(1)和第二输水管(5)悬浮于水中。布水装置和布水系统方便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205313183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21018735.3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紫光环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流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池体、第一漂浮式生物膜反应器和第二漂浮式生物膜反应器,池体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污泥区、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第一漂浮式生物膜反应器的上下两端和第二漂浮式生物膜反应器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第一漂浮式生物膜反应器的数量若干,第二漂浮式生物膜反应器的数量若干,第一漂浮式生物膜反应器和第二漂浮式生物膜反应器均设于池体内,且第一漂浮式生物膜反应器设于第二漂浮式生物膜反应器的前方,用于对污水进行多级处理;池体污泥区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口,进水口处连接进水管,多个进水管分别与第一漂浮式生物膜反应器和第二漂浮式生物膜反应器的底端相对应;池体的后端还设有出水口。
-
公开(公告)号:CN205151938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882148.2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紫光环保有限公司
IPC: C02F9/02 , C02F1/40 , C02F1/28 , C02F1/24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含油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含油污水处理的组合式内置泵滤池,包括油水分离池、过滤池和清水池,所述油水分离池设有进水口,所述清水池设有出水口,所述油水分离池、所述过滤池和所述清水池依次连通,所述过滤池内设有中空出水轴,所述中空出水轴的出水口与所述清水池连通,所述中空出水轴与传动机构相连,所述中空出水轴上安装至少一个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侧边设有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与置于所述过滤池内的反抽吸水泵连接。整个设备结构简单、设备的故障率低、运行费省、使用方便,并且设备的占地面积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