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71415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610122963.8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一体化沉淀池,该沉淀池由过滤层(1)、集水盘(2)、沉淀池Ⅲ(3)、沉淀池Ⅰ(4)、进水管(5)、沉淀池Ⅱ(6)、沉淀斜板Ⅰ(7)、出水管(8)、集泥井Ⅰ(9)、集泥井Ⅱ(10)、排泥管Ⅱ(11)、排泥管Ⅰ(12)、沉淀斜板Ⅱ(13)、穿孔曝气盘(14)组成;集水盘(2)、沉淀池Ⅲ(3)、沉淀池Ⅰ(4)、进水管(5)、沉淀池Ⅱ(6)为同心圆结构;在沉淀池Ⅱ(6)底部设置沉淀斜板Ⅱ(13),集泥井Ⅱ(10)内安装穿孔曝气盘(14),集水盘(2)内装填过滤层(1)。本专利的优点如下:(1)沉淀效率高,对于小颗粒、低密度的悬浮物有较高的去除效率;(2)清洗方便,不堵塞;(3)结构紧凑,节省用地。
-
公开(公告)号:CN104787978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510186657.6
申请日:2015-04-18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管道式皮革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由螺杆泵(1)、一级管道净化装置(2)、二级管道净化装置(3)、三级管道净化装置(5)、沉淀池(6)、污水回流泵(4)、污泥回流泵(7)、污泥管道(8)、风机(9)组成;一级管道净化装置(2)、二级管道净化装置(3)和三级管道净化装置(5)均由两段平行的钢管组成,每段钢管长6米,直径600mm,且钢管内部用不锈钢板做成螺旋结构,螺距600mm。本专利优点如下:实现了皮革废水传输途中的高效控制,对于皮革废水中的有机物有明显去除效果;装置布置灵活,尤其适用于土地资源紧张的厂区;在皮革废水传输途中实现了废水“好氧‑缺氧‑厌氧‑好氧”的交替过渡,有利于皮革废水氮素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4944713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409059.0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山地城市道路径流阶梯式脱氮装置,该装置由一级处理装置(11)和二级处理装置(12)串联构成;一级处理装置(11)由旁通管道(1)、植被生长介质层Ⅰ(2)、过滤层Ⅰ(3)、排水层Ⅰ(4)、过滤层Ⅱ(5)、挡板(6)、种植植物(8)、进水区(9)、连通孔(10)、植被生长介质层Ⅱ(13)组成;二级处理装置(12)由植被生长介质层Ⅲ(14)、过滤层Ⅲ(16)、排水层Ⅱ(17)、过滤层Ⅳ(18)、挡板(6)、排水管(7)、种植植物(8)、连通孔(10)、植被生长介质层Ⅳ(15)组成。本专利优点如下:实现了山地城市暴雨径流氮素浓度的短时高效去除;装置占地小,布置灵活,其适用于大坡度路面的暴雨径流氮素污染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724304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23021.1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2 , A01K63/003 , A01K63/045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叠式鱼虾循环水混养系统,该系统由养殖池Ⅰ(1)、养殖池Ⅱ(3)、养殖池Ⅲ(5)、养殖池Ⅳ(6)、沉淀池Ⅰ(8)、净化池Ⅰ(10)、清水池Ⅰ(11)、沉淀池Ⅱ(17)、净化池Ⅱ(26)和清水池Ⅱ(23)组成;养殖池Ⅰ(1)、养殖池Ⅱ(3)、养殖池Ⅲ(5)、沉淀池Ⅱ(17)、净化池Ⅱ(26)和清水池Ⅱ(23)串联构成南美白对虾养殖系统,养殖池Ⅳ(6)、沉淀池Ⅰ(8)、净化池Ⅰ(10)和清水池Ⅰ(11)串联构成罗非鱼养殖系统。本专利的主要优点如下:(1)实现了南美白对虾的高密度养殖;(2)水质净化能力强,排水率低;(3)实现了南美白对虾和肉食性鱼类的同步养殖;(4)有利于鱼虾循环水分质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05585225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123018.X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多功能沉淀脱氮系统,该系统由下向流沉淀柱(1)、上向流沉淀柱(2)、污泥浓缩池(13)、上清液收集池(15)、气浮分离器(8)组成;下向流沉淀柱(1)由沉淀区Ⅰ(3)、沉淀区Ⅱ(4)、沉淀区Ⅲ(5)组成;上向流沉淀柱(2)由沉淀区Ⅳ(6)、沉淀区Ⅴ(7)组成。本发明的优点如下:(1)沉淀效率高,对于低密度悬浮物有较高的去除效率;(2)清洗方便,不堵塞;(3)结构紧凑,节省用地;(4)脱氮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944713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409059.0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山地城市道路径流阶梯式脱氮装置,该装置由一级处理装置(11)和二级处理装置(12)串联构成;一级处理装置(11)由旁通管道(1)、植被生长介质层Ⅰ(2)、过滤层Ⅰ(3)、排水层Ⅰ(4)、过滤层Ⅱ(5)、挡板(6)、种植植物(8)、进水区(9)、连通孔(10)、植被生长介质层Ⅱ(13)组成;二级处理装置(12)由植被生长介质层Ⅲ(14)、过滤层Ⅲ(16)、排水层Ⅱ(17)、过滤层Ⅳ(18)、挡板(6)、排水管(7)、种植植物(8)、连通孔(10)、植被生长介质层Ⅳ(15)组成。本发明优点如下:实现了山地城市暴雨径流氮素浓度的短时高效去除;装置占地小,布置灵活,其适用于大坡度路面的暴雨径流氮素污染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724832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95924.9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2 , C02F3/34 , C02F2101/16 , C02F21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折流式脱氮浮岛,所述装置由悬浮系统、稳固系统、微生物脱氮系统三部分组成。悬浮系统由直径300mm的PVC管(5)和直径200mm的PVC管(6)两部分组成;稳固系统位于悬浮系统正下方1000mm处,为外边长6000mm、内边长3000mm的正方形内空不锈钢架(2),并通过浮球绳(9)与PVC浮球(1)相连;微生物脱氮系统由PVC外箱体(4)、软性填料(10)、PVC内箱体(12)、填料固定网(11)、PVC中箱体(13)和导流挡板(14)构成;导流挡板(14)倾角30°,水流依次流经PVC内箱体(12)、PVC中箱体(13)和PVC外箱体(4)。该专利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紧凑,脱氮效率高;微生物脱氮系统借助水体重力实现水流折流状流经软性填料(10),节省动力;装置平稳性高,不倾覆。
-
公开(公告)号:CN104671420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95908.X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27 , C02F3/34 , C02F2103/007 , C02F2203/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下向流脱氮浮岛,所述装置由悬浮系统、稳固系统、微生物脱氮系统三部分组成。悬浮系统由直径300mm的PVC管(5)和直径200mm的PVC管(6)两部分组成;稳固系统位于悬浮系统正下方1000mm处,为外边长6000mm、内边长3000mm的正方形内空不锈钢架(2),并通过浮球绳(9)与PVC浮球(1)相连;微生物脱氮系统由PVC箱体(4)、软性填料(10)和承托层(11)构成;PVC箱体(4)的底长和底宽均为3000mm、高5300mm,上端开口,顶端高于PVC管(5)300mm,水面以下1000mm处与不锈钢架(2)的内边相连。该专利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紧凑,脱氮效率高;微生物脱氮系统借助水体重力实现水流自上而下流经软性填料(10),节省动力;装置的立体“十”字形构造平稳性高,不倾覆。
-
公开(公告)号:CN109452037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1376361.0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 重庆利迪市政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块化绿色屋顶系统。它包括多个模块箱(1);模块箱(1)底面呈锯齿结构(3),每个齿谷均有穿孔管(4),穿孔管两端与集水管(2)连通;集水管中间连接有排水立管(5),排水立管上端与排水管(6)连通,排水管还与蓄水池(7)连通;模块箱(1)内部从下往上依次为排水层(8)、过滤层(9)、种植层(10)和超高区;排水层和种植层中分别埋设连通的阴极(11)和阳极(12);种植层(10)中种植景观植物,且埋有湿度传感器(13)和穿孔地埋灌溉管道(14);穿孔地埋灌溉管道(14)与蓄水池(7)底部的潜水泵(15)连通。本发明通过绿色屋顶的模块化改造,能实现氮磷的高效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57395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66086.2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 重庆知津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9/1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处理废水重金属回收系统,包括萃取系统(1)、反萃取系统(2)、膜分离设备(3)、电渗析器(4)以及电解回收装置(5);其中,所述萃取系统(1)与反萃取系统(2)均包括电机(11)、三通式混合器(12)以及连通式油水分离器(13),所述电解回收装置(5)包括底板(51)、阳极板(521)、渗透膜组件(522)、阴极板(523)以及回收装置外壳(524)。该系统可反复多次对含高浓度重金属进行回收处理,使得重金属可完全回收、回收效率高;同时,该系统能使萃取剂循环使用,不会造成资源浪费,有效的解决了工业废水重金属过高污染环境的问题,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大多数工业废水的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