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6982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86183.2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区域规划的领域,提供了数字孪生的感知设施布设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感知设施布设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区域的空间规划信息和感知设施布设现状;基于空间规划信息确定预设区域在各个感知维度下的感知需求;对于每个感知维度,分别基于感知维度、感知维度下的感知需求和感知设施布设规则确定感知设施布设需求;基于预设区域在各个感知维度下的感知设施布设需求和感知设施布设现状确定感知设施布设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基于空间规划信息对感知设施布设进行超前规划的同时,结合感知设施布设现状充分利用已有的感知设施,从而实现充分利旧和适度超前预留,进而减小感知设施布设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54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918561.4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F16/2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智能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法,其包括基于预设的标准化仿真规则,根据获取的城市控制性规划规则构建规划区上每个地块的标准化空间仿真模型;基于预设的感知设施部署规则,根据标准化空间仿真模型确定每个地块上感知设施部署类型和每一类感知设施布设规模以及感知数据传输规模;基于预设的智能基础设施布设规则,根据所测算的感知设施布设规模和感知数据传输规模确定每一类智能基础设施布设规模和布设要求;输出每个地块上感知设施的部署类型、每一类感知设施布设规模、感知数据传输规模、每一类智能基础设施布设规模和布设要求。本申请能够为城区提供较为合理、成本较低的城市智能基础设施布设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96169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129033.2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35 , G06F16/33 , G06F16/951 , G06Q50/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旅游资源调查方法和系统,其属于旅游领域,一种旅游资源调查方法包括获取旅游信息大数据、旅游地点名称信息和预设的关联关系顺序表;根据旅游地点名称信息对旅游信息大数据进行筛选后得到关联信息;根据关联关系顺序表对关联信息进行识别后得到具体内容信息;对具体内容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并整合后生成旅游资源报告。本申请具有提供了旅游地区的准确全面的信息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79646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288120.0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图论的邻近单元共享服务要素配置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对需进行服务要素配置的区域构建网络图;S2、设定节点的属性;S3、设定节点的网络关联属性;S4、确定各节点的邻域耦合数;S5、基于邻域耦合数得到节点配置集合,采用基于度优先的邻近节点配置策略或基于加权度的邻近节点配置策略;S6、输出共享服务要素的单元配置顺序。系统包括:参数设定模块、数据输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节点配置模块以及结果生成模块。本发明充分考虑多个邻近单元之间的服务要素相互供给联系,利用图论的方式解决邻近单元共同配置服务要素的问题,优化服务要素配置空间格局,提升服务要素的服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9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83555.7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数城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50/26 , G06F16/9537 , G06F16/9538 , G06F16/95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落文化遗产信息的应用方法及系统,应用于服务器中,服务器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文化遗产名称和文化遗产类型中的一种或两种;在预设文化遗产模型库中,检索与第一信息对应的多个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为同一种文化遗产类型信息;根据多个第二信息构建第一文化遗产规划路线;向用户展示第一文化遗产规划路线中任意一个文化遗产对应的三维视图模型。采用上述方法,改进传统的推荐路线的方式,将推荐路线结合虚拟化技术;便于用户在查看推荐路线时,在线体验该推荐路线的真实面貌,还可根据调研结果生成分析图,方便用户评估文化遗产的信息,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54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18561.4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智能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法,其包括基于预设的标准化仿真规则,根据获取的城市控制性规划规则构建规划区上每个地块的标准化空间仿真模型;基于预设的感知设施部署规则,根据标准化空间仿真模型确定每个地块上感知设施部署类型和每一类感知设施布设规模以及感知数据传输规模;基于预设的智能基础设施布设规则,根据所测算的感知设施布设规模和感知数据传输规模确定每一类智能基础设施布设规模和布设要求;输出每个地块上感知设施的部署类型、每一类感知设施布设规模、感知数据传输规模、每一类智能基础设施布设规模和布设要求。本申请能够为城区提供较为合理、成本较低的城市智能基础设施布设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815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49100.7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自适应调节方法、节点、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场景中第一组环境参数,根据第一组环境参数确定与第一组环境参数中每一个环境参数的参数类型。并根据参数类型选择与参数类型相对应的第一预设控制策略,根据第一预设控制,对预设场景内的环境进行调节。根据多个节点中获取的预设场景内的第一组环境参数,并进一步确定第一组环境参数的参数类型。从而选择与参数类型相对应的第一预设控制策略来对预设场景内的环境进行调节,实现对预设场景内环境的科学调控。根据第一预设控制策略可以与预设场景的实际功能区域的匹配,使得节点对环境的调控更加符合预设场景的实际使用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96169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29033.2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35 , G06F16/33 , G06F16/951 , G06Q50/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旅游资源调查方法和系统,其属于旅游领域,一种旅游资源调查方法包括获取旅游信息大数据、旅游地点名称信息和预设的关联关系顺序表;根据旅游地点名称信息对旅游信息大数据进行筛选后得到关联信息;根据关联关系顺序表对关联信息进行识别后得到具体内容信息;对具体内容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并整合后生成旅游资源报告。本申请具有提供了旅游地区的准确全面的信息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65716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09810.1
申请日:2021-07-17
Applicant: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城乡聚落传统肌理智能辅助识别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其属于城乡聚落传统肌理管理的领域,一种城乡聚落传统肌理智能辅助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识别区域的区域图像信息和预设的区域划分规则;调取预先建立好的肌理识别模型;利用肌理识别模型对区域图像进行识别后得到区域图像中的传统肌理区域图像;根据区域划分规则对传统肌理区域图像进行划分。本发明具有提高城乡聚落遗产传统肌理的识别便捷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48887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489742.3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北京华清微拓节能技术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6 , F24D3/02 , F24D3/1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电气协同回收循环水废热用于供热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热泵(101);第一换热器(102);循环水管路(103),以并联方式分别与第一热泵(101)和第一换热器(102)连通,将来自工厂循环水的热量分别传递给第一热泵(101)和第一换热器(102)后降温;第二热泵(104);第二换热器(105);一次网热水管路(106),一端依次与第一换热器(102)和第一热泵(101)连通,从而水依次从第一换热器(102)和第一热泵(101)吸收热量后升温,另一端依次与第二换热器(105)和第二热泵(104)连通,从而水将热量依次传递给第二换热器(105)和第二热泵(104)后降温;二次网热水管路(107),与第二热泵(104)连通,从而水从第二热泵(104)吸收热量后升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