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移动模架主梁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推进小车

    公开(公告)号:CN203080426U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20089707.5

    申请日:2013-02-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现移动模架主梁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推进小车,包括前后两端分别支撑在两根牛腿梁上的纵梁,牛腿梁外侧固定有横移推进导轨,纵梁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纵梁的中部之间固定有横梁,横梁的中部安装有竖向液压缸,纵梁上部固定有螺母,螺母上设有上端为球形头部下部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旋杆,螺旋杆上端设有螺旋杆座;竖向液压缸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横向液压缸;托架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滑梁,移动模架主梁底部的纵移推进导轨上悬挂有纵移推进架,纵移推进架上设有一端与其铰接的纵移液压缸,纵移液压缸另一端与固定在托架中部的第三耳板铰接。本实用新型可适应小弯道桥梁施工要求,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节约了劳动力。

    一种变幅宽曲线桥移动模架

    公开(公告)号:CN202658533U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20262093.1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幅宽曲线桥移动模架,包括牛腿梁和推进平车,牛腿梁通过牛腿立柱固定在桥墩上,牛腿梁顶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主梁,两主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临时主梁,临时主梁和主梁均通过相应的托架设置在对应的推进平车上,推进平车设置在牛腿梁上,推进平车与牛腿梁之间设有横向移动液压缸,推进平车与托架之间设有竖向移动液压缸,托架与临时主梁之间以及托架与主梁之间均设置有纵向移动液压缸,主梁和临时主梁的上侧设置有横梁,横梁上侧布置有外模系统,外模系统内部设置有内模。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桥面宽度方便的调整临时主梁的个数,实现变桥面宽度的施工,施工效率高,节约劳动力成本,无需地基处理和预制梁场,施工方便,重复利用率高。

    一种移动模架主梁支撑用平衡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212057U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420497187.6

    申请日:2014-08-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模架主梁支撑用平衡梁装置,包括安装在推进台车上的主梁箱,以及竖直设置在主梁箱内并安装于主梁箱顶部的主梁箱支撑架;主梁箱支撑架的下端连接铰支机构,铰支机构的下端与平衡梁的顶部相连,形成平衡梁式支撑系统;平衡梁的底部和推进台车之间安装两个升降油缸。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铰支结构连接在平衡梁上,形成平衡梁式支撑系统,在主梁前后桥墩支撑位置处均布置该平衡梁式支撑系统,形成移动模架主梁的简支梁力学模型,混凝土浇筑时,可保证整个载荷通过平衡梁支撑系统均匀传递至两个升降油缸上,使得推进台车下方的牛腿梁受力均匀,防止牛腿梁局部超载及偏载,有效保证了设备安全。

    一种可实现封闭往复运动轨迹的吊扇

    公开(公告)号:CN204082592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468556.9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封闭往复运动轨迹的吊扇,包括吊扇动力主体,吊扇动力主体的顶端与刚性连接件的一端铰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固定连接块铰接,固定连接块固结在升降套筒上,升降套筒安装在螺旋升降杆上,螺旋升降杆竖直固定在吊扇动力主体上方的天花板上;升降套筒沿着螺旋升降杆往复运动,使得吊扇扇叶中心的运动轨迹呈现能够往复运动的闭合渐开线。以现有吊扇为基础,通过连杆机构增加了吊扇竖直方向的一个自由度,可以在保持吊扇现有动平衡的基础上,保证吊扇的转动轴沿螺旋升降杆上下移动时改变吹拂范围,使得整个大范围内没有吹拂死角,每个位置的吹拂更加均匀。

    一种电梯辅助减震装置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40816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320878421.5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辅助减震装置,包括托板,在电梯的底板上开设有贯穿电梯底板的通孔,通孔中安装所述的托板,托板下方设置有支撑壳体,支撑壳体固结在电梯底板的底部,托板和支撑壳体通过弹簧连接;托板底部竖直设置有贯穿支撑壳体的光轴,光轴的上端安装在托板底部,光轴的下端固结有承板;在光轴上安装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与支撑壳体固结,直线轴承与承板通过弹簧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弱乘客因电梯启动、制动、震动等,使人体处于超重与失重状态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使电梯既能以较快速度运行,又保证乘客的舒适性,解决了电梯的乘坐舒适性和运行效率之间的矛盾。

    一种带有辅助支腿的架桥机导梁

    公开(公告)号:CN203684104U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20877664.7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辅助支腿的架桥机导梁,包括导梁主体,在导梁的前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支腿,在导梁的中间位置两侧和导梁的后端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活动支腿;本实用新型的带有辅助支腿的架桥机导梁通用性强,活动支腿可以在导梁主体内的滑轨上伸缩运动,从而调节两支腿的轮间距,避免了导梁前后移动时支撑活动梁与架桥机支撑机构发生干涉,可以实现架桥机前后移动,通行效率高,行走机构受力均匀平稳,使用寿命长。

    一种轮轨式提梁机走行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3845692U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20215824.6

    申请日:2014-04-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轨式提梁机走行机构,包括两组结构相同,工作时成对进行安装的分机构;每组分机构均包括用于与提梁机前后支腿连接的法兰盘,法兰盘活动安装于第一鞍梁的中部,第一鞍梁下部的两端活动安装有用于组成双轨式车道的第二鞍梁,每个第二鞍梁的两端活动安装有台车架,内侧两辆台车架上安装有内侧台车,外侧两辆台车架上安装有蓄能器侧台车。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活动连接,保证了旋转自由,减少内侧台车压力过大造成磨损,借助小鞍梁实现提梁机走行机构的双轨道制,一方面提高了提梁机走行机构的承重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与导向性。

    一种U型螺栓拉伸试验专用工装

    公开(公告)号:CN203216796U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20229843.X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型螺栓拉伸试验专用工装,包括夹板、上盖板、下盖板、腹板、中间挡板、加劲板和垫块,其中,夹板固定在上盖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上盖板侧面上固定有腹板,夹板和腹板外侧设置有加劲板,腹板内侧固定有垫块,下盖板放置在垫块上,中间挡块放置在下盖板上,通过定位螺栓与腹板连接,易于安装和拆卸;下盖板上加工有安装U型螺栓的通孔。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在制造过程中造成的尺寸误差对试验精度的影响;中间挡块能够保证在进行拉伸试验过程中液压缸传递下来的力均匀施加在U型螺栓上;本实用新型为箱型结构,箱型结构整体刚度大,稳定性好;垫块作为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增加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一种移动模架鼻梁与主梁之间的活动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007854U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20013027.5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模架鼻梁与主梁之间的活动连接装置,包括下箱梁、中箱梁、上箱梁和第六销子,下箱梁上焊接有下套筒,上箱梁上焊接有上套筒,第六销子由上至下依次穿过上套筒、中箱梁和下套筒,下箱梁的左端前侧焊接有第五耳板,下箱梁的左端后侧焊接有第六耳板,第五耳板和第六耳板通过第五销子连接;上箱梁的左端前侧通过第一耳板和第一销子连接有第一油缸,上箱梁的左端后侧通过第二耳板和第二销子连接有第二油缸,上箱梁的右端前侧通过第三耳板和第三销子连接有第三油缸,上箱梁的右端后侧通过第四耳板和第四销子连接有第四油缸。本实用新型可满足小半径平曲线和竖曲线桥梁的施工要求,无需额外增加吊机,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

    自行式移动模架后横梁与主梁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530486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20070140.6

    申请日:2015-01-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式移动模架后横梁与主梁连接结构,包括三轴转动机构,三轴转动机构包括横移架、挂杆、吊耳、横移底座和横移油缸,横移架下端通过横向销轴与挂杆上端铰接,横向销轴横桥向设置,挂杆下端通过纵向销轴与吊耳上端铰接,纵向销轴纵桥向设置,横移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横移架和横移底座铰接,横移架和横移底座均悬挂在自行式移动模架后横梁上,横移底座与自行式移动模架后横梁连接,横移架位于横移底座内侧,吊耳下部伸入自行式移动模架主梁内且自行式移动模架主梁能够绕着吊耳转动,吊耳竖直设置。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后横梁与主梁连接处局部横向、纵向弯矩较大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并确保了小半径平曲线桥梁施工时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