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分离初期雨水径流的雨水箅子

    公开(公告)号:CN10349850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53215.4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分离初期雨水径流的雨水箅子。它包括混凝土基板(7)和设在混凝土基板上的透水口(6),所述透水口(6)两侧开设过水廊道(5),透水口(6)标高大于过水廊道(5)标高。过水廊道(5)两端为弧形汇水口(4)。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能够实现降雨初期径流与中后期径流的分离,一方面减少进入城市雨水管网的水量,减轻污水厂水处理负荷,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路边绿化带滞留吸收初期降雨径流及降解道路面源污染物的潜能,有效缓解甚至解决降雨过程雨水径流冲刷道路引起的城市面源污染问题。

    用于城市斜坡路面雨水处理的减速带

    公开(公告)号:CN102767143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73034.9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城市斜坡路面雨水处理的减速带。它包括有用紧固支撑件(2)固定在路面上的壳体(1),还包括有滞水盒(3)和过滤材料(4),滞水盒(3)放置在壳体(1)内部,滞水盒(3)内装有过滤材料(4),滞水盒(3)紧贴斜坡路面,滞水盒(3)位于斜坡路面上端的面板为透水的进水板(31)。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能对雨水的物理过滤处理,改善道路径流水质,减少城市面源污染,又能对初期径流的蓄纳,削减径流峰值。

    一种Fe(II)复合碱化玉米芯碳源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3003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57287.X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水体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Fe(II)复合碱化玉米芯碳源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为:采用聚乙烯醇和海藻酸盐制作骨架材料水凝胶,再将碱化玉米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亚铁盐混入骨架材料水凝胶中,经倒模成型后,使用饱和硼酸溶液作为化学交联剂进行交联,制得Fe(II)复合碱化玉米芯碳源缓释材料。本发明提供的Fe(II)复合碱化玉米芯碳源缓释材料不仅具备优异的碳源缓释性能,能够强化反硝化脱氮作用,提高氮的去除率;而且该碳源缓释材料表面的孔隙能够为微生物提供稳定的生存条件,易于微生物附着挂膜生长,能够充当生物膜载体。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癫痫无创诊断的识别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9237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89079.9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针对癫痫的脑电检测的低识别率现象,设计了高精度模式识别算法。算法创新性地运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传感信号处理,从而进行疾病和健康的分类。算法由PYTHON3.6.5的Keras工具搭建,包括三层卷积层,三个池化层和四个随机失活层,最后用两个全连接层得到最终输出。电子鼻系统的传感时间序列数据作为算法的输入,最终得到高准确率、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癫痫或健康的识别效果。此算法可在癫痫无损检测领域进行广泛应用。

    一种农村小型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回用一体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734254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78476.7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村小型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回用一体化系统,它包括厌氧池(1),厌氧池(1)前端上部安装有黑水收集管(6),内部放置有折流板(10),通过隔墙上部的三角形出水堰(9)连通混合池(2),混合池(2)侧壁上装有灰水收集管(7),混合池(2)底部由前至后设置有阶梯型跌水(12),混合池(2)通过底部孔洞与配水池(3)相连通,配水池(3)由穿孔花墙(14)与生态滤池(4)相连通,生态滤池(4)后段通过池壁上的通孔与清水池(5)连通。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处理水指标有大幅度提升。

    一种模块化生态滞水护岸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55469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510614174.1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生态滞水护岸装置,应用于河道、湖泊及其他水体的生态护岸建设及改造领域,包括有壁挂支撑板(1)和填料箱(2),所述壁挂支撑板(1)左右两侧具有卡槽(12)、底部具有凸缘的支座(13);所述填料箱(2)外侧面为挡板(21)、内侧面为矩形背板(24),填料箱(2)底部具有底板(23),挡板(21)顶部开有齿形溢流堰(25),挡板(21)下部设有排水孔(22),矩形背板(24)两侧的预留边插入壁挂支撑板(1)的卡槽(12)中,填料箱(2)内由下至上填充有砾石层、砂层与种植土混合层、绿化植物。本发明优点是:施工简单,维护了水土保持功能,改善了岸际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水质改善。

    一种用于改善水质的水车式强化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17811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614399.7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水质的水车式强化处理装置,它包括有立轮框架1、中心转轴2和叶轮3,中心转轴2安装在立轮框架1中心,叶轮3由中心转轴3沿径向安装在立轮框架1上,还包括有汲水滤水器4和水处理收集器5,汲水滤水器4装在叶轮3上,水处理收集器5固定在中心转轴2支座上。本发明旋转的过程中将水从低处提升到汲水滤水器进行初次过滤,然后在经过纳水滤水箱的二次过滤得到净化,最后富氧后排入湖水,实现水的提升—净化处理——排水过程,以此往复循环,使水质得到改善。本发明能耗低,不需要人工操作,处理效果好,能持续运行,而且具有极大的景观价值。为水体水质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设备。

    一种基于建筑垂直绿化的雨水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86577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29316.1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建筑垂直绿化的雨水净化系统,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它包括有从上至下的多个子系统组成,子系统包含串联的两级AO雨水处理单元,AO雨水处理单元为由上至下排列的好氧单元(3)、耗氧单元(4)和缺氧单元(5),AO雨水处理单元固定于墙壁附架(2)上,屋顶雨水收集管(1)的出水口引流至顶层第一个子系统的AO雨水处理单元的好氧单元(3),末端子系统第二级AO雨水处理单元的第二密闭暗箱的出水通过净水排水管(55)排向城市景观水体或绿地。本发明的优点,实现了雨水的净化和长期储存,雨水回用浇灌垂直绿化植被,节约了水源和能源,减少了洪涝灾害的损害。

    一种管道泥沙淤积特性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10947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21432.4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泥沙淤积测试特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含砂率为的进水;2、测定当前模拟管道的管底坡度,由模拟管道进水口排放含砂率为的进水,并测定不同时刻t时模拟管道出水含砂率ρ;获得单次实验数组,该单次实验数组包括模拟管道出水含砂率ρ、对应时刻t及相应的模拟管道的管底坡度;3、调整所述模拟管道的管底坡度,将所述模拟管道冲洗干净,重复所述步骤1至步骤2,获得预设数量的单次实验数组后,根据预设数量的单次实验数组绘制模拟管道的淤积特性曲线。本发明的优点是:既能反应管道泥沙沉积随着时间的变化过程,又能反应管道堵塞程度,出水含砂率数据准确、可靠。

    一种分离初期雨水径流的雨水篦子

    公开(公告)号:CN10400547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254468.3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初期雨水径流的雨水篦子。包括基板凝土基板上的透水孔,基板中部下方具有横向穿通的引流槽,引流槽上方布设有引流孔,引流槽两侧沿纵向分布有过水廊道,基板两边缘并排有汇水廊道,汇水廊道经过水廊道与引流槽通过引流孔连通,汇水廊道与过水廊道的内底标高相同,位于引流孔下方的引流槽内底标高低于汇水廊道和过水廊道,引流槽前端有一延伸段。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实现道路初期径流与中后期径流的分流,截留初期雨水并实现对中后期雨水的弃流处理,有利于发挥原有面源污染控制设施的处理能力,缓解甚至解决降雨过程雨水径流冲刷道路引起的城市面源污染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